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認錯你就贏了?心理專家:承認自己蠢,太難了!

01


今天的文章,先和大叔一起看個小故事。


60 多年前,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相信世界末日在 12 月 21 日來臨。群體的領袖 —— 瑪麗安·科琪,向所有信徒們許諾,他們將會在 12 月 20 日夜裡被一架飛船接走,飛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災難。


很多追隨者都放棄了工作,捨棄了家業,散掉了多年的積蓄,等待著末日的到來。是啊,都飛離地球了,誰還會需要錢呢?


時間終於來到了午夜,可院子裡根本就沒有宇宙飛船出現的跡象,這群人開始有些緊張了。到了凌晨 2 點,他們已經變得異常憂慮。而等到凌晨 4 點多的時候,瑪麗安拋出了一個全新版本:正是因為信徒們無與倫比的忠誠,世界已經被救贖了!


聽聽,多麼讓人吃驚的謊言呀,追隨者們還會繼續相信她的話嗎?


答案是肯定的。

而且變得比過去更加虔誠了。[1]


他們的心情從極度失望變成極度欣喜,他們走上了街道,逢人就宣揚自己的信仰,並要求新聞媒體報道這個 “奇蹟”……


絕不認錯你就贏了?心理專家:承認自己蠢,太難了!


最初看到這個故事時,大叔十分費解,事實已經證明這群人的信仰很明顯是錯誤的,但他們非但沒有幡然醒悟,甚至有理有據地去讓更多人相信自己 —— “正因為我們的努力,世界才沒有被毀滅呀。”


明明錯了,反而更有理?


即使 60 多年過去了,這樣看起來荒唐的事情似乎仍然不在少數:


疫情期間,那些隱瞞行程、無視規則、提出無理要求的人,最後哪怕遭受到強烈譴責,也依舊會表現出特別強勢的一面;


伴侶之間,那些家暴成癮、頻頻出軌、絲毫不知道為家庭付出的人,最後哪怕鬧上法庭,也依舊會振振有詞;


親子之間,那些不分青紅皂白訓斥孩子、完全不考慮孩子感受的人,最後哪怕孩子受到嚴重心理傷害,也依舊會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好……


總而言之,錯不在我,我有一堆道理可以和你講:“就是因為我們的禱告,才讓你們倖免於難;我又沒感染,你們憑什麼檢查?都是她先惹事兒,我才動手打人的;肯定是這孩子的錯,我得管……”


有些人明明錯了,但就是不承認,瘋狂找藉口,看起來他們才更有理。不理解的同時又令人異常憤怒,他們怎麼能這樣?大叔不禁想問: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越 “錯” 越勇呢?


02

認知失調的怪圈:你也會為自己辯護嗎?


實際上,當時在瑪麗安的 “追隨者” 中,有一位很年輕的心理學家,名叫利昂·費斯汀格。他在報紙上看到了瑪麗安宣揚世界末日的消息,便決心潛入其中,一探究竟。


最終,他通過對越 “錯” 越勇這一現象的總結,提出了著名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理論。[2]


簡單來說,當一個人的行為與之前的自我認知(通常是積極正面的認知)出現衝突時,會產生一種難以忍受的不舒適、不愉快的情緒,即認知失調。


例如,對於追隨者們來說,自己捨棄了工作、家業、積蓄,來等待飛船的救援,最後卻發現這純屬無稽之談時,他們如果承認自己從頭到尾都是錯的,無異於晴天霹靂 —— 不僅喪失了無數資產,而且顯得自己很蠢。


承認錯誤、承認自己很蠢,是特別痛苦的一件事。


絕不認錯你就贏了?心理專家:承認自己蠢,太難了!


因此,他們會更希望能夠合理化自己的所作所為,使之顯得有意義。一旦某件事是合理的、有意義的,人們就會心安理得,認知上的失調也隨之消散。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會再次相信瑪麗安的話,相信是自己的祈禱拯救了人類。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沒有他人幫忙找藉口,人們在出現認知失調時,也會無意識自動地進行自我辯護,即為自己找藉口、推卸責任。


自我辯護與撒謊不同,撒謊是有意識地欺騙別人,而自我辯護則是無意識地欺騙自己,說服自己是對的 —— “雖然事情發生了,但這不是我的錯!”


面對問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自我辯護,很本能的一種反應:


錯不在我,別人也這麼做;


錯不在我,是他太傲慢無禮了;


錯不在我,我這樣做是為了他好……


生活中,自我辯護十分常見。例如一個人已經嘗試戒菸,但最後卻失敗了,那麼 ta 就可能通過一些方式來減少自己沒有毅力來戒菸這種認知失調:我爺爺吸了一輩子煙,還不是活到了 80 歲;吸菸雖然有風險,但是可以放鬆心情呀……


這個時候,你根本沒有辦法說服他們。神經科學方面的也研究表明,當人們處於認知失調的狀態時,大腦的理智區域完全停止了工作。[3]


絕不認錯你就贏了?心理專家:承認自己蠢,太難了!


在喪失理智後,人們就可能會表現出令旁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就像疫情期間那些明明沒有按照規定隔離的人,即使面對明文規定,他們也會特別強勢地為自己辯護。因為如果不自我辯護,就不得不要承受 “我做錯了一件很嚴重的事兒” 所帶來的煎熬。


從這個角度來說,自我辯護這種對錯誤的外在歸因,未必是一件壞事 —— 它能夠保證我們在夜裡安然入睡,而不至於自我攻擊。


但自我辯護就像是流沙,終究會讓我們陷入深淵。


  • 首先,它會限制我們發現自身的錯誤;


  • 其次,它會歪曲事實,扭曲記憶,讓我們喪失對問題清晰評估的能力;


  • 最後,它會加深愛人、朋友、親子之間的裂痕,以及讓我們很難放棄那些不健康的行為習慣。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各種關係中的攻擊行為,會愈演愈烈。


例如,A 因為心情不好,向 B 大發脾氣。事後,A 對自己的做法感受到了一些失調,ta 心裡暗想:“像我這樣一個溫柔善良的人,怎麼會無緣無故發脾氣呢?” 為了減少失調,ta 會讓自己相信,B 並不無辜:“ta 是個笨蛋,說話很讓人不舒服,而且他肯定也會對我發脾氣。”


一旦 A 開始責備 B,那麼 ta 就會在下次有機會的時候,發起更猛烈的攻擊。也就是說,為自己的攻擊行為辯護,導致了更多的攻擊

。最終喪失了溫柔善良,成為人人喊打的 “暴君”。


03

哪些人更不會承認錯誤?


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人們寧可為自己做的事情道歉,也更不願意承認自己錯了。也就是說,人們更可能表示:“對不起,我冒犯到了你”,也不願意說:“你是正確的,我犯了個錯誤”。[4]


究竟哪些人更不會承認錯誤,更容易陷入認識失調中呢?


1. 較為自戀的人


最近,有研究者分析了不同性格的人,在社交媒體上互動方式的區別。[4]


結果表明,較為自戀的人會痴迷於不斷髮表自己的成就和優點。但是,這種以高度積極的自我形象為特徵的人格,幾乎從來都不會承認自己的過錯。


因為如果這樣做,就會直接與他們對自己的期望產生衝突:優秀完美 vs. 低級錯誤,出現認知失調。


但有趣的是,他們總是喜歡對別人吹毛求疵,處處挑剔過錯。


絕不認錯你就贏了?心理專家:承認自己蠢,太難了!


2. 自尊心較強的人


認知失調的減少,能夠讓我們的自尊心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這也正是我們往往對自我辯護視而不見的原因,通過這種不經意間的自我欺騙,我們會拒絕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


因此,當我們對自尊心有著強烈的需求時,往往會為了維持自尊,避免承認錯誤。而那些自尊心較強的人,往往對自尊心的需要也更高。


著名心理學家 Roy Baumeister 做過一個關於讚揚與諷刺的實驗,發現那些自尊心較強的人,被別人諷刺自己寫的文章較差時,他們會給予對方嚴厲的懲罰,表現出很強的報復性 —— 他們所使用的噪音懲罰時間長度,要高出普通學生的 3 倍。[5]


他們接受不了諷刺,因為那樣會嚴重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因此也接受不了承認自己是錯的。


3. 缺乏責任心的人


有多少人,持這樣的觀點:“如果我不對自己的過錯負責,那麼這些錯誤就將不復存在,我的行為也不會造成任何後果。”


當一個人缺乏責任心時,無論犯了什麼錯,ta 都會盡力去否認、推卸。總之一句話,不想負任何責任。


大叔想說,自我辯護是一種本能,但敢於認錯是一種本事。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會自動地為自己找藉口,但如果打心眼裡不想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那是很可恥的一件事。


絕不認錯你就贏了?心理專家:承認自己蠢,太難了!

04

從自我辯護,到自我反省


前些天,中國的一句古話 “火了”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意思是,一個人做事情如果沒有成功,做了很重要的決定最後卻失敗了,需要反過來從自身尋找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自省” 不僅僅是在自我批判,也包括自我肯定。就像朱熹說的那樣: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所以大叔會覺得,自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自我辯護的沼澤,那才是真正的愚蠢。


但如何才能避免自己在犯錯後,被認知失調這種糟糕的情緒牽著走呢?大叔在這裡為你總結了幾種方法,相信你也會逐漸讓自己更適應失調,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行為與看法)。


絕不認錯你就贏了?心理專家:承認自己蠢,太難了!


1. 放棄自我辯護


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先放棄自我辯護,就像挑剔別人的行為那樣,通過積極反省自己的行為,打破自我辯護的惡性循環。


這是特別重要的一步,但也是最難的一步。


其中的關鍵,是在 “我們感受到的情緒” 和 “我們應該如何做出反應” 之間進行片刻思考。[1]


當認識到自己正處於一種認知失調的狀態時,我們就可以做出更敏銳明智的選擇,而不是任由自我辯護這種習慣性的保護機制,來消除內心的不協調。


例如,大叔的一位心理諮詢師朋友,經過調查得出了關於某一問題的研究結果。但是在答辯時,卻遭到專家老師們的質疑,認為這一研究毫無價值而且缺乏理論支撐。


這無疑是當頭一棒,讓人瞬間怒火中燒:“我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但專家們卻認為毫無意義?” 很明顯,這樣的想法意味著已經產生了認知失調,就像捨棄了所有財產的信徒們一樣,難以接受自己最終的信仰是虛無的。


然而,好在這位朋友第一時間意識到了自己正處於認知失調的狀態,才沒有滋生 “這群專家都是白痴” 的想法。相反,他表達了自己難以接受的情緒,沒有任何否認。


你也可以這樣,把情緒和行為分開,理解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時做出承認錯誤的行為。


絕不認錯你就贏了?心理專家:承認自己蠢,太難了!


2. 承認錯誤,是真正的強者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敢承認錯誤,是因為把 “錯誤” 和 “愚蠢” 聯繫在一起,而且會傾向於認為向別人承認錯誤,意味著自己能力不行,讓人看不起。


真的會這樣嗎?


Anna Bruk 等研究者讓一群人想象一些情景,其中一部分人想象的情景是向別人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另一部分人想象的則是別人向自己展現他們脆弱的一面。例如,做了錯誤決定後,主動承認錯誤。[6]


然後,所有的參與人員都需要評估自己或別人在呈現脆弱的一面時,表現出的勇氣程度(courage) 和軟弱程度(weakness)。


結果表明,那些想象向別人呈現自己脆弱一面的人,認為自己的勇氣程度更低,而軟弱程度更高;相反,那些想象別人向自己呈現脆弱一面的人,則認為他們的勇氣程度更高,而軟弱程度更低。


這說明,在向他人呈現自己脆弱一面時,例如承認自己的過錯,我們會高估負面影響,高估別人會消極看待我們。


實際上,當別人看到我們可以主動承認錯誤時,反而會認為我們更加有勇氣,這種行為象徵著力量,而不是軟弱。


敢於承認錯誤,是真正的強者。


絕不認錯你就贏了?心理專家:承認自己蠢,太難了!


3. 用行為彌補認知失調


改變認知失調一般有兩個方向:改變想法 vs. 改變行為。


由於前者更簡單,所以人們更傾向於改變想法,例如決心戒菸但失敗後,為了不讓 “自己是個有毅力” 的人這一信念崩塌,人們會開始認為吸菸也沒啥事兒,而且還能放鬆心情。


這樣一來,煙就戒不了了。


相反,如果通過改變行為來讓自己更加協調,那麼便會避免找藉口推卸責任,避免合理化自己的過錯。


例如,疫情期間不遵守規定隔離,被糾正後,可以積極配合改正,進而維護內心的 “遵紀守法好公民” 的形象;戒菸失敗後,繼續嘗試戒菸,維持內心 “堅持不懈” 的形象……


最終,你會發現自己是越挫越勇,而不是越 “錯” 越勇。


寫在最後


作家劉慈欣在其代表作《三體》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大叔深以為然,當我們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時,永遠也看不到自己的錯誤,永遠也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就更不用提去改正錯誤了……


週而復始,我們會變得越來越傲慢、越來越狹隘。


希望讀到今天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意識到為什麼有些人會越 “錯” 越勇,意識到自己其實也會無意中自我辯護,瘋狂找藉口。


這些或許都是人之常情,當我們能夠正面面對時,生存的阻礙就會減少一些。


祝福你,

我的朋友,

世界和我愛著你。


絕不認錯你就贏了?心理專家:承認自己蠢,太難了!


- The End -


References / 大叔參考的文獻資料:

[1] Tavris, C., & Aronson, E. (2008). 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Why we justify foolish beliefs, bad decisions, and hurtful acts.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該書已有中文版,《誰會認錯》)

[2] Festinger, L. (1962).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 Westen, D., Blagov, P. S., Harenski, K., Kilts, C., & Hamann, S. (2006). Neural bases of motivated reasoning: An fMRI study of emotional constraints on partisan political judgment in the 2004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18(11), 1947-1958.

[4] Exploring Your Mind: Why Some People Don’t Admit Their Mistakes?

[5] Baumeister, R. F., Heatherton, T. F., & Tice, D. M. (1993). When ego threats lead to self-regulation failur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high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1), 141.

[6] 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