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宋錚:中國經濟在復甦階段,企業與個人如何平穩度過

來源:e代理(id:iedaili)分享嘉賓: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教授 宋錚編輯:小e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香港中文大學宋錚:中國經濟在復甦階段,企業與個人如何平穩度過

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發酵,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深受影響,因此帶來的經濟下滑壓力和不確定性,已經觸發了發達國家由長達10多年的寬鬆貨幣政策支撐起來的股市的崩盤,往前看,很有可能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雲課程”第二十期,我們邀請到了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與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聯合中心主任宋錚先生為我們帶來“2020年宏觀經濟展望與疫情影響解讀”主題課程。宋錚先生在分析了疫情影響的同時,對於該如何有效應對沖擊也帶來了一些建議。首先讓我們回顧本次宋錚先生的精彩觀點。

首先讓我們回顧本次宋錚先生的精彩觀點。


本期金句賞析

  • 中國經濟已經開始步入復甦階段,從數據可以判斷這次的復甦是緩慢的復甦,而不是反彈性的復甦,但總體是穩健的。


  • 就經濟刺激而言,刺激政策最好不要用基建,而且刺激下游比刺激上游妥當很多。刺激下游行業,通過供應鏈的傳播,輻射面擴大,受益的會是整個經濟。


  • 次生災害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是資產價格災害,如果從減免地租入手,對於提升中小企業的存活率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幫助。

——宋錚


疫情的直接影響


本次疫情給中國及全球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在國家公佈一、二月份數據後,大家對數據表現都很吃驚。當年SARS對經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沒那麼大。從我們掌握的數據來看,基本可以判斷這次的復甦是緩慢的復甦,而不是反彈性的復甦。起初大家會覺得疫情過後會有報復性的反彈,目前來看,沒有任何指標顯示會有報復性的反彈。從數據上看,現在全國各地的恢復程度基本達到了七八成,恢復速度不快,沒有反彈跡象,沒有大家之前預判的迅速上漲,跟之前的SARS很不一樣。

從我們團隊的量化模型來判斷,此次疫情過後不光是靠近湖北的地方受損大,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的經濟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因為經濟是一個高度的整合的系統,湖北的疫情對全國的影響是非常不均勻的。


為什麼對廣東、浙江的影響會超過靠近湖北的河南、江西?因為廣東、浙江更積極地參與到了全國的經濟體系中去,從供應鏈、市場角度來看更全面地與全國其他地區產生融合。以此類推,如果中國與境外的重災國家有經濟上的緊密聯繫,未來幾個月會遭受新一輪經濟影響。

至於對線上線下消費結構的影響,此前有人這樣形容:線下在劫難逃,線上曙光一片。但是從事實來看,線上線下其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從消費結構來看,消費比例下降最多的是大家本以為會大幅上升的數碼產品,實際上升最快的是日用品。由此我們也可以推斷出,美國、歐洲在疫情大爆發的情況下,消費總量、消費結構的情況。


為何全世界政府都如此緊張?


對於此次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全世界政府都非常緊張。事實上,他們緊張的並不是疫情帶來的直接影響,緊張的是間接影響,或是次生災害。各國政府積極救市是因為大家擔心的是供給和需求的不匹配,市場沒辦法做精準的調節,這樣造成的間接影響很大。


此次次生災害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我們尚不得知,但我們已經可以看出與以往危機有何不同。2008年的金融危機主要是衝擊次生部門,從金融行業衝擊到實體經濟。這次不太一樣,這次是全方位全覆蓋,不可同日而語。


如何應對沖擊


在這樣大的衝擊面前,大家首先需要自己應對起來,不能光靠政府。市場的各個組成部分,金融機構、企業、個人等要學會自救。


目前中國的自救力度是世界前列的,除了貸款壓力,中國居民的儲蓄很多。有些中國企業雖然負債率很高,但是現金流也比西方中小企業高很多。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救助措施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就是給大家發支票,這也是比較有效的做法。貨幣政策是將利率降到0,保證企業不需要面對非常大的還貸壓力。但是美國對於中小企業的救助非常薄弱,一方面很難直接發支票,另一方面這些企業很難從低利率政策中獲得好處,因為他們最大的問題是現金流。


儘管中國的債務很多,但是國家救助政策可以思考的空間還很大。比如養老保險費用減免,還可以從房貸入手,暫緩還貸壓力。次生災害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是資產價格災害,如果從減免地租入手,對於提升中小企業的存活率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幫助的,這項措施也只能在中國實施。


就經濟刺激方面而言,刺激政策最好不要用基建,從純粹的理論探討的角度來說,刺激下游比刺激上游妥當很多。此次疫情衝擊對下游產業影響較大,比如汽車,上游產業受影響相對較小。如果刺激上游行業,受益的是上游,對下游有負面影響;刺激下游行業,通過供應鏈的傳播,輻射面擴大,受益的會是整個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