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赵煦: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宋哲宗赵煦


宋哲宗赵煦(1077年-1100年),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日-1100年),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朱氏。

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1085年,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年仅九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宋哲宗赵煦

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

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

1100年,赵煦病逝,年仅二十四岁,在位十五年。庙号哲宗。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司马光


赵煦为宋神宗赵顼的第六子,其母为宫嫔朱氏。

1082年,赵佣转任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进封延安郡王。

1085年二月,神宗病情日趋恶化,不能处理朝政。

赵佣才九岁,而神宗的两个同母弟弟赵颢、赵頵却年富力强,论声望、地位和出身,两人中的任何一个都有资格为帝。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蔡确和邢恕见阴谋难以得逞,便决定拥立赵佣,以夺策立之功,并趁机除掉与蔡确有矛盾的宰相王珪。

蔡确在与王珪同去探望神宗时,问王珪对立储之事有何看法。同时,在暗中派开封知府蔡京率杀手埋伏在暗处,只要王珪稍有异议,就将他杀死。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王珪见蔡确相问,王珪便慢吞吞地回答:“皇上有子。”言下之意是要立赵佣。蔡确无法,便只好四处张扬,说他自己有策立大功,却反诬高太后和王珪有废立赵佣之意,此事在后来给他招来大祸。

高太后见两位亲王居心叵测,为防万一,便命人关闭宫门,禁止二王出入神宗寝宫。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加快了立赵佣为储的步伐,还暗中敕令宦官梁惟简,让他的妻子秘密赶制了一件十岁孩童穿的皇袍,以备不时之需。

高太后当众夸赞皇子赵佣性格稳重,聪明伶俐,自神宗病后便一直手抄佛经,为神宗祈福,颇是孝顺,称其已能背诵七卷《论语》,字也写得很漂亮,她还将赵佣所抄佛经传给大臣们看。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大臣们齐声称贺,高太后立即命人抱出赵佣,宣读神宗诏书,立赵佣为皇太子,改名赵煦,皇储之争至此才告终。

赵煦即位时,高太后一再表示她性本好静,垂帘听政是出于无奈,却丝毫不放松手中的权力。在高太后垂帘时期,军国大事都由她与几位大臣处理,年少的赵煦对朝政几乎没有发言权。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大臣们也以为赵煦年幼,凡事都取决于高太后。朝堂上,赵煦的御座与高太后座位相对,大臣们向来是向太后奏事,背朝赵煦,也不转身向赵煦禀报。

以致赵煦亲政后在谈及垂帘时说,他只能看朝中官员的臀部和背部。

到了赵煦十七岁时,高太后本应该还政,却仍然积极地听政。众大臣依然有事先奏太后,有宣谕必听太后之言,也不劝太后撤帘。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高太后和大臣们的这种态度惹恼了赵煦,赵煦心中很是怨恨他们,这也是他亲政后大力贬斥元祐大臣的一个原因。

高太后任吕公著、范纯仁、苏轼和范祖禹等人担任赵煦的侍读大臣,想通过教育使赵煦成为一个恪守祖宗法度、通晓经义的皇帝,尤其是让赵煦仰慕宋仁宗,而不是锐意进取的神宗,因为仁宗创下了为士大夫津津乐道的清平盛世。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高太后在生活上对赵煦的管教也很严格。为避免赵煦耽于女色,高太后派了二十个年长的宫嫔照顾他的起居,又常令赵煦晚上在自己榻前阁楼中就寝,相当于限制了他自由活动的空间。

高太后的这些做法虽然目的是为了照顾和保护赵煦,使得赵煦感到窒息,无形中增强了他的逆反心理。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更让赵煦难以接受的是,高太后对待其生母朱氏也过于严苛。朱氏出身寒微,幼时遭遇极坎坷,朱氏温柔恭顺,对高太后和神宗向皇后一向都毕恭毕敬。

赵煦即位后,向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朱氏却只被尊为太妃,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高太后想压制朱氏,1088年秋,才允许朱氏的舆盖、仪卫、服冠可与皇后相同。赵煦亲政后,立即下令母亲的待遇完全与皇太后向氏相同。通过赵煦生母的待遇问题,可以看出其间复杂的政治斗争背景。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高太后和元祐大臣们所做的一切,对于赵煦来说,负面影响非常大。少年老成的赵煦面对不将自己放在眼中的高太后和元祐大臣,也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表示反抗。每次大臣向赵煦和高太后奏报时,赵煦都沉默不语。

赵煦常使用一个旧桌子,高太后令人换掉,但赵煦又派人搬了回来。高太后问为何,赵煦答:“是父皇(神宗)用过的。”高太后心中大惊,知道他将来必会对自己的措施不满。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高太后由此愈加担心,当然更不敢放下权力。

赵煦在位时期,由于变法与反变法矛盾的延续以及赵煦与高太后的冲突,使得当时支持变法的大臣(新党)与反对变法的大臣(旧党)都卷入激烈的党争。

在高太后垂帘的八年中,旧党不仅控制了整个朝廷,对新党的打击和倾轧也始终如一,从未放松过。

旧党刘挚、王岩叟、朱光庭等人甚至竭力搜寻新党章惇、蔡确的传闻轶事,任意加以穿凿附会,对其进行诋毁,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车盖亭诗案。新党蔡确被贬出朝廷,并遭吴处厚报复而被贬到新州。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车盖亭诗案是北宋开国以来朋党之争中以文字打击政敌面最广、力度也最大的一起文字狱,旧党利用高太后对蔡确等人的不满,捕风捉影,对整个新党集团进行一次次斩草除根式的清算。

在蔡确被贬新州时,旧党将司马光、范纯仁和韩维誉为“三贤”,而将蔡确、章惇和韩缜斥为“三奸”。他们将王安石和蔡确亲党名单张榜公布,以示警告,同时对元祐元年被司马光斥逐的新党人员章惇、韩缜、李清臣和张商英等人再加以重贬,又铲除在朝的新党,如李德刍、吴安诗和蒲宗孟等人,都被降官贬斥。司马光的同僚及追随者们在高太后的支持下,欲给新党以毁灭性的打击,来巩固自己的势力。

随着高太后的衰老和赵煦的成长,不仅旧党成员,连高太后也感到山雨欲来、新党复起的政治气氛。

1093年八月,高太后垂危时,她告诫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老身殁后,必多有调戏官家者,宜勿听之,公等宜早求退,令官家别用一番人。”实际上是已经预感到赵煦准备起用一批新人,要他们提前准备,尽早退出朝廷,以保全身家性命。

赵煦亲政后,凡是高太后垂帘时弹劾新党和罢免新法的官员几乎无一人幸免于报复。

赵煦亲政。赵煦亲政后,表明绍述,大力打击元祐大臣,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甚至在章惇等人挑拨下,直指高太后“老奸擅国” ,欲追废其太后称号及待遇。

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惇、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1100年,赵煦病逝于开封府,年仅二十四岁,在位十五年。庙号哲宗。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赵煦亲政后,召回神宗变法时的重要人物章惇。而新党对旧党的报复性打击与赵煦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赵煦不满司马光的“以母改子”,不满元祐旧臣早年对他的冷落,更不满高太后对他的种种压抑,对旧党的仇恨心理不亚于元祐时被打击的新党。

仅元符元年重新惩处的元祐旧党就达八百三十家之多。

这种做法,逞快一时而贻害无穷,经济上绍述虽以恢复新法为号召,实质上只是恢复元丰年间实施的条例,熙宁新法注重发展生产的内容被阉割了,而在抑制兼并势力等方面,比起元丰来更大为倒退,社会改革的进步性质丧失殆尽。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南宋绍兴年间,太常少卿方庭硕奉命出使金朝,途中拜谒北宋诸帝的陵寝。而宋帝诸陵都遭破坏。赵煦所在的永泰陵受害尤为严重,尸骨竟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方庭硕也只能脱下自己的衣服把尸骨包裹起来。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在宰相曾布的日记《曾公遗录》中,赵煦并非因伤风感冒而死,而是死于性生理疾病。赵煦的病情症状为“精液不禁,又多滑泄”,是致命的。其病因则是极度性放纵。赵煦宫中美女如云,宰相吕大防的夫人亲眼看见:赵煦“前后宫侍女固多,皆天下奇色。惟四人一样妆梳,衣服之类无少异。”“其服饰珠翠之盛,信天下所未睹。”



苏先生读史 |宋哲宗赵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