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宋铮:中国经济在复苏阶段,企业与个人如何平稳度过

来源:e代理(id:iedaili)分享嘉宾: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 宋铮编辑:小e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香港中文大学宋铮:中国经济在复苏阶段,企业与个人如何平稳度过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发酵,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深受影响,因此带来的经济下滑压力和不确定性,已经触发了发达国家由长达10多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支撑起来的股市的崩盘,往前看,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云课程”第二十期,我们邀请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联合中心主任宋铮先生为我们带来“2020年宏观经济展望与疫情影响解读”主题课程。宋铮先生在分析了疫情影响的同时,对于该如何有效应对冲击也带来了一些建议。首先让我们回顾本次宋铮先生的精彩观点。

首先让我们回顾本次宋铮先生的精彩观点。


本期金句赏析

  • 中国经济已经开始步入复苏阶段,从数据可以判断这次的复苏是缓慢的复苏,而不是反弹性的复苏,但总体是稳健的。


  • 就经济刺激而言,刺激政策最好不要用基建,而且刺激下游比刺激上游妥当很多。刺激下游行业,通过供应链的传播,辐射面扩大,受益的会是整个经济。


  • 次生灾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是资产价格灾害,如果从减免地租入手,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的存活率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宋铮


疫情的直接影响


本次疫情给中国及全球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国家公布一、二月份数据后,大家对数据表现都很吃惊。当年SARS对经济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没那么大。从我们掌握的数据来看,基本可以判断这次的复苏是缓慢的复苏,而不是反弹性的复苏。起初大家会觉得疫情过后会有报复性的反弹,目前来看,没有任何指标显示会有报复性的反弹。从数据上看,现在全国各地的恢复程度基本达到了七八成,恢复速度不快,没有反弹迹象,没有大家之前预判的迅速上涨,跟之前的SARS很不一样。

从我们团队的量化模型来判断,此次疫情过后不光是靠近湖北的地方受损大,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经济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经济是一个高度的整合的系统,湖北的疫情对全国的影响是非常不均匀的。


为什么对广东、浙江的影响会超过靠近湖北的河南、江西?因为广东、浙江更积极地参与到了全国的经济体系中去,从供应链、市场角度来看更全面地与全国其他地区产生融合。以此类推,如果中国与境外的重灾国家有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未来几个月会遭受新一轮经济影响。

至于对线上线下消费结构的影响,此前有人这样形容:线下在劫难逃,线上曙光一片。但是从事实来看,线上线下其实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消费结构来看,消费比例下降最多的是大家本以为会大幅上升的数码产品,实际上升最快的是日用品。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出,美国、欧洲在疫情大爆发的情况下,消费总量、消费结构的情况。


为何全世界政府都如此紧张?


对于此次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全世界政府都非常紧张。事实上,他们紧张的并不是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紧张的是间接影响,或是次生灾害。各国政府积极救市是因为大家担心的是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市场没办法做精准的调节,这样造成的间接影响很大。


此次次生灾害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尚不得知,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与以往危机有何不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冲击次生部门,从金融行业冲击到实体经济。这次不太一样,这次是全方位全覆盖,不可同日而语。


如何应对冲击


在这样大的冲击面前,大家首先需要自己应对起来,不能光靠政府。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等要学会自救。


目前中国的自救力度是世界前列的,除了贷款压力,中国居民的储蓄很多。有些中国企业虽然负债率很高,但是现金流也比西方中小企业高很多。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救助措施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是给大家发支票,这也是比较有效的做法。货币政策是将利率降到0,保证企业不需要面对非常大的还贷压力。但是美国对于中小企业的救助非常薄弱,一方面很难直接发支票,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很难从低利率政策中获得好处,因为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现金流。


尽管中国的债务很多,但是国家救助政策可以思考的空间还很大。比如养老保险费用减免,还可以从房贷入手,暂缓还贷压力。次生灾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是资产价格灾害,如果从减免地租入手,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的存活率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帮助的,这项措施也只能在中国实施。


就经济刺激方面而言,刺激政策最好不要用基建,从纯粹的理论探讨的角度来说,刺激下游比刺激上游妥当很多。此次疫情冲击对下游产业影响较大,比如汽车,上游产业受影响相对较小。如果刺激上游行业,受益的是上游,对下游有负面影响;刺激下游行业,通过供应链的传播,辐射面扩大,受益的会是整个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