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成、趙哲:“兩山”理論指導下的我國草原地區可持續發展探索

1. 廣袤草原也是金山銀山

廣闊的草原也是最有價值的自然財富,關乎人類福祉和地球生命安全,也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其中,作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草地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草原是延續4500km的綠色生命線,是人類的寶貴資源,我國草原地區作為世界草地資源研究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基地,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與關注。草原也是草牧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與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促進牧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民族團結與社會穩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近年來,在人類活動強度不斷加大與氣候變化進程不斷加劇的雙重影響下,我國草原地區生態環境面臨極大的威脅與挑戰。草地面積縮減、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劇、植被覆蓋率降低等問題頻繁出現,草地生態功能持續下降,且靠自身修復十分困難,已難以滿足當前國家生態安全建設的戰略需求。

除生態功能外,草地還具有重要的生產功能,對草牧業發展以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草牧業生產經營中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我國豐富的草地資源本應成為畜產品供應的堅實保障。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業生產結構並未進行相應的戰略性調整,生產佈局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出,這不僅嚴重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成為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制約因素。並且,隨著居民膳食結構與消費習慣的改變,相應的對陸地生態系統服務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同上世紀50、60年代相比,當前我國居民的食物消費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口糧在整個食物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大幅度下降,而蔬菜、水果、肉類、植物油、奶製品等食物的消費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對基於草地資源投入的畜產品,也就是肉、奶、蛋等動物性食品的需求。而面對市場上的強勁需求,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佈局並沒有進行相應的轉變,落後的生產方式使得飼草供應嚴重不足且質量較低,難以滿足市場對於優質畜產品的需求,從而導致飼草料與畜產品供應大量依賴進口,且對外依存程度不斷加大,尤其在中美貿易摩擦頻發的背景下,嚴重威脅國家糧食安全。

陳建成、趙哲:“兩山”理論指導下的我國草原地區可持續發展探索

2. 發展草牧業是響應國家戰略需求的必然選擇

為了在保護草地生態安全的同時追求最大化的經濟產。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了加快發展“草牧業”,支持飼草料種植,開展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試點,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在保障草原地區生態安全的同時,兼顧草地的生產功能,以期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實現草原牧區的可持續發展,從而賦予了草牧業全新的內涵。

草牧業可持續發展可以充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糧食安全始終是我黨和政府在治國理政中關注的頭等大事,鑑於農產品市場上對於畜產品的強勁需求,當前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主要體現為畜產品供給安全,其根源就是缺乏優質且充足的飼草供給以滿足畜產品的生產需求,以至於近年來,我國飼料糧大量依賴進口,對外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嚴重威脅糧食安全。草牧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在水熱適宜的地區開展高效高產的人工草地建設,為畜牧業生產提供充足且優質的飼草,並且,相比較於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的粗蛋白與蛋白質含量更高,優質的飼草供給對於提升畜產品質量,保障食品安全均具有重要意義。

草牧業可持續發展可以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央工作的重點之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義,就是圍繞居民需求進行食品生產。隨著居民膳食結構的改變,人們對肉蛋奶等動物性食品需求大幅增長,但生產供給無論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均與消費需求存在著較大差距。草牧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可以有效推動草畜配套和產業化,實現產好肉、產好奶,增強產品競爭力,從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綠色、優質、安全畜產品的需求,是推動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於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徑。

草牧業可持續發展可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草地作為我國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既是我國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也是生態敏感和脆弱區,尤其在全球氣候變化進程加劇以及草原生態惡化趨勢難以遏制的背景下。草牧業實現持續發展,可以有效緩解天然草地的放牧壓力,加快天然草地恢復,從而更好的發揮天然草地固土、涵養水源和防風固沙等生態功能潛力,還可以改善土壤條件,提高水肥等資源利用效率。據測算:草地比農田的水土流失量低40-100倍,種草的坡地比種糧的坡地地面徑流量可減少37%,沖刷量減少67%,生長兩年的飼草地,攔蓄地表徑流的能力可達到43%。豆科飼草每年可固氮5-10公斤/畝,大量根系和有機質留在土壤中,既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又可以減少化肥使用量 。

草牧業可持續發展可以實現農牧民致富增收。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草牧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可以有效的拓寬生產發展空間,通過種草帶動養畜,養畜帶動加工、倉儲、物流以及旅遊等產業融合,多環節為農牧民提供就業增收的機會。在農業部組織的“糧改飼”試點地區,全株青貯玉米平均畝產3.5噸,每噸的收購均價410元錢,一畝地收入是1435元,比種植籽實玉米增收335元;在國家建立的呼倫貝爾草牧業示範區,種植苜蓿和燕麥的淨收入平均達到344元,比當地種植玉米和小麥的淨收入增加了1倍。此外,草牧產業快速發展對於拓寬農牧民增收途徑,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加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實現區域經濟健康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 當前草牧業發展中的難點與問題

糧食生產結構與消費結構不匹配。面對市場上消費結構的變動,農業生產結構並未進行相應的調整,“以糧為綱”的思想導致農業生產仍然片面追求糧食產量增長。並且由於國產糧食與市場實際需求不匹配,遠不如進口糧受到歡迎,導致國產糧庫存超負荷,2015年秋糧收購結束後,我國三大主糧庫存均處於歷史高位,在農產品市場上,過度的糧食性食品供給與較高的動物性食品需求間存在矛盾。與此同時,2015年我國進口糧已超過1億噸。在國產糧高庫存、進口糧不斷增長的衝擊下,造成我國糧食收購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種糧收入減少。此外,由於我國農業生產方式落後,糧食增產只能依賴於粗放的資源投入,包括水資源的大量消耗,化肥和農藥的大量使用,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農業生產需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飼料糧與畜產品對外依存度增高,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居民膳食結構的改變導致市場對畜產品以及飼料糧的需求不斷增加,且由於傳統農業結構與居民膳食結構之間不平衡,導致我國畜牧業在大農業中所佔的比重較低,且生產方式落後,導致生產供給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均與消費需求存在著較大差距,鑑於國內市場已無法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加之國際市場的開放,近十年我國進口牛羊肉、液態奶和奶粉的數量幾乎逐年攀升,居高不下,糧食自給率下跌嚴重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實現草牧業可持續發展,要求推動草畜配套和產業化,實現產好肉、產好奶,增強競爭力,更好地滿足人們過對綠色、優質、安全畜產品的需求。

天然草地供給能力不足,人工草地規模較小。上述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是草原不能提供充足的飼草供應。而草原地區經歷了逾40年的超載過牧導致草地持續退化,雖然出臺了系列生態保護政策,但是從前文分析可知,該地區生態環境依然十分脆弱,具體表現為“三低一失調(即生產力低、覆蓋度低、優質牧草比例低,生態功能和生產功能失調)”,且當前市場上的草產品大部分來自天然草場。人工草地規模較小(我國人工草地的建設面積僅為 5%,遠低於發達國家的 40%-60%),從而導致草產量年際變化大,產量低且不穩定,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草牧業科技薄弱,草畜產品質量難以保證。我國在種草、制草和養畜方面的科研積累較為薄弱,尤其是缺乏草牧業核心產業的系統研究。具體體現在:缺乏優良草-畜品種,現代育種技術很少應用到草牧業領域,缺乏集約化、規模化的草畜良種繁育基地;草產品種類單一,加工設備及技術落後,收穫貯藏損失大全球生產的草產品包括適當比例的乾草、青貯飼料、草塊與草顆粒、草粉、秸稈和葉蛋白等6大類, 而我國77%以上為草捆;發達國家牧草收穫田間損失在5%以下,貯藏損失為3-5%,而我國牧草收穫田間損失率高達20%以上,貯藏損失量高達10-15%,科技上的短板直接制約著草畜產品產量與質量的提升。

缺乏產業鏈總體設計,草牧業尚未形成完善的產業體系。草牧業是一個系統概念,草和畜必須協同發展。無論是開展糧改飼還是草牧業試點,飼草的出口及畜牧業的發展都是關鍵。當前農民分散經營,由於缺乏科技指導,種植多采用高水高肥高農藥,不僅增加了成本,且資源利用效率低,造成農業環境汙染嚴重。發展草牧業,要實現種養加一體化,並與下游市場鏈接,才能實現經濟效益。單獨的通過國家補貼擴大種草面積或增加養畜頭數,沒有企業承接進行產品加工和銷售,是不可持續的

4. 進一步推動草牧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劃定草地資源與生態保護紅線,恢復草地生態功能。劃定並實施草地資源與生態保護紅線也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的戰略舉措,是秉承“生態優先”的價值觀與倫理觀,兼顧草牧業發展、牧民增收與生態保護的共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草原紅線劃定過程當中,應以農業部劃定的基本草原為基礎,紅線保護的範圍應為目前用於放牧、割草和生態保護的天然草原;紅線內為嚴格的保護區,不應移作草牧業外的其他用途;紅線內也可根據區域自然與社會經濟特徵進一步劃定二級乃至三級紅線地區(如植被覆蓋小於5%以下絕對禁牧等),從而緩解天然草地的生態壓力,恢復其生態功能。

轉變草牧業生產方式,改變草地放牧依賴。樹立工業化思維、產業化理念,發展舍飼、半舍飼飼養模式(牲畜冷季完全“舍飼圈養”),推動草牧業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加強人工飼草料基地建設,促進農牧聯營,實現農牧耦合,減輕天然草地放牧壓力,加強草牧業全產業鏈生態化運作,推進草畜配套和產業化,增強農畜產品競爭力,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同時,提升飼草的供給能力與利用效率,推動良種與良法配套,在新一輪草原保獎、奶業振興、糧改飼地區鼓勵牧民與新型經營主體參與優質飼草種植與生產;此外,推動良種繁育與推廣,減輕對進口品種的依賴,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優化草牧業經營模式,實現草地生態置換。科學謀劃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的時空配置及經營管理,以高效的人工草地置換退化嚴重的天然草地;實現草地規模經營,鼓勵向牧業專業合作社、家庭牧場和牧業企業流轉,發揮牧區自然資源、人力與社會資本的整合優勢,提高牧民應對風險(極端氣候、市場、疾病等)能力;採取飼草料基地承包經營模式,探索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草業,大力發展“企業+種植大戶”、“企業+合作社”、“企業+自有種植基地”等多種種養結合模式;提高牧民種養收益,實現草食畜牧業節本增效以及種養“雙贏”;明確草地產業制度,實施產權、承包權與經營權“三圈分離”,促進經營權流轉與和草牧業適度規模經營,同時引入市場價格機制,將草地的使用權折成股份,通過降低長期內可預期的收益不確定性,進而促使牧民增加長期投資,提高牧民生產積極性,避免短期掠奪性生產;完善“人居-草地-家畜”放牧系統單元,實施劃區輪牧、放牧與舍飼相結合,探討牧區與農區草牧業耦合發展模式,實現粗放型發展向現代化的轉型,消除傳統牧區與農區的結構性鴻溝。

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大力推廣“糧改飼”試點工程,優化糧經飼三元配置結構,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調整種植結構,優化飼草佈局,實現飼草就近轉化;按照“以養定種、草畜配套”的原則,擴大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牧草生產,擴大飼草來源;同時調整玉米產量,構建“為養而種,為牧而農,過腹轉化,農牧循環”的新型種養結構;並推動草畜產品供給體系升級重構,實現產好肉、產好奶,提高有機、綠色、安全、特色畜產品供給,擴大效益好、銷路好的畜產品生產規模,更好地滿足人們過對綠色、優質、安全畜產品的需求;此外,在保障草地生態安全的同時,通過種草、制草、養畜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草牧產品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加快構建現代草牧業生產經營體系,帶動農牧民增收,激發區域經濟增長活力,實現“環境友好、產出高效、資源節約、產品安全”的草牧業可持續發展。

構建草牧業產業體系,推動草原地區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對於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用好供求的“槓桿”與價格的“指揮棒”,激發產業的內生動力,為多種經營主體打造適宜的發展環境,構建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強化產業發展的統籌規劃與頂層設計,推動一、二、 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培育多元化的產業融合主體,優化企業與牧民的組織合作模式,同時發展新型業態,鼓勵電商等新型業態與草牧業實體流通進行有機結合,打造新型經營體系;加強金融保險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市場運行中的引導作用,並通過信貸擔保與貼息等方式爭取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引進社會資本,為草牧業發展提供支持,同時,構建多元化的投資與融資機制,完善牧民小額信貸與聯保等制度,提高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通過實現草牧業全產業鏈的發展,帶動上、中、下游的企業發展與牧民增收,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草原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陳建成 :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趙哲: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博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