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跑腿”商標之爭,UU跑腿再回應:我們勝算更大

在疫情的影響下,滴滴原有業務一度處於近乎停擺的狀態。為了自救,繼此前以“滴滴外賣”形式入局本地生活領域之後,滴滴又開始嘗試上線跑腿業務。

受現有業務拖累的滴滴,本想通過疫情影響下看似“旺盛”的跑腿業務,大肆收割一把。然而事與願違,一邊是滴滴跑腿業務“燒錢式”的拓新失利,市場預期遠比預期低得多;另外一邊是平臺跑腿員的粘性不足。類比於餐飲、快遞等行業的邏輯,訂單量不足,要知道流水是其盈利的立足點。

始料未及的是,“商標”竟然也成了擺在眼前的絆腳石。

最近幾天,滴滴和UU跑腿關於“滴滴跑腿”商標的爭議,事情也鬧得沸沸揚揚。一邊是滴滴向工商部門提出申訴,UU註冊的“滴滴跑腿”無效;一邊是手握“滴滴跑腿”的UU跑腿直面來自滴滴的正面挑戰,不只是跑腿市場的角逐。

外界對於“滴滴跑腿”商標的歸屬問題各執己見,為此,我們特意對UU跑腿的創始人喬松濤求證了關於“滴滴跑腿”商標之爭的最新消息和意見。

以下為採訪UU跑腿創始人喬松濤實錄:

Q:目前,與滴滴在商標上的爭議問題進展到哪一步了?UU跑腿是否擁有“滴滴跑腿”得商標所有權?

喬松濤:在商標問題上2015年做成立的時候,為了方便教育市場糾結叫滴滴跑腿好還是UU跑腿好,就註冊了兩個商標。其中,那個時候就註冊了9類、42和39類,39類在2016年的時候被駁回。但是9類和42類,當時也被滴滴方面提出過異議,但是當時滴滴的異議相當於被駁回,商標準予註冊。

今年的1月17號,然後滴滴又申請了商標無效申請。現在就屬於評審待審查狀態。

Q:在最近解決這次問題的過程中,有沒有收到來自滴滴的收購商標的邀請?

喬松濤:關於滴滴收購商標的邀請,一直沒有收到。

Q:你覺得在這次商標的爭議中,勝算有多大?

喬松濤:第三個問題,商標爭議中勝算有多大?按照正常邏輯的話,在我們申請註冊“滴滴跑腿”商標的時候滴滴還在做打車,而且商標局已經在2018年4月已經准予我們註冊“滴滴跑腿”的商標,按照正常邏輯我們勝算更大。

Q:當前“跑腿”業務的市場情況怎麼樣?滴滴的闖入對於行業和同行來說,有什麼影響嗎?

喬松濤:跑腿的市場分三個階段。2014~2016年屬於草莽時代,當時市場有200多家2017年~2018年底屬於洗牌期,基本上市場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分佈,沒有很大的變化。2019年到現在,行業基本上處於幾家行業的頭部在搶奪地盤階段,新入局的“跑腿”公司也很少了。慢慢往下發展,滴滴、順豐相繼進到了這個賽道。

以前美團、順豐入局我非常擔憂,但是滴滴不一樣。滴滴的闖入對於教育C端用戶來說有很大的作用。滴滴畢竟有很大的資金和資源廣告,所以滴滴有能力促進整個跑腿市場的發展,對整個行業其實是利好。在運營上的PK,不論在用戶基數還是運營能力上,滴滴的勝算還是很大的。所以對於滴滴的進入,我表示蠻開心的。

Q:面對更多的像滴滴這樣的入局者,UU跑腿自身又該如何修煉自身?

喬松濤:像滴滴這樣的入局者,我們都習慣了。這麼多年該進來都進來了,像騰訊、阿里、百度、美團、餓了麼、順豐基本上都已經進到了跑腿市場,到最後還是運營能力和效率的一個PK,當然如果源源不斷資金支持的話,可能會好一點,對於我們來說還是練內功。

UU跑腿已經在跑腿賽道猛跑將近五個年頭,面對“闖入者”滴滴,喬松濤在朋友圈評價“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即便與滴滴的“商標之爭”最終敗訴,喬松濤仍然對保有市場充滿信心。

“滴滴跑腿”商標之爭,UU跑腿再回應:我們勝算更大

最後,站在跑腿賽道放眼看去,當前該領域也是擠滿了眾多選手,其中不僅有本地生活巨頭美團的強勢站位,更有一眾像單獨運營跑腿業務的有閃送、達達等,也有通過同城快遞佈局跑腿業務的有順豐。除此之外,跑腿業務的賽道上,AJM也已經佈局多年。

為什麼“跑腿”備受巨頭青睞?因為他們深知該領域未來面對的是千億級別的市場,在巨大市場體量的引誘下,“跑腿們”還有很長的持久戰要打,且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