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胰岛素,注射手法各不同,掌握这几个方法,降糖效果更好!

近年来糖尿病大军渐增多,而糖尿病是一个需要终身管理的慢性疾病,要管理好血糖,就少不了胰岛素的帮忙。然而,在胰岛素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同时,如何安全用药及安全储存等细节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治疗效果不如人意。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与这个“亲密伙伴”相处,更好地控制好血糖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小燕。

各类胰岛素,注射手法各不同,掌握这几个方法,降糖效果更好!


四类胰岛素,使用各不同

陈小燕介绍,胰岛素是一种生理性激素,糖尿病患者之所以需要胰岛素,是因为体内缺乏,通过补充胰岛素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目前根据胰岛素作用持续时间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为长效、中效、短效,还有预混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又称为基础胰岛素,注射后能在24小时内持续释放药量,因此能控制一整天的血糖,其没有药物浓度的峰值,因此不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风险。

中效:中效胰岛素能控制半天左右的血糖,要饭前一个小时打,胰岛素有高峰,起效不够快。如果用来控制空腹血糖,要睡前打,一天基本打两次才能控制全天血糖。

短效:短效胰岛素又称为餐时胰岛素,打一次只能降一餐的血糖。打短效胰岛素不能马上吃东西,因为短效胰岛素有峰值,因此,短效胰岛素要在餐前半小时注射。

预混:中短效混合的胰岛素,打一次既管半天的血糖又管理一餐的血糖。

有些糖友会疑惑,胰岛素的种类多,到底哪种适合自己呢?对此,陈小燕表示,糖友选用胰岛素,要根据体内胰岛功能的情况来决定。“如果是胰岛素功能开始不好了,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时候,建议使用长效胰岛素,每天只打一次,不影响白天外出及工作。但是到了后期的糖尿病,胰岛功能变得更差时,可能需要配合短效胰岛素来控制餐后血糖,这样就需要每天打更多的次数了。”

使用胰岛素,必须掌握三要点

胰岛素是糖友的“亲密伙伴”,但很多糖友仍对胰岛素的使用不熟悉,一些错误的注射方法等使得其降糖效果大打折扣。陈小燕表示,糖友要使用好胰岛素这一降糖利器,以下几点必须要懂。

注射部位要轮换。

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有讲究,建议打在肚皮处,因为肚皮皮下脂肪多,不易打到肌肉,不会疼痛,而且吸收稳定。方法:用拳头放在肚脐上面,拳头以内的部分不注射,拳头以外的肚脐周围均可注射,注射之前要用酒精消毒注射的部位,垂直轻轻打进去,打完后慢数10秒左右再拔针头,注射后不要按压注射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月内不要重复打同一个位置,可以以拳头为中心,由内向外画圈注射,每次注射的部位要至少距离上一个位置1个手指的距离,针头不能重复使用。其次,不要在有皮疹、发炎、硬结、有血管的地方打。此外,如果是冷的胰岛素注射进去,皮肤容易出颗粒,因此,胰岛素从冰箱拿出来后要让它恢复到接近常温。


各类胰岛素,注射手法各不同,掌握这几个方法,降糖效果更好!


餐前餐后血糖差值决定注射量。

打胰岛素,除了一些注射注意事项外,胰岛素的用量也是十分讲究的。陈小燕表示,如果打短效胰岛素的患者,餐后与餐前的血糖差值超过4,说明胰岛素的量不够,简单的方法是增加一个单位,再测量餐后的血糖。如果打长效胰岛素,要看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多数超过7,提示可能要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此外,陈小燕提醒,打胰岛素不等于不吃降糖药,对于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一般是打胰岛素和吃降糖药双管齐下,才能帮助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控制好总体血糖。

储存要注意温度。

有些糖友会发现,打了胰岛素,但血糖仍“失控”,这时候要注意是否存在胰岛素储存不当。胰岛素的储存应根据季节不同而有所调整,冬季和夏季储存条件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没有使用过的胰岛素要放在4~8度的冷冻室储存,如果开封后的胰岛素,可以在30度以下储存。在冬季,气温在30度以下,因此开封后的胰岛素就不需要放冰箱了,只需要放在阴暗干爽处即可;如果在夏季,室内外气温高达30度以上,胰岛素开封后也需要放冰箱储存。



通讯员/韩文青

图/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