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在《异形:契约》上映之际,有必要检视一下这个系列最初和最重要的遗产:那就是物理特效。在如今CG泛滥的大片时代,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意识到物理特性无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对于那些大量需要跟演员互动的特效场面,CG永远无法替代物理特效带来的真实感。据说当初拍摄异形精怪“爆胸”那场戏时,由于场面太过真实刺激,导致一名演员当场吓得休克,另一位则倒在角落里很久才缓过劲来。

1979年,尚未封神的雷德利·斯科特在传奇影人丹·欧班农的剧本和视觉设计基础上,创造了一部太空恐怖片经典,而这一切又跟概念设计大师H.R. 吉格创造的那只致命怪兽有关:它是一种前所未见的东西,堪称电影史上最完美的怪兽,将一股新的生命力注入了恐怖-怪兽类型,从而复兴了整个怪兽电影。

其实很少有人意识到,《异形》的恐怖在于,“抱脸怪”的诡异和“爆胸怪”的惊魂血腥只是一种铺垫,真正构成巨大恐怖的外星怪物,银幕呈现的画面每次都不到半秒,它总是惊鸿一瞥,如潜意识深处的某种湍流,观众完全是被自己的想象吓到尿流。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一只用来拍摄特技动作的抱脸异形模型


在1986年,另一位即将封神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带着无比的勇气,接下了拍摄《异形》续集的重任,他自编自导,并给异形加上了复数,《异形2》的恰当翻译应该是《异形们》。按照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的说法:“詹姆斯的绝妙之处在于,他并不想重拍或者再现《异形》,而是拍摄了一部完全不同类型的电影——《异形》是一部恐怖片,《异形2》是一部含有恐怖元素的科幻冒险片,这其中有着巨大的区别。”正如欧班农和吉格之于斯科特,卡神《异形2》的成功离不开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的助力,他也因此而获得了自己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早在《异形2》剧本阶段卡梅隆就意识到,为了超越上一部电影,他需要一张王牌,一个惊异元素,最后它以巨型的异形皇后而出现,这个“超级异形”除了充当终极反派,也完成异形的繁殖周期,这 在第一部《异形》里并没有讲清楚。卡梅隆想对异形皇后拍摄全身实景,希望尽量让它跟演员们有互动。

温斯顿推进了吉格的原始设计,他认为之前异形的腿部设计太像人腿了,所以将其改得更接近昆虫,具有双关节的腿,里面可以容纳两个成年人,最后用轻型的发泡胶翻模,这样整条手臂就轻到可以被里面的替身演员用操控滑雪杆的方式抬起来,他们控制 4条胳臂,尾巴的左右摆动通过向一块脚踩板实现,尾巴的上下运动则由液压装置控制,尾巴尖的动作则只是拉动上面的钢丝索而已。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异形皇后的核心雕塑成员在工作。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完整的全尺寸异形皇后的头。这是它在安装到身体上之前的样子。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工作人员举着全尺寸异形皇后的尾巴进行实体预览,准备上色。


最初的《异形》里面只有一只怪兽,由一个穿着特制外套的替身扮演,斯科特故意把它安排在阴影里拍摄,角度奇特,身上满是黏液,其实全都是为了不让观众发现它是由人在扮演。当那件异形道具外套被送到斯坦·温斯顿工作室做参考之用时,大家才明白斯科特在拍摄这个怪兽的时候有多么聪明。由于影片的预算只够制作12个异形武士,卡梅隆和温斯顿必须跟斯科特一样聪明,才能制作出整个异形军团的假象。

《异形》从第一部到第二部的最大改变是怪兽的移动方式。为了掩盖“人+怪兽外套”的感觉,卡梅隆设计了一种类似昆虫的运动方式,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把表演者吊在钢丝上,或者在走廊里让他们从高处跌落,然后倒放影片, 使其看上去是在向上急跳。为了让异形的表演者们可以自如地做出这样的动作,温斯顿设计的异形道具外套比起从前大大减低了对演员行动的限制。温斯顿团队没有使用从头到脚覆盖全身的硬质材料块,而是将轻量的泡沫橡胶块粘在黑色的全身紧身衣上。

拍摄期间,温斯顿跟工作人员一起为异形皇后涂抹黏液。为了减轻藏身其内的演员身上的重量,一个特技替身演员用手举着皇后的前臂。

有些镜头无法用替身演员穿上道具外套来实现,温斯顿团队就制作了半打身高 2.4 米的异形模型,有的可用操纵杆、缆索来控制,有的只是些软玩偶,可供拍摄爆炸镜头。他们还造了一个完全可动的上半身模型,包括机械制动的嘴唇、舌头、下颚等,用来拍摄面部特写。

为了拍摄怪兽爆胸而出的镜头,演员科莱斯躺在一张斜放的板上,身上覆盖着泡沫橡胶做成的脖子和胸腔的替代模型,怪兽就是从这里面炸出来的。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温斯顿略微修改了爆胸怪的设计,加了两条细细的胳膊,让它可以从受害人的胸腔里扒拉出来,并与成年的异形武士保持解剖意义上的一致性。爆体异形模型具有金属内部结构,足够坚固,可以撑破胸腔模型,它由线缆控制,套在一个操控者的手臂上,实际拍摄时,它简直就是从泡沫橡胶的胸腔模型里一拳砸出来的。

在《异形》拍摄时,摄制组也制作了一个类似的爆体场面,他们当时最困难的地方,是让异形精怪从演员穿着的T 恤衫里面钻出来。温斯顿了解这个难题,前后用了6 件T 恤才得到一个不错的镜头:因为爆体异形很容易就冲破躯干模型,但他们费了好几条胶片才拍好它冲破 T 恤、再吐一口血的动作。

第二个爆体异形模型用来拍摄它破膛而出之后的镜头。由于不需要再承受穿破衣服纤维的巨大阻力,它里面安装了更多的机关,也更为精密。当士兵们用燃烧弹烧灼它的时候,这个精怪狂暴地扭曲着。拍这个镜头时,他们把它放在受害人死去的身体内,这是个全身复制模型,里面的异形模型则具有完整的机械动态装置。

跟爆体异形一样,“抱脸虫”的设计也表现出比之前更加完整复杂的动作。那个片段是两只抱脸虫从容器里逃跑出来,攻击了蕾普利和小女孩,它的细腿像手指一样附在她身上。

没有哪一只抱脸虫能完成全部动作,温斯顿他们制作了好几种版本,每一只都是用来完成一个特别的戏法,那只冲向卡特·波克的异形露出下腹,产卵器试着穿透密闭管的玻璃。这个模型的尾巴和器官里装有弹簧,对弹簧的操控是从水下进行的,通过线缆连接到玻璃管里面,拉的时候尾巴就卷起来,放的时候则使弹簧机制打开。另外两条线缆则控制尾巴360度转动。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抱脸虫将尾巴缠上蕾普利并试图摔倒她,那是一个由线缆操控的机电驱动模型,可全方位完成动作,它活灵活现的动态需要9个操控人员协同实现。他们还制作了另一个类似的版本,用来拍摄抱脸虫从一张桌子上爬过的镜头;第三个模型则只有手指动作;第四个可以凭其齿轮机械装置带动腿部运动,从地板上逃之夭夭,其实它是被一根钢丝拉过去的,就像个带轮子的拖拉玩具。还有些软体的抱脸虫,用来拍摄怪兽被武器的火力打飞打烂的镜头。

我们对异形皇后的第一瞥是用一只线缆控制的缩微模型来拍摄的,场景也是一个缩微的产卵室。卡梅隆本来计划也使用这个缩微的异形皇后来拍摄这家伙大张其嘴的特写:露出另一排牙齿以及成型的脸部结构,所以温斯顿和他的团队人员并没有给全尺寸异形皇后装备面部开合机关。然而在开机前几天,卡梅隆突然改变了主意,要全尺寸拍摄,所以他们必须临时修改不少的细节。

全尺寸异形皇后最剧烈的动作戏是它扯掉自己的产卵器,追扑蕾普利和妮尤特,她俩被机器人毕肖普接应到救生舱,回到母船苏拉科号上面。异形皇后神不知鬼不觉地上了母船,用尾巴刺穿了毕肖普。这次温斯顿和卡梅隆没有使用惯用的“斜板+假体”的特效方法,而是设计了一个全身镜头——毕肖普直立着,异形皇后的尾巴刺过他的身体。他们为演员兰斯·亨利克森做了一个胸腔板,上面装上了可伸缩的橡胶尾巴。镜头开始时,尾巴横着藏在胸腔板里面,然后被一根钢丝猛拉出来,看上去就像是它刺穿了毕肖普的身体 一样。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温斯顿工作室制作了一个由工作人员扮演的毕肖普的替身模型,用来拍摄异形皇后把他撕成两半的镜头。图为工作人员在即将拍摄前,对毕肖普替身的假面进行最后的修饰。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异形,背后的故事,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真吓人

为了拍好最后一个镜头,温斯顿的工作人员在演员的胸腔区域连接上毁损躯干的假体,演员下半身则隐藏在抬高了的片场地板下面。


下一个镜头则使用了“箭穿头颅”那一类的装置,这时演员身上戴着一种背带装置,类似降落伞背带或是马具,前面装着一条硬硬的半截尾巴,后面则连着异形皇后模型。亨利克森这时双脚都不在镜头内,其实是站在一个跷跷板上被向上提起,看上去却是异形的尾巴把他提起来的。这个片段的最后,异形皇后把毕肖普提起来一直举到天花板并将他撕成两半。他们制作了毕肖普的人偶替身,将其表情跟上一个镜头中的表情完美匹配,并设计了最后撕裂开的分离机关,用一个装有弹簧的电磁线圈触发身体分离成两半。为了让镜头看上去是异形皇后做出的撕裂动作,它的爪子会定位在人偶模型上的几个凹槽里,这样它们就会随着弹簧的伸张而移开。

这组镜头拍了很多遍,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拍出完美的效果。每一条镜头拍完后,他们就得把那些用来模拟机器人血液的牛奶和酸奶混合物清理干净,同时模型内部的弹簧机关也要重新设定,模型的外面再换上一件干净的新衬衫。在拍摄现场,他们在地板上开了一个洞,演员的头和手从那个洞里伸出来,那个假躯干则连着他的两肩。

《异形2》在很多层面上都是一种新的经验,从专业上说,温斯顿成功制作了电影有史以来最大、最复杂的怪兽模型,并领导了自己从业以来最大、最多样化的团队。《异形2》为温斯顿及其团队带来的那种自豪感至今未减,多半是因为造就这种自豪感的技术在当今的电影摄制现场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更多温斯顿及其物理特效团队的精彩故事,请见《温斯顿特效》一书,转自-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夏彤(西夏)翻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