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

今古言堂


明朝海禁政策就是只允许官方的贸易而不允许民间的私人贸易。


明朝海禁的主要趋势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开始实行海禁政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多次宣布政策来抑制海上贸易的发展和海禁。比如在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1371年,片板不得入海。1374年撤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个地方的市舶司。到明成祖朱棣因为倭寇叛乱情况好转,海禁政策开始宽松,朱高炽到朱孝樘时期又加强。到嘉靖年间高度严格,直到明穆宗时期隆庆开关以后,部分地区的私人贸易被允许,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明朝实行海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沿海地区受到倭寇侵扰。

朱元璋清除元末的起义军,张士诚、方国珍等余党逃到了海岛,不向明朝投降,反而和倭寇一起骚扰明朝的沿海地区。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沿海地区一直有倭寇侵扰,而北方又有北元的威胁,所以只能采取严格的海禁政策以便更好的处理北元的问题。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在位31年里,几乎每年都有倭寇侵扰。后来嘉靖年间的倭寇卷土重来,而且比明太祖年间更为严重,嘉靖皇帝只能发布更严的海禁令,并派将领处理沿海的倭寇。到1566年,基本处理完成。


其次是朝贡贸易的负担

明朝作为东方的宗主国,周边的很多国家都会向他进贡。明朝采取“薄来厚往”的原则,赏赐的东西比这些国家进贡的多得多。时间长了,即使是明朝的实力雄厚也吃不消了。后来明政府就开始限制进贡的人数和船只,但是各国看到有利可图都不乐意遵守规定,明朝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从而损失了很多的经济。明成祖朱棣时派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郑和每到一个国家都会无条件赠送中国的财富和物品给他们。又以高价收购这些国家的商品。几次下西洋花费了无数的银两。明朝政府承受不了这么高的负担。所以,海禁政策也是考虑了经济因素的层面。


总结

明朝初期的海禁政策一开始是由于外部环境导致倭寇的侵扰,这是有利于明朝稳定的发展。但纵观整个明朝开放私人贸易的时间特别少,导致了民间的民众进行了不正当贸易,从而和外族倭寇一起侵扰明朝。也让明朝失去了工商业发展的机会。


舟舟说历史


明朝的海禁实施过两次,第一次是开国之后朱元璋开始的,第二次是万历后期开始的。当然,两次海禁的背景是有区别的。


朱元璋实施海禁是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朱元璋沉醉于古代礼仪之邦的万国来朝,明太祖认为自己是复兴了华夏,这是千古大功。继而要昭告世界,恢复汉唐时期的朝贡制度。朝贡可以理解成官方的礼仪贸易,商品之间的价值并不对等,一切基于朝贡国对宗主国的尊重和宗主国对朝贡国的保护。禁止民间海贸,就可以有效的维系这一制度。另一方面,因为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战事不断,流离失所的百姓和失去土地的武士组团来中国抢劫,这就是倭寇。海禁可以避免奸民与倭寇勾结,影响社会治安。当然还有一个私人原因就是,朱元璋痛恨大商人,在明军攻入泉州时,朱元璋下令屠杀各大商帮,理由是由于这些商人哄抬粮价,使得元政府赈灾的粮都被交易了,根本到不了灾民手里,于是他的大哥和父母都饿死病死了。


第二次海禁是万历后期,此前因为沿海倭寇猖獗,海禁屡禁不止,嘉靖朝的官员已有认识,于是隆庆元年,大明开放福建月港作为民间自由贸易的驻港,海域危机得到缓解,还给大明带来了不小的税收。但是万历后期,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殖民活动频繁,严重威胁这大明东南海域的安全。同时,因为日本和美洲白银的大量涌入,大明政府中了白银的毒。白银成为了主要货币,税收交的也是白银,但是在内地,白银数量少,百姓为了交税往往要花费更多的钱。如果地区歉收,百姓为了交税,会把粮食运往白银充足的东南地区贩卖,这意味着百姓自留的口粮也会流入白银区,最终被闭上绝境。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万历皇帝下令封锁月港,禁止百姓出海贸易,外商想做买卖也只能通过广州的十三行(没错,十三行起自明朝)。


至于澳门问题,其实明朝和清中期以前,澳门都是被中国政府严格管控的,不但有行政长官,还有军队驻守。澳门变成殖民地是1901年的时候,葡萄牙借着英国人的余威逼迫清政府就范,将澳门租借给葡萄牙。


火器工坊


海禁不是闭关锁国,海禁禁的是自由贸易,现在所谓自由贸易似乎是政治正确,然而我国有1.8公里的海岸线,在古典农业时代根本没有足够的技术条件进行管理,所以当时所谓的自由贸易其实大部分是偷税漏税甚至走私!这样的贸易难道不应该禁吗?

从宋末和明初的两次造船技术大发展来看,海盗横行海上已经成为事实,日本平户藩海盗集团和走私商人相互勾结,海贸利润太高俨然已经成为了具有一定武装割据能力的跨国财团,这已经不是之前年代的海上盗匪那么简单了!想想以后西班牙帝国被英格兰海盗抢的有多难受你就明白了!

海禁禁的是民间私人贸易,但是并没禁绝官方贸易,郑和下西洋就是官方垄断贸易的典型,官方既然收不了税那就直接垄断好了,到了中后期国力下降组织能力下降 木材缺乏才逐渐放弃下西洋,然而还有调节东亚格局的朝贡贸易,不要小看朝贡贸易 琉球以此立国!

海禁禁的是贸易,但是并不禁止民间和外国人交流,尤其是西洋人, 明末有大量的中西文化和技术交流都是在民间进行取得成果后再官方接触的!说白了海禁不是闭关锁国 不禁对外交流!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57


明代的海禁主要开始于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征讨天下的过程中,曾经剿灭过一路名叫方国珍的的地方势力。

方国珍主要盘踞在浙东以及福建一带,方国珍被朱元璋战败投降后,他的残部有的盘居于海上为盗匪,开始骚扰地方上的百姓。于是朱元璋下令“片板不得下海” ,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开始了明朝海禁的大幕。而朱元璋实行海禁的原因还不止于此处:

第一,打击商人力量。

在《大明律》当中详细记载了国家海禁的要求:“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

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一方面是要杜绝盗匪作乱,另一方面是要打击商业的发展。这符合洪武时期贬抑商人的一贯风格,国家将商人视为贱民,限制其衣食住行和子孙仕宦。海上贸易从南宋以来就是重大商业贸易来源,江浙闽赣多地的大商人因之致富。朱元璋要打击商人的利益自然要遏制它们的财源。

第二,倭寇的猖獗和大明对于日本的敌对也是海禁的主要原因。

自蒙古征倭大败而回后,日本浪人就开始逐渐骚扰中国沿海地域。朱元璋上台后,日本国官方与胡惟庸私下勾结,胡惟庸死后,朱元璋迁怒于日本发下照会:“日本国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命信国公汤和经略沿海,设备防倭。”从这封诏书之后,国家官方开始经略沿海,由信国公汤和负责修筑防御设备以打击倭寇势力,自然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关闭海岸,禁止海上私人贸易的往来。

第三,禁止走私势力。

使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外流。永乐时期,开始了郑和下西洋打开了关闭依旧的海禁政策,但是仍然只是允许朝贡贸易,私人的对外贸易仍然受到限制。永乐后(洪熙—弘治)海禁政策再次得到恢复,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度强化。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走私势力非常强大。嘉靖年间,最大的武装走私集团头目王直,成为众多走私集团的公认首领,“三十六岛之夷,皆听指挥”,拥众数十万,先称“靖海王”,后称“徽王”,甚至“南面称孤”。如此挑衅中央权威和政府的力量,国家自然要加强海禁以防止动乱的发生。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看不见的角落


明朝,君主大权在握,予智予雄,外界的压力被降至最低。这自然是朱元璋的得意手笔,他要打造一个密不透风的专制国家,海洋象征着开放,与专制八字不合,所以必然被禁止。这就是海禁的由来。

所谓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只是“禁止沿海居民私自出海”,禁止自由贸易,国家则把贸易权垄断到自己手里。由此来说明朝的朝贡政策。朝贡,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外国前来朝拜,同时进行贸易,当然,政治上你认我为大哥,经济上我则让利于你,这叫“厚往薄来”,乃是朱元璋一手制定的朝贡原则。朱元璋时代的朝贡国,包括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就是越南北部)、真腊(就是柬埔寨)、暹罗(就是泰国)、占城(就是越南南部)等十五个国家,大体覆盖了东南亚。

等到永乐朝,也就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执政的时期,出现了俗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从1405年开始,此后三十年间,郑和共七次远征南海、印度洋,史书上记载郑和到访过的国家,“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朱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历来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一种,即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关于这一点,姑且抛开不谈,单说它与朝贡政策的关系。上田信写这一节,标题叫“浮在海上的帝国”,他断定朱棣令郑和远征的目的,“在于把以明朝为顶峰的朝贡体制扩展到海域世界”。就结果而论,目的达到了,在明朝陆海军的威逼与利诱之下,南洋大小政权纷纷前来朝贡,据统计,朝贡国家和部族一度高达65个。


历史没有真相365


理解海禁政策,要从另一个政策说起,那就叫朝贡体制。朝贡体制是组成古代传统天下观的一个很重要的体制,目的是为了在政治和经济上征服周边国家,强调在国际关系上维持儒家所谓的一种“礼”的秩序,不在乎经济回报,明政府回赐给藩国的礼物往往是贡品价格的几倍到几十倍。

在朝贡礼节完成后,为了维持这个体系,明朝在两京地区建立了会同馆,在宁波、泉州和广州建立了市舶司和宾馆招待外国使节,宁波宾馆叫安远,泉州叫来远,广州叫怀元。宁波有个很著名的事件叫“争贡之役”,这个事件成为海禁政策的转折点。

在历史上,这个事件就是由于日本两派政治势力争相向明朝进贡而引发的江南地区里那一百年里唯一的一起暴力烧杀掠夺事件。明政府对此勃然大怒,在当时封闭了与海外交流的仅剩的几个渠道。



朝贡体制是国家层面的国际交往,而海禁问题涉及的则是民间的国际交往。明朝政府对海禁问题前期比较摇摆,时禁时松,后期逐渐加紧,但民间私下贸易屡禁不止。海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内平衡稳定,前期在保护海防奠定江南地区数十年的发展时期起过一定作用。 明朝的朝贡贸易是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换来政治报酬,但后期随着军兵制、军屯制和里甲制度的瓦解,中央政府的财政税收都出现大问题,国家财力无以为继,维持朝贡体系已经成为负担,而对严防控制国民出海的海禁政策的执行力度也越来越小。江南地区的经济繁荣,国内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国内商品的出口需求都在上升,所以海禁拦不住江南富裕商人主导的投资出口型的手工业,而贫困阶级(包括从外省来的流民)则成为廉价的雇佣工人。江南地区的很多大家族,一方面投资家庭教育,通过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官员,另一方面投资制造业,利用代理人违反海禁政策,私下开展海外贸易。

所以前期的海禁政策,是为了保护海防,但明朝后期民间出海经商活动频繁,海禁名存实亡。


芈十四


明太祖朱元璋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有着长期友好的历史。元末明初,日本正处于南北朝对峙局面,日本的封建诸侯为了掠夺财富,长期处于战争,大量的武士阶层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武装掠夺,“驱掠少壮,发掘冢墓。束婴孩竿上,沃以沸汤,视其啼哭,拍手笑乐。”,“积骸如陵,流血成川。”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严重破坏了中国东南海疆的安定。中国人民和政府也积极投入了抗倭斗争之中。

朱棣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防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政策,“片板不得下海”,后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 。早期海禁的对象是商业,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但只是对于朝贡贸易。随着倭寇的侵扰,海禁政策愈加严格。为了严格执行海禁政策,明朝法律中也有所体现,“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海禁政策并非一直是严厉的,自洪武年间开始到明末海禁的废弛,这一步步的变化都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的海禁政策,给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后世影响深远。海禁政策并没有真正的起到防范倭乱的作用,相反,出现了许多走私,海盗的行为。此外,这对于沿海居民的生活也产生了影响,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减少。海禁政策也使得中国失去了与外国的交往和交流。到了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更使得中国更加封闭,孤立于世界。

参考文献:

1. 《中日关系的变化对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刘莲

2. 《明朝朱元璋海禁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考证》彭晔

3. 《海禁与朝贡:明朝官方海外贸易研究(1368-1567)》戚畅



季我努学社


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对大都督府发布敕谕,其中一段话清楚说出了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苟不禁戒,则人有惑利而陷于刑宪矣。尔其遣人谕之,有犯者论如律。”从中可以看出,明朝廷从建国伊始就实施海禁的目的是防止臣民在与外国的交往中“学坏”,危及其自身的统治。明朝海禁是官方可以做,民间必须禁止。

首先,有军事上的需要;

据《明史》和《明实录》里的记载,从1368—1374年的七年间,规模较大的倭寇对大明沿海的侵扰,就有十二三次之多。终明一朝,北方始终在和蒙古相持,防止多线作战而考虑。

其次,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

为防止和北元的各藩属国作战,明朝初期为壮大盛威,想要和明朝做贸易,必须承认其宗主国,为简化手段,外来国家只能通过海贸和明朝交流,海禁是最简单的控制手段。

再次是经济上的需要;

朱元璋的八次北伐,朱棣的五征蒙古,建北京,疏运河,南破安南,大阅兵都是需要钱的,按照中国的农业税肯定是不行的,那么下西洋就能带来利益,只是官方做的话绝对暴利,至于民间嘛,因为没有商税,可以禁掉,还能防止金银外流。

最后士绅的利益;

在宣宗皇帝废止下西洋后,士绅集团逐渐掌握对外贸易,取得财权,为避开市舶司,士绅的走私活动愈演愈烈,到了明末,士族变本加厉,他们不仅勾结倭寇,还勾结奸商,公然向大明敌人走私粮食、铁器等违禁物资。为防止帝王“与民争利”,海还是禁了好。

最终海禁对中国及其周边国家虽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但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相当消极的影响。


蜀山精灵


统治者当时主要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当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国内动荡,民不聊生,大批的落魄武士流亡海外,特别进入中国的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再加上当时的元朝残余势力和这些倭寇内外勾结,兴风作浪,以及国内不法势力的参和,对刚刚建立起来的明朝构成强大的威胁,所以当时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果断下命进行海禁,不许任何船只出海,阻断一切和外界的联系。这种行为法令其实是一刀切的鲁莽行为,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关起门来搞建设,缺乏外面世界的新鲜空气,成为使国家慢慢走向衰弱的罪魁祸首,真有饮鸠止渴之嫌。


随录笔记


海禁政策实行的原因

首先,海禁政策是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明王朝建立后,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对内主要表现为皇权的空前提高、对地方控制的空前强化、国家机器对内对外职能的加强等方面。对内事务中,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措施,使大权一归朝廷和归君主。对外政策是对内政策的延续,在对外事务中,朝贡贸易的加强与海禁的实施正体现了这一点。为垄断对外贸易并使之全面官营化,必须限制或禁止各种非官方渠道的对外贸易,将海外贸易严格限制在朝贡范围内。因此,海禁政策的实施势在必行。

第二,自元代开始的倭患日炽,这也是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洪武初期,对日政策的失败使得明朝政府无法从外交上解决倭患问题,只得派汤和等大将加强海防,同时在沿海实行海禁政策以防倭寇与民间的接触。海禁政策的实行正是出于洪武年间对付南倭北虏策略的考虑。尽管这时朱明王朝已建立起在全国的统治,但北方蒙古族的南下威胁一直未能解除,而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也一直不断,两者较之,前者更为严重。因此,实行较为消极的海禁政策也是解决倭患的策略需要。

第三,是防止国内外力量勾结的需要。明朝建立后,天下初定,张士诚、方国珍等残余势力仍盘踞在沿海岛屿,他们一方面在国内拉拢一些人培养党羽,另一方面勾结海寇与外国势力侍机卷土从重来。"初,方国珍踞温、台、处,张士诚踞宁、绍、杭、嘉、苏、松、通、泰,诸军皆在海上,方、张既降灭,诸贼豪强悉航海,纤岛倭入寇。"1"禁滨海民不得私入海,时方国珍余党多入海剽掠故也"2加上洪武十四年的胡惟庸案,其中一条罪名就是私通倭寇。因此,私通番国也成了朱元璋的一块心病,担臣民与外国势力联合对朱明王朝构成严重威胁。"国处禁海之例,始因倭夷违谕而来,继恨林贤巨烛之变,故欲闭绝之"3朱元璋也毫不掩饰地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苟不禁戒,则人皆惑利而陷于刑宪矣。故尝禁其往来。"

第四,明代海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跟朱元璋的个人心理及其后代的不违祖制的心理分不开。朱元璋出身贫寒,完全是小农身份出身,尽管已登上九五之尊,但其个人仍存在潜在的自卑心理。从他在位几十年中大肆屠杀开国功臣以稳固统治便可见一斑。那么这种心理在处理对外关系上也或多或少体现出一种收缩状态,对臣民与外国呈现一种不信任,从而防止内外势力联合的海禁政策的出台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五,贡国多诈及防止铜钱等外流,明朝建立后承袭元代的货币财政政策,发行大明宝钞,并禁止使用铜钱与白银,同时也要禁止铜钱与白银外流。洪武二十三年十月,"诏户部交通外番之禁,上以中国金银铜钱、段匹、兵器等物......不许出番"。

第六,是建立以天朝礼制为主要形式与以朝贡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体系(礼治天下)的需要。自古以来,中国(中原)一直处于东亚的文化发达之端,国力之强是周围各国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与周围个国一直存在着不对等(但和谐)的关系--宗藩关系。十三世纪以来周边国家虽仍不能与中国相比,但民间的交往与关系已有了巨大的发展,这严重威胁着政府间的关系,而且元代与明代的对日外交也受到严重挫折,因此,这种官方有意或无意建立起来的国际体系也受到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在十六世纪初以后在东南亚一带,这种体系也遭受到西方强国的挑战。明王朝要维持与发展这种体系,感到有必要限制或禁止民间的海外往来。因此,海禁政策的出笼与发展也是维持与发展天朝礼治天下与在国际关系中保持宗主国身份的需要。

明代海禁政策的实施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是各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中国重农抑商的大陆自足发展的传统民族心理与价值取向在最高统治者的对外政策上的体现,也是中国统治者在十四到十六世纪面对国际与国内形势新变化所做出的一种消极反映。

但是明朝后期在开禁之后为什么又重申海禁呢

首先,这时虽说经过嘉靖朝的打击,但倭寇并没有完全消失,转而活动在东海、黄海、日本海,给中国与朝鲜造成巨大的侵扰与威胁,加上倭寇已经成为人们心理上的阴影。为防止国人通倭朝廷认为只有禁其往来。

其次,这时西欧强国如葡萄牙、荷兰等已侵扰我国东南沿海。葡萄牙人侵扰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并且占据澳门。十七世纪初荷兰人(红毛番)也侵入我国,占据台湾,天启三年(1623年),"红夷六月入我澎湖 ......及见所求不允,突驾五舟犯我六敖......"。进攻福建多地。西方列强的侵扰以及他们与倭寇的勾结严重威胁着东南海疆的安定。这时北方尤其是东北的少数民族的南下更使朝廷头痛。明朝政府已无力积极地解决海疆地外患,只得作出消极地反映,即重申海禁政策。

然而发展海外贸易的巨大利益及流入的巨额白银又是极其诱人。加上明朝后期边疆不靖,人民起义此起彼伏。为解决这些问题朝廷需要巨大的财政开支,唯有广开利源,才能维持统治。因此不得不允许人民下海贸易以收取高额税收。一条鞭法的实行对于朝廷与民间都需要大量的白银,而国内的白银十分有限,只能从海外输入。而美洲的白银在这时也大量地运往亚洲、运往中国。故此开海也势在必行。

从上面可以看出,晚明时期明朝的海外贸易政策一直处于禁与开禁的错综复杂地矛盾变化之中。变化无常地海外贸易政策与以往相比,毕竟进一步地松弛,这对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流入都其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海禁政策的影响

明代的海禁政策的实施给当时与后来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明代初期,海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地遏制了盘踞在东南沿海岛屿的方国珍张士诚残余势力地骚扰,为明王朝地北疆抗元提供了良好的后方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礼治天下的东亚、西太平洋国际政治体系的发展,这促进了中国的周边环境的相对安定,促进了以朝贡贸易为基础的官营手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但是,海禁政策更多的是消极作用。

禁海加剧经济落后,使外贸萎缩。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量的安分的沿海人民失去生活的依靠,仅仅靠少得可怜的贫瘠土地以求生存。而且由于缺乏与海外的正常贸易,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失去了一大块。每年的巨额的海外贸易税额从此大量失去。并且由于海外政策的收缩,使得明代从事大量外贸的手工业的萎缩,加剧了人民生活的困苦。由于明朝政府实施海禁政策,禁止民间的私人海外贸易。加上官方贸易的逐渐萎缩,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海外贸易权拱手让与其他国家与地区。先是转返与中国、日本、琉球、东南亚各国及南亚的海盗走私的大量兴起,接着的是欧洲的近代殖民者,从而丧失了在这些地区的贸易主导权。明代实行海禁得这段时间恰恰是世界东西方联系日益密切得关键时期,是中国走向世界得最佳时期。

如果从明朝开始就解除“海禁”政策,一直延续到清朝再到如今,中国还会被列强侵略吗?我想如果真那样的话我大中国应该是最强的,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