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馳援“兩山”建設,背後津門建設者的故事

“中建三局承建應急工程,需要護目鏡、防護服、醫用手套、醫用口罩等應急物品。”1月23日,朋友圈內被一則求助信息瘋狂刷屏,後來大家才得知武漢市決定在蔡甸建設武漢“小湯山”——武漢火神山醫院,

多方籌備應急物資,支援火神山建設

根據內部分工,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主要負責項目總承包管理和2號住院樓建設。1月22日,總承包公司內部已經在發動職工籌備應急物資。當收到籌集物資的消息,總承包公司華北分公司立即展開行動,緊急聯繫資源,僅四個小時,分公司籌集並往武漢寄送10000個醫用口罩,100個紅外測溫儀。分公司辦公室副主任楊豔講道:“當時就是擔心到不了武漢,臘月二十八半夜,終於找到一家航空快遞第一時間將物資運往武漢。”

當急需應急物資的徵集信息發佈以後,分公司職工都行動了起來,有的向朋友四處打聽應急資源渠道,有的緊急驅車採買口罩,防護服、測溫儀等用品。為了保障送往一線的防護用品質量過關,除夕當天,中儲項目副書記劉振浩等還實地到賣家去察看口罩質量。經過三天時間籌集,累計4325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16550個N95、KN90口罩,30000副醫用手套及防護服、護目鏡、紅外測溫儀資源寄往火神山醫院建設一線。

除了這些在幕後默默奉獻的後臺人員外,華北分公司還有多名員工逆行回漢,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

陳龍:火神山項目上的“守關人”

剛剛入職中建三局的陳龍,在看到支援火神山建設的通知後,他一面打電話報名,一面準備奔赴一線。“國家和企業需要咱,咱必須去!”安頓好父母妻兒,他毅然走向抗疫前線。

火神山交付前期,軍方正式進駐,1號樓投入使用迫在眉睫。陳龍被抽調到1號樓負責室內質量驗收。作為傳染病專科醫院,項目對空間密閉性要求極高,在軍方和院方的指導下,陳龍與同事們對每一間病房、每一處衛生間進行地毯式排查。

連續奮戰終於獲得回報,火神山醫院正式投入使用。來不及休息,一通電話,陳龍又踏上了援建兄弟單位雷神山的征程。他說“這是與生命賽跑,不容咱們有片刻懈怠!”

舒敏:咱就是想盡點自己的義務

“國家有難,企業有需要我就去,咱就是想盡點自己的義務。”聽聞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管理人員不足,急需支援,春節期間還在老家咸寧的舒敏主動請戰,自己開車三個多小時星夜馳援火神山項目。

此時他的兒子剛剛9個月大,聽到他報名以後,舒敏的妻子雖然不捨得丈夫,但還是支持他去參加火神山醫院建設,出門前再三叮囑他要做好個人防護。

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舒敏也踏上了返津的歸途。回到天津後,他按照社區要求進行單獨隔離。隔離期間,他每天都在關注著醫院建設和全國疫情的動態。

(呂興龍、金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