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熱力學之溫故知新

統計熱力學,是量子物理基礎,也是非物理專業的理工科人士的短板。

本文溫故不是摘抄,而是簡化與提煉,旨在繼承與發揚,科學人士可備用。

本文還重點探討定域子離域子的本質區別,給出【場量子論】的基本框架。

1 溫度的微觀本質

1.1 宏微觀對應的參量符號

宏觀能量E,粒子能量ε,

宏觀質量m,粒子質量μ

摩爾質量當量數:v=m/M...(1)

電子質量當量數:η=μ/m₀...(2)

粒子狀態總數:Ω=Σωₓ...(3)

粒子狀態數ωₓ(與大寫字母Ω對應)

其中,定域子ωₓ(定),離域子ωₓ(離)

1.2 粒子動能的含括

粒子的一維平動動能:εt=½kT...(4)

粒子的二維旋轉動能:εr=kT...(5)

粒子的三維平動動能:εt=1.5kT...(6)

1.3 溫度的熱力學定義

熱力學第一定律:½μv²=1.5kT...(7)

絕對溫標定義式:T=μv²/3k...(8)

1.4 溫度的場效應定義(新視野)

溫度,是1個粒子動能擾動或擠壓了真空場,而真空場被激發輻射能的強度指標。

ε=½μv²=1.5(μ/m₀)kT...(9)

ε=ξ(μ/m₀)hc/λ...(10)

事實上,分子之間的碰撞,似乎是核外電子之間的碰撞,但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電子之間無法碰撞,又不可能超距作用,只能推理為:電子與電子的碰撞,只能通過電子運動激發的電磁波作用給另一個電子。

方程用於原子光譜超精細結構,μ=m₀,電子繞核震盪,有不同的速度,進而激發不同波長的電磁波,有:

ε=½m₀v²=ξhc/λ...(11)

ε=½m₀v²=1.5kT...(12)

統計熱力學之溫故知新

這樣的解釋,比起電子能級躍遷,更有邏輯自洽性。因為對於原子光譜而言,不存在吸收光譜,電子在庫侖力的持續作用下釋放激發光譜。也避免了能級躍遷的超距嫌疑。

2 阿伏伽德羅定律

2.1 阿伏伽德羅定律【表述1】

氣體壓強≡二維平動能×分子數密度(n)

p=nkT...(13),式中:

n=N/V...(14)(粒子數密度)

k=R/N₀...(15)(玻爾茲曼常數)

=8.31/6.02×10²³≈1.38×10⁻²³J/K

2.2 阿伏伽德羅定律【表述2】

系統體積功(pV)=系統二維平動能(NkT)

pV=NkT=mM⁻¹RT...(16)

即:p=nkT...(17)

雖然,表述2只是將表述1的換一個說法,但是,物理意義更加明確。

3 道爾頓分壓定律及其疊加原理

3.1 道爾頓分壓定律

對於熱平衡(或準靜態過程或可逆過程)時的熱力學系統,總壓強=分壓強之和,即:

p=p₁+p₂+,...,+pₙ....(18)

注意,規範的壓強符號用小寫字母p,與動量符號p重疊。但不要寫成P(概率)。

3.2 分壓定律的三個推論(疊加原理)

推理1:熱平衡下理想氣體系統的總密度,等於分密度之和,包括質量密度(ρ=m/V)、能量密度(σ=E/V)、粒子數密度(n=N/V),

ρ=ρ₁+ρ₁+,...,+ρₙ...(19)

σ=σ₁+σ₁+,...,+σₙ...(20)

n=n₁+n₁+,...,+nₙ...(21)

推論2

:基於泡利不相容原理,各個粒子的活動空間不可分享,熱平衡下理想氣體的總體積等於分體積之和,即:

V=V₁+V₂+,...,+Vₙ...(22)

推理3:熱平衡下的理想氣體系統的總能量與分能量之和。

Σεj=ε₁+ε₂+,...,εₙ...(23)

例1:求真空管的容積V=10cm³,平衡溫度為300K,真空度p=5×10⁻⁶mmHg的分子數(N)、平動能(εt)與平動速度(v)。

已知,1mmHg=1atm/760=1.3×10⁻³Pa

根據阿伏伽德羅定律:

分子數=系統體積功÷二維轉動動能

即,N=pV/kT=1.61×10¹²

單分子平動能:εt=1.5kT

總分子平動能:εt·N=10⁻⁸J

根據熱一定律:½μv²=1.5kT

4 理想氣體的【自由度均分定理】

4.1 規定的自由度參數【i】

單原子的自由度:i=3

雙原子的自由度:i=5

多原子的自由度:i=6

4.2 粒子的平動動能

一維平動能:εt=½kT,

二維轉動能:εr=kT

三維平動能:εt=1.5kT

4.3 固有的自旋勢能

粒子的自旋勢能:εs=s·½kT...(24)

4.4 分子自由度的總動能

ε=(t+r+s)·½kT=i·½kT...(25)

4.5 剛體分子的總動能

s=0,ε=(t+r)·½kT...(26)

5 理想氣體的內能

5.1 一般內能的定義

內能(U)是涉及粒子內部熱效應的能量。

5.2 理想氣體的內能

內能=分子總動能+原子間互動的勢能

U=i·(m/M)·½RT=i·v·½RT...(27)

v=m/M,是總粒子的摩爾數

例2:密閉容器內部的溫度T=273K,氣體密度ρ=1.25g/m³,真空度或壓強p=10⁻³atm

求:(1)摩爾質量M,判斷是什麼氣體? (2)三維平動能εt, (3) 旋轉平動能εr,(4) 總平動能密度,(5) 0.3mol的內能?

解:(1) pV=NkT=mM⁻¹RT,有:M=ρRT/p =0.028kg/mol,故猜到是N₂或CO,屬於雙原子粒子,自由度i=5。

(2)三維平動能:εt=1.5kT=5.56×10⁻²¹J

(3)旋轉平動能:εr=kT=3.77×10⁻²¹J

(4) 總的平動動能密度

ρ=εt·n=εt·p/kT=152[J/m³]

(5) 0.3mol氣體的內能

U=i·(m/M)·½RT=5·0.3·½RT=1700J

6 玻爾茲曼分佈律

背景:麥克斯韋分佈律,是無外力場的氣體分子速率分佈,分子的空間分佈是均勻的,如果有外力場,分子密度如何分佈?

統計熱力學之溫故知新


6.1 重力場中的粒子按高度分佈

(1) 壓強隨粒子的高度而遞減

dp=-ρgdh=-nμgdh...(28)

(2) 熱平衡時的氣體壓強

p=nkT, dp=kTdn...(29)

(3) 定容摩爾熱容

Cv=dE/dT=i·½R...(30)

量綱關係:[Cv]=[R]=[k]=[J/K]

(4) 定壓摩爾熱容

Cp=Cv+R=i·½R+R...(31)

(5) 定壓與定容的摩爾熱容比(比熱容)

γ=Cp/Cv=(i+2)/i...(32)

(6) 1摩爾氣體的內能增量

△U=i·½R△T=Cv△T...(33)

(7) v摩爾氣體的內能增量

△U=vCv△T...(34),v=m/M

6.2 恆溫氣壓公式

由於:kTdn=-nμgdh...(35)

改寫為自然對數預備式:

(1/n)dn=-μgdh/kT...(36)

積分:ʃ(1/n)dn=ʃ(-μg/kT)dh

則有:n=n₀e^(-μgh/kT)...(37)

進而有【恆溫氣壓公式】

p=nkT=n₀kTe^-μgh/kT...(38)

或:p=p₀e^-μgh/kT...(39)

其中,n₀與p₀對應h₀=0

統計熱力學之溫故知新

可見:數密度(n)隨高(h)減少,質密度(ρ)隨粒質量(μ)極速遞減,密度隨溫度(T)緩慢遞減。

例3:實驗測得常溫下離海平面不太高處,每升高10米大氣壓降低133.3Pa,試用恆溫氣壓公式驗證:

設p₀=1.013atm,T=273K,空氣摩爾質量M≈32×20%+28×80%=29g/mol。

根據:p=p₀e^-μgh/kT=p₀e^-μgN₀/RT

微分:dp=p₀(e^-μgh/kT)Mgdh/RT

整理:dp/p=-Mgdh/RT...(40)

則有:

△h=-(RT/Mg)(△p/p)...(41)

=(8.31×273÷(29×10⁻³×10))(-133.3/p₀)

=10.3米

6.3 玻爾茲曼【數密度分佈律】

據前,恆溫下

數密度:n=n₀e^(-μgh/kT).

令勢能:εp=μgh,

數密度分佈律為:n=n₀e^-εp/kT...(42)

這適用於【保守力場】恆溫下,空間某小區間x~x+dx, y~y+dy, z~z+dz中的分子數為

dN=ndV=n₀e^-εp/kT dxdydz...(43)

其中,εp是位於(x,y,z)處的勢能。

式(41)是粒子位置分佈規律,即

玻爾茲曼分佈律在勢場中的分子,總是優先佔據較低勢能狀態

例4:拉薩海拔3600m氣溫273K,忽略高度變化,當p₀=1.013×10⁵Pa時,

求(1)拉薩的大氣壓強,(2)若某人在海平面上呼吸17次/分鐘,若去拉薩呼吸多少次才能呼吸同質量的空氣,空氣摩爾質量M=29g/mol

解:由恆溫氣壓公式,得

p=p₀e^-μgh/kT=0.645×10⁵Pa

設每次呼吸容積V₀ 在拉薩呼吸x次,

則有:p(xV₀)=p₀(17V₀),x=26.7次

7 實際氣體的性質

7.1 實際氣體的定義

實際氣體是【低溫】或【高壓】的氣體。理想氣體是【高溫】或【低壓】的氣體。

7.2 實際氣體的等溫線

氣態區↹汽化區↹汽液區↹液化區

統計熱力學之溫故知新

範德瓦爾斯等溫線不夠完善,不介紹。

7.3 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佈律

熱平衡氣體在(x~x+dx, y~y+dy, z~z+dz)區間,氣體分子的運動速度在(vₓ~vₓ+dvₓ, vᵧ~vᵧ+dvᵧ, vz~vz+dvz)區間的分子數為:

dN(r,v)=Ce^-ε/kT dvₓdvᵧdvz...(44)

ε=εk+εp是分子總能量,C與r,v無關。

7.4 範德瓦爾斯方程

(1) 涉及體積的修正參數【b】

p(V-b)=RT...(45)

例5:大氣中取無限高圓柱體,其截面積A,分子數N,分子質量μ,求地面附近的分子數密度n₀

解:根據玻爾茲曼分佈律

dN=ndV=n₀e^-εp/kT dxdydz

取z軸向上,地面z₀=0,有

N=ʃn₀e^-εp/kT Adz,

故:n₀=Nμg/AkT...(46)

(2) 涉及分子力的修正參數

(p+pi)(V-b)=RT...(47)

分子內壓強:pi=a/v²...(48)

其中,氣體摩爾數:v=m/M

則:(p+v²a/v²)(V-vb)=vRT...(49)

7.5 氣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自由程(λ),相當於【分子波長】,是分子連續兩次碰撞之間的自由行程

λ=v/f=1/√2 πd²n...(50),

此處的v是分子運動速度,f是頻次

λ=kT/√2 πd²p...(51)

標準狀況下,λ≈10~100nm...(52)

例6:估算氫氣分子在標況(20℃1atm)下的平均碰撞頻率f。

解:標況下(T=273.15+20℃,1atm)

分子運動速度:v=1.7km/s...(53),

分子數密度:n=2.7×10²⁵/m³...(54)

氫氣分子直徑:d=0.2nm...(55)

根據(48)碰撞頻率:f=7.95×10⁹Hz

可見,常溫常壓的1個分子碰撞79.5億次

7.6 氣體分子的碰撞頻率

碰撞頻率(f),是指分子間每秒碰撞次數,d是分子直徑。

f=v/λ=√2 πd²n/v...(56)

例7:真空管線度或尺度為λ=0.02m,真空度p=1.33×10⁻³Pa,設空氣分子有效直徑d=0.3nm,求27℃分子數密度n、平均自由程λ、平均碰撞頻率f

解:由氣態方程,有

n=p/kT=3.21×10¹⁷/m³

λ=1/√2 πd²n=7.8m

分子A在1秒碰撞的分子數:N=nπd²u

相當於分子碰撞頻次:f=nπd²u...(57)

分子都在運動:u=√2 v...(58)

f=√2 nπd²v√(8RT/πM)...(59)

統計熱力學之溫故知新

這種情況下,分子間很少碰撞,而是撞壁,平均自由程是容器的線度:

λ=0.02m...(60)

碰撞速度:

v=√(8RT/πμ)=469m/s...(61)

7.7 不是分子間碰撞,而是電子場效應

本節作為創新理論,詳見第1.4節。

8 熱二定律,熵的意義

8.1 非平衡態的輸運過程

定義:無外干擾,向熱平衡的過渡或遷移,叫輸運過程。有三種:能量遷移(熱傳導)、質量遷移、動量遷移。

8.2 濃度擴散現象

實驗表明,在△t時間,通過△A面傳播的質量為:

△m/△t=-D△Adρ/dv...(62)

D=⅓vλ...(63),叫擴散係數,

dρ/dv...(64),叫密度梯度,

其-,指質量遷移與密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8.3 內摩擦的遲滯現象

(略)

8.4 等概率的分佈現象

(1) 三個分子(abc)的位置分配方式

●a ●b ●c

左半邊:abc ab bc ac a b c 0

右半邊:0 c a b bc ac ab abc

微觀態數:Ω=2^N=2³

微觀概率:P=2^-N=1/2³

宏觀態數:N+1=4

微觀態:微觀上可區別的可能的分配方式

宏觀態:宏觀上可區別的分配方式

等概率:封閉系,各分子出現概率一樣。

(2) 4個分子(abcd)的位置分配方式

左:abcd abc bcd cda dab ab bc cd

右:0 d a b c cd ad ab

da ac bd a b c d 0

bc db ac bcd cda dab.abc

微觀態個數:Ω=2^N=2⁴,

微觀態概率:P=1/Ω=1/2⁴,

宏觀態個數:Ω*=N+1=5

N個分子的微觀狀態數:Ω=2^N...(65),

對應的宏觀狀態數:Ω*=N+1...(66)

(3) 20個分子(.....)的位置分佈方式

左 右 狀態數(Ω) 左 右 狀態數(Ω)

20 0 1 0 20 1

18 2 190 2 18 190

15 5 15504 5 15 15504

11 9 167960 9 11 167960

10 10 184756 10 10 184756

結論:

(1) 系統宏觀態出現的概率,與系統微觀態的個數成正比。換言之,微觀態的個數越多,宏觀態的概率越大。

(2) N分子全聚一側概率:P=2^-N...(67)

(3) 平衡宏觀態概率與微觀狀態數最大。

統計熱力學之溫故知新

▲左右兩側均勻分佈的Ω最多

8.5 熱二定律的統計意義

孤立系統的實際過程,都是從微觀狀態數較小趨向較大直至最大的動態熱平衡過程。

從狀態(1)變化到狀態(2),熵增量為:

S₂-S₁=klnΩ₂/Ω₁≥0...(68),

≥中的“=”表示熱平衡或可逆過程。

孤立系統的熵不能減少,稱【熵增原理】。

對於非孤立系統,熵可能減少。例如,冷卻過程的結晶現象,分子從無序走向有序。

8.6 熵的宏觀表述

在無限小的可逆過程中,熵的元增量等於熱溫比,即:dS=dQ/T...(69),

兩邊積分:△S=ʃdQ/T=△Q/T...(70)

8.7 分析幾個不可逆過程

(1) 氣體的自由膨脹,不可能自動收縮。

(2) 熱傳導,只能從高能位傳給低能位。

(3) 功轉熱,只能是有序走向無序運動。

8.8 提出熵的必要性

有必要弄清,狀態(1)自動變成狀態(2)的依據?理由:微觀狀態數總是從少到多。

例8:用熵增原理證明理想氣體的自由膨脹是不可逆過程。

證:設膨脹前的狀態參量為(V₁,p₁,T,S₁),膨脹後的為(V₂,p₂,T,S₂),設有可逆等溫膨脹過程,此過程吸熱,dQ>0,dS=dQ/T>0。

另證:

△S=ʃ₁²dS=ʃpdV/T=vRʃdV/V=vRlnV₂/V₁>0

8.9 玻爾茲曼熵公式

熵是微觀粒子狀態數的對數函數

S(Ω)=klnΩ...(71)

微觀粒子狀態數是各分子的簡併度(gj)之和

Ω=Σgj=2^N...(72)

熵是系統微觀狀態數(Ω)的函數,是分子熱運動無序程度或均分度的指標,反映粒子量子化的【簡併度】(粒子分佈的分配方案數gj)。

例9:求理想氣體的熵函數。

解:設系統的初始狀態為(p₁,V₁,T₁,S₀),末狀態參量為(p,V,T,S),選一可逆過程,則始末兩個狀態的熵增量:

S-S₀=ʃdQ/T

=ʃ(vCv/T dT+p/T dV)

=ʃvCv/T dT+ʃvR/V dV

移項,積分,有

S=S₀+vCvlnT/T₁+vRlnV/V₁...(73)

9 微觀狀態數與熵定理

統計力學,與熱力學的對象,都是含大量微觀粒子的宏觀系統,但適用範圍不同。

統計力學,既用於系統的【平衡性】,也適用於系統的【傳遞性】。

從粒子運動出發,把宏觀參量看作微觀統計平均值,把【微觀狀態數】與【熵】聯繫起來,揭示熵函數的微觀本質。

9.1 理論進階:系統的宏觀態與微觀態

系統宏觀態的熱力學描述:對於均相純物系,若不考慮外力,特定分子數·能量·體積對應特定宏觀態,即:

NEV↹pVT...(74)

若不考慮分子間的作用勢能,獨立子系統的能量為:

E=ΣEj=ΣNjεj...(75)

εj是分子在j能級(或T時)的能量; Nj是j能級的分子數;Σ是對所有能級Ej求和。

分子能量可量子化,每分子佔據所有能級,要使ΣNjεj=E常, N分子在能級有多種【分佈方式】,每種分佈有多種【分配方法】。

粒子運動態由量子態描述。特定的【量子數】對應【量子態】對應【運動態】。

確定分子態,就要指定它的平動/轉動/振動即亞原子運動的所有量子態。要確定系統微觀態,就要指定每個【分子量子態】。

若分子量子態發生改變,系統微觀態也隨變。分子能級可由多個量子態構成,使得每種分佈有多種分配方法(也是量子態)。

若分子數為10²⁴,則滿足NEV分配方法多如天文數。確定了宏觀態,微觀態仍千變萬化。宏觀態是在輾轉各種微觀態的經歷。

9.2【可辨子】的微觀狀態數

子系統即(粒)子,可辨即可確定。定位在可識別位置時,叫【可辨子】或【定域子】。

如,原子晶體是被定位在可識別晶格上。氣體吸附在固體表面,分子定位在吸附中心。

粒子被定位在一個很小區域,稱【定域子系統】,此時的粒子沒有【三維平動】。

對於指定NEV的宏觀子系統,有多少個微觀狀態數Ω呢?這好比喻【擲球遊戲】:

把5個緊挨小盒ZABCD比為5個分子能級εj,能值分別為0123四個能量單位。

弱B盒分2個小格,能級簡併度為2,由2個量子態構成。其它小盒代表的能級是非簡併的。

若3個異色小球喻為3個可辨分子,投入5個小盒,規定投擲結果是總能量必須等於4個能量單位,即指定宏觀態N=3, E=4。體積V,取決於小盒能量間隔,因為【定域子】沒有平動有振動,譬如原子晶體。

單維諧振子能級間隔,由因子ε=hν決定。指定N,若改變體積V,則改變原子間距或能級間隔與諧振頻率。

定域子的能級間距,取決於系統體積。指定小盒能量∝系統體積。投擲結果如下圖:

統計熱力學之溫故知新

圖中游戲共有4種可能的分佈,

第1種:Z(0) A(2) B(1) C(0) D(0)

第2種:Z(1) A(1) B(0) C(1) D(0)

第3種:Z(1) A(0) B(2) C(0) D(0)

第4種:Z(2) A(0) B(0) C(0) D(1)

它們都滿足N=3,E=4,V指定宏觀條件。4種分佈各有不同個數分配方法,每種分配方法,相當於系統的一個微觀狀態。

在同一小格中兩個小球間位置互換不算新分配,這相當於相同量子態兩個分子間對調,不會影響系統微觀態。

定域子的狀態數

ωₓ(定)=N!∏jgj^N...(76)

●第1種分佈: Z(0) A(2) B(1) C(0) D(0)

ω₄=(3!/0!2!1!0!0!)×1⁰×1²×2¹×1⁰×1¹=6

●第2種分佈: Z(1) A(1) B(0) C(1) D(0)

ω₄=(3!/1!1!0!1!8!)×1¹×1¹×2⁰×1¹×1⁰=6

●第3種分佈:Z(1) A(0) B(2) C(0) D(0)

ω₄=(3!/1!0!2!0!0!)×1¹×1⁰×2²×1⁰×1⁰=12

●第4種分佈:Z(2) A(0) B(0) C(0) D(1)

ω₄=(3!/2!0!0!0!1!)×1²×1⁰×2⁰×1⁰×1¹=3

4種分佈所有微觀狀態數分別為6, 6,12和3,可排列和組合計算。

定域子的狀態數

Ω(定)=Σωₓ=N!Σ∏jgj^N...(77)

=6+6+12+3=27

9.3【不可辨子】的微觀狀態數

只要不被侷限在可識別位置,就叫【不可辨子】或【離域子】,如氣/液體分子。對於指定NEV的離域子中的任一分佈:

離域子能級:ε₀,ε₁,ε₂...εj...

能級簡併度:g₀,g₁,g₂...gj..(也叫量子態)

能級分佈數:N₀,N₁,N₂...Nj...

j 能級上Nj個離域子在gj個量子態中的分配方法數為:即

離域子的狀態數

ωₓ(離)=(N!/N₀!N₁!..Nj..)(g₀^N₀)(g₁^N₁)()..

ωₓ(離)=N!∏jgj^N/Nj!...(78)

Nj個離域子在gj個量子態中分配,可比喻為 Nj個不可辨球在緊挨的gj個小盒中分配。

其分配方法數相當於將Nj個小球和gj−1 個小盒間的隔板一起全排列,然後除去Nj個不可辨小球間的排列數Nj!和gj−1個隔板間的排列數(gj −1)!,故上述分佈所擁有的微觀狀態數,即:

Ω(離)=Σωₓ(離)=N!Σ∏jgj/Nj!...(79)

溫度不太低時,各能級【子數】比簡併度少得多,即Nj<

ωₓ(離)=(Nj+gj-1)/Nj!(gj-1)!...(80)

比較(76)與(80),定域子狀態數比離域子大N!倍。顯然這歸因於子的可辨性。

當N個子可辨,其全排列N!每個分配方法都是新微觀態。

當N個子不可辨, N!個分配方法就不算新微觀態,故兩系統微觀態數相差N!倍。

但這是有條件的,只有當溫度不太低,離域子系統密度不太高、子質量不太小才成立,平動能級間隔才比較小,因為

ωₓ(離)=∏j (Nj+gj-1)/Nj!(gj-1)!...(81)

遠少於該能級的量子態數,即 Nj<

因此,僅當滿足上述條件時,定域子系統的微觀狀態數才是離域子系統的N!倍。

9.4 Boltzmann熵定理

系統Ω與子ωₓ 叫【熱力學概率】是≥1的正整數,而【數學概率】是歸一化的分數。

不管定域子還是離域子,當NEV指定,系統就有確定的Ω。就是說,Ω是NEV的函數。

Ω=Ω(N,E,V)...(82)

即指定NEV的系統,宏觀態是確定的,其狀態函數熵也確定,由熱力學基本方程

dE=TdS−pdV+ΣμidNi ....(83),有

(Nj+gj-1)/Nj!(gj-1)!

=(Nj+gipj-1)(Nj+gj-2)...(gj+1)(gj)/Nj!

=gj^N/Nj!...(84)

將(84)代入(81)有:

ωₓ(離)=∏j (Nj+gj-1)/Nj!(gj-1)!

則:ωₓ=∏j gj^N/Nj!...(85)

可見,熵也是NEV的函數

dS=(dE+pdV-ΣμjdVj)/T...(86)

若系統只有一組分:

dS=(dE+pdV-μdV)...(87)

即:S=S(N,E,V)... (88)

故,熵與熱力學概率間存在函數關係:

即:S=f(Ω)...(89)

若系統分兩部分,熵是系統廣延性質或總量指標,其值應是兩部分熵值之和:

S=S₁+S₂... (90)

熱力學概率也服從概率論:

兩獨立事件的【總概率】≡【分概率積】

Ω=Ω₁⋅Ω₂...(91),

f(Ω)=f(Ω₁⋅Ω₂)=f(Ω₁)+f(Ω₂)... (92)

分別對Ω₁和Ω₂求偏導數

f'(Ω₁)=Ω₂f'(Ω₁⋅Ω₂)...(93)

f'(Ω₂)=Ω₁f'(Ω₁⋅Ω₂)...(94)

兩式相除,則得

f'(Ω₁)/f'(Ω₂)=Ω₂/Ω₁...(95)

Ω₂/Ω₁是終態與初態的熱力學概率之比。一個氣體分子熱力學概率與它所佔容器體積成正比,氣體終態與初態熱力學概率之比為:

Ω₁f'(Ω₁)=Ω₂f'(Ω₂)=C...(96)

C是一個普適常數,把式(93)下標抽象化,可寫成通式:

Ωf'(Ω)=C...(97),或

f'(Ω)=C/Ω...(98),兩邊對Ω微分

f'(Ω)dΩ=CΩ⁻¹dΩ...(99),兩邊積分:

S=f(Ω)=ClnΩ+S₀...(100)

玻爾茲曼與普朗克都認為,式(100)中的積分常數S₀=0。那末, C等於什麼呢?

既然C是普適常數,就可通過如下特例來確定:已知物質量為n的理想氣體恆溫,

可逆膨脹熵變:

△S=nRlnV₂/V₁...(101)

由式(24)可得:

△S=ClnΩ₂/Ω₁...(102)

或:△S=C△lnΩ...(103)

普適常數C,等於摩爾氣體常數R與Avogadro 常數之比,

C=R/Na=k,為Boltzmann常數。

k=1.380658×10⁻²³J/K 。

式(97)可最終表為:

S=klnΩ...(104)

此式即Boltzmann熵定理,將宏觀狀態熵與微觀狀態數Ω聯繫,給熵以明確物理意義。

注意到:S=Q/T,klnΩ=Q/T,Ω=e^Q/kT

宏觀態是各種微觀態的遍歷過程。微態數愈多,經歷就愈亂,熵也是系統混亂度。

10 用【場效應理論】解釋微觀狀態數

前述1.4節已經介紹了電子激發電磁波的場效應理論,

現在假定,理想氣體分子的【運動速度】為v=1.7km/s,與此同時,分子邊緣的核外電子的【伴隨速度】也是分子的運動速度。

即:v(e)=v(μ)≈1.7km/s...(105)

則:½μv²=ξ(μ/m₀)hc/λ...(106)

或:λ=ξ·2hc/m₀v²...(107)

此式為氣體分子的電子運動,擠壓真空場所激發的【場效應波長】或電磁輻射波長。

氣體粒子的簡併度gj(μ),其實是氣體粒子所含價電子的簡併度gj(e),即:

gj(μ)=gj(e)...(108)

由於氣體分子的電子總要受到核電荷的庫侖力的約束,故電子可以看成定域子。

參考第1.4節所述,我們不必考慮分子的平動動能(εt)、轉動動能(εr)與自旋勢能(εs),只需考慮電子震盪激發的場效應。

問題是:如何建立【熱力熵】與【狀態數】與【場效應】之間的動力學關係?

熱平衡時,S=Q/T=klnΩ

而,Q=1.5kT=ξ(μ/m₀)hc/λ...(109)

則,S=ξ(μ/m₀)hc/λT...(110)

及:klnΩ=ξ(μ/m₀)hc/λT...(111)

式中,ξ是粒子所含電子激發場效應的無量綱係數,簡稱基於實驗的【激發係數】。μ是氣體分子質量,m₀是電子質量,Ω是氣體的微觀粒子的狀態數。

例10,假設電焊釋放光電子溫度7000K,同時激發紫外波長200nm,求:(1)該等離子體場效應的激發係數ξ,(2)該等離子氣體的熱力熵S,(3)光電子輻射能,(4)光電子的狀態數。

解:(1)將T=7000K,λ=2×10⁻⁷m,代入場效應方程(109):1.5kT=ξhc/λ,有:

ξ=1.5kTλ/hc...(112)

=1.5×1.38×10⁻²³×7000×2×10⁻⁷

÷(6.63×10⁻³⁴×3×10⁸)

即:ξ=14.6

(2) 根據場效應方程(110),有

S=ξ(μ/m₀)hc/λT

=14.6(m₀/m₀)(6.63×10⁻³⁴×3×10⁸)

÷(7000×2×10⁻⁷)

即:S=8.3×10⁻²¹[J/K]

(3) 根據玻爾茲曼熵定律S=klnΩ,有:

lnΩ=S/k

=8.3×10⁻²¹÷(1.38×10⁻²³)=600

即:e^6.4=600,

光電子的狀態數為:Ω=6.4

結語

熱力學的氣態方程,例如p=nkT,是基於實驗的熱力學方程,沒毛病。

以氣體分子之間碰撞的統計分析方法,有一定的侷限性。統計方法論,沒毛病。

問題是:分子之間的碰撞假設,既不符合事實,也與泡利不相容原理不協同。

本文給出,氣體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既不是超距的、也不是碰撞的,而是電子激發電磁波的場效應。

第1.4節關於溫度的場效應定義,第10章的場效應方程,可以簡明扼要的解決大粒子與亞原子的若干具體問題。

(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