兒子的一席話,讓我最終選擇離婚

王哲平時工作很忙,所以回家的機會不多,可是家裡有媳婦照顧著母親和兒子,也讓他在外面工作比較放心,在他心中,自己是幸運的,娶到了像李安這樣賢惠,理解他也懂得孝敬他母親的女人。

兒子的一席話,讓我最終選擇離婚


王哲從小就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父親早早離世,母親怕王哲受委屈,所以終身都未再嫁人,一個人一把屎一把尿把王哲拉扯大,而不管生活再苦再累,也都沒耽誤王哲的學習。後來我王哲大學畢業,最初去到了一個私企工作,後來辭職和朋友經商,做起了外貿生意,經歷幾次大風大浪都挺了過來,才有瞭如今的公司和富足的生活。

所以王哲對母親,不僅是母子之間的親情,更多的是感恩,感謝母親為自己的付出,而生活富足之後的王哲想,只要能讓母親高興,自己做什麼都願意。

可是公司越做越大,事情也越來越多,王哲知道母親需要的是陪伴,可是自己真的分身乏術,而這個時候正好一個好朋友,把自己的妹妹介紹給了王哲,她就是李安。

王哲很多年前就認識朋友的這個妹妹,她聰明、活潑、漂亮,而且還有主見,這是王哲很看重的一點,不像他遇到的其她女孩一樣,一副柔柔諾諾,需要保護的樣子。

而把李安帶回給母親看,母親也很滿意,其實只要王哲喜歡,母親都不會反對,所以王哲就有了和李安結婚的打算。


兒子的一席話,讓我最終選擇離婚

和李安結婚,王哲一方面是對女孩感覺真的不錯,而自己也到了要結婚的年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常年出差跑業務,希望李安在家能陪伴、照顧母親,媳婦也是親孩子,有李安的陪伴,母親也不會再感到孤獨。

兩人結婚後,不久李安就懷孕了,給王哲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母親非常高興,這也讓王哲非常高興。

“可是令我做夢都沒想到的是,這些美好的想法都是我一廂情願,人心隔肚皮,要不是兒子說出來,我可能一直被矇在鼓裡。”

有一年中秋節,王哲從外地回來,這次出門談生意走了快一個月了,好不容易才有時間回來一次,而每次回來,母親和李安都會準備一桌子菜,一家人其樂融融,雖然王哲也想讓母親別再操勞了,讓媳婦去幹,可是最後想想做飯過程中可能婆媳倆也可以促進感情,最後就沒再提。

而這次回來,母親出門來迎接王哲,王哲看到母親眼角溼潤潤的,就問母親怎麼了?母親強笑著說:“是剛才切洋蔥辣到了。”而進屋後確實聞到一股子洋蔥味,所以就沒再細究,坐在沙發上和兒子玩,而母親和李安繼續在廚房忙活。

王哲笑著逗兒子:“兒子,在家乖不乖啊?有沒有惹你奶奶和媽媽生氣啊?”兒子說:“當然乖了!”然後兒子眼珠子一轉,湊到王哲耳邊說:“爸爸,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可不能告訴媽媽哦,媽媽不讓我說。”王哲笑道:“好啊,這是咱爺倆的約定,我不會告訴你媽媽的。”王哲以為兒子頑皮地把他的什麼東西打壞了,所以才李安才不讓他說。


兒子的一席話,讓我最終選擇離婚

“平常我和奶奶、媽媽在家,媽媽就只做一點菜,說只夠我和媽媽吃就行了,讓奶奶隨便在廚房吃點什麼就行,說奶奶吃了也是浪費。爸爸,奶奶吃為什麼就是浪費,那我吃為什麼就不浪費了?”

聽到兒子這麼說,王哲越聽越生氣,立馬起身大聲地把李安叫了出來,而李安忙著走出來,還在問:“怎麼了怎麼了?”

王哲一把拉過來李安,李安一步沒站穩,踉蹌著跪倒在王哲身邊。

“我媽吃東西就是浪費是不是?你的心是不是被狗吃了,你說的這些都是人話嗎?”

李安不明所以,還在想怎麼回事,兒子卻在一邊被王哲嚇到了,哭著說:“爸爸,你騙人,你不是說不告訴媽媽的嗎,你騙人。”

而這時候母親也走了出來,王哲問母親是不是李安平時都不給你飯吃,母親沉默良久不說話。

而這不說話也就是默認了,李安這才明白怎麼回事,最開始還在狡辯,說兒子胡說,後來看事情瞞不住了就抱著王哲的腿求饒,說自己錯了,再也不會了,說看在兒子的份上,請求王哲和婆婆的原諒。

而王哲此刻看李安就好像看一個陌生人,而母親也不忍心,就勸說王哲不要再埋怨李安了,一口一句“家和萬事興,別為了自己讓你們夫妻鬧矛盾。”

而聽到這話,王哲早已忍不住眼淚,一邊一腳踢開李安,一邊跪倒在母親身邊,大罵自己:“兒子不孝,兒子不孝。”

而母親也抱著王哲一起哭了起來。

最終王哲還是和李安離婚了,兒子是自己的,絕對不可能給李安,而因為和李安離婚,也和那個好朋友鬧得非常不愉快,說王哲太敏感了,不至於這樣,可是王哲只清楚一點,“那是我的母親,沒有人可以欺負她,無論是誰!”


兒子的一席話,讓我最終選擇離婚

大家怎麼看王哲和李安的這件事。

其實這件事很明顯,李安就是典型的裝好媳婦給王哲看,表面一套,背地裡一套,靠著演技給王哲呈現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也依靠著婆婆怕給兒子填煩心事而胡作非為,最後事情敗露,才落得這個下場。

其實王哲娶李安很明顯,除了王哲對李安印象很好外,很重要一點就是她大方、有主見,在王哲眼中認為這樣的女孩懂得照顧人,可以幫著他一起盡孝道。

說實在的,這種想法我覺得並沒有錯,可是錯就錯在王哲看走了眼,李安是很有主見,可也是太有主見了,明明家裡根本不差婆婆那點飯菜,可就是開始欺負婆婆軟弱,又護子心切。

然而這件事全都要怪李安一個人嗎?我覺得也不妥,盡孝道首先是子女盡孝道,可是李安卻因為忙把“盡孝道”的想法寄託到妻子身上,可是妻子和母親畢竟不是血親,怎麼能把盡孝道的事情交給別人呢?

這就是李安的錯,他強人所難了,認為娶個媳婦,媳婦就可以為自己盡孝道,這種想法太過天真,我想即使李安真的是一個很孝順的媳婦,那麼母親依然還是會思念兒子,因為兒子的地位無人能替。

再者就是母親本身,有一句話說得好:“壞人並不是天生就是壞人,就是被有些名義上的好人慣出來的。”


兒子的一席話,讓我最終選擇離婚

李安即是如此,也許最開始李安也不敢這麼做,可是一件事自己進一步,婆婆就退一步,自己再進一步,婆婆抱著“家和萬事興”的態度就再退一步,最後李安才進到不給婆婆吃飯,而婆婆也退到只好吃廚房剩菜剩飯的地步。

王哲愛母親這是真的,而母親愛王哲也毋庸置疑,他倆的錯就是太少溝通,王哲不知道母親想要什麼,也不知道母親真實的生活情況,而母親因為愛王哲,不希望給他增添煩惱,因此什麼事情都不說,都自己憋著,反而最終讓王哲婚姻失敗,其實在我看來這件事完全可以避免,只需要大家最開始說句話,王哲更像一個丈夫,像一個兒子,李安更像一個妻子,而母親也更像一個婆婆即可。

最終一個家以這種方式結束,不得不說這對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是一種痛苦的經歷。

婚姻生活需要每一個人努力,沒有人可以置身世外,有人把婆婆、丈夫、妻子比喻成為“三角關係”,只有三條邊一樣長,一樣粗,這個關係才能最結實和穩固。

因此,作為家庭中的丈夫,就一定要做好橋樑作用,也要做好協調,這樣家庭才能真正幸福。

多溝通,多瞭解,多陪伴,才是家庭幸福的關鍵,才不至於在爭吵和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