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中欧班列(成渝)突破1万列,成渝两大铁路港达成20项合作

双城记!中欧班列(成渝)突破1万列,成渝两大铁路港达成20项合作

在沙坪坝区团结村铁路口岸,印有“中欧班列”字样的深蓝色集装箱堆积如山,橙色的大吊车将一个个集装箱装入车皮。27日上午10点30分,汽笛声响起,一趟中欧班列(渝新欧)缓缓驶出站台,开往德国杜伊斯堡。

双城记!中欧班列(成渝)突破1万列,成渝两大铁路港达成20项合作

同一时间,在数百公里以外的成都国际铁路港,一趟中欧班列(蓉新欧)也向波兰罗兹进发。两地的中欧班列出发时,都用上了一个“称谓”——中欧班列(成渝)。火车机身上也挂着“成渝两港携手共建西部枢纽,助推双城经济圈建设”横幅。

双城记!中欧班列(成渝)突破1万列,成渝两大铁路港达成20项合作

此举,并不是诞生了一个新的中欧班列品牌,而是一个仪式——两趟班列的开行,标志着成渝两地的中欧班列,合计开行数量突破1万列。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作为向西开放重要陆路运输的中欧班列,开启了融合发展的进程。

强强联手

两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全国占比超40%

中欧班列,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国已有超过60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而成渝两地的中欧班列品牌,则是众多中欧班列当中,最具综合竞争力的。

经过多年运行,重庆、成都开行的中欧班列是国内运输货值最大、辐射范围最广、产业带动最强的两大中欧班列。截至去年年底,成渝地区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40%。

双城记!中欧班列(成渝)突破1万列,成渝两大铁路港达成20项合作

为了抢占发展先机,双方也曾经在开行量和市场资源等方面暗自较劲、你追我赶。如果用渝新欧公司副总经理白仁毅的话来说,就是:“过去双方没有形成整体效应,现在需要形成‘1+1>2’的局面。”

合作共赢是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机会的窗口在2020年初开启——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举行,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案。其中提出: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

一系列合作由此开启:

今年2月28日 ,成都国际铁路港与重庆万州港共建东西相向的水铁多式联运网络,港投集团与万州港口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依托万州港打造成都国际班列最便捷的东向出海口。

3月16日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管委会与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管委会、青白江海关,在成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根据此次座谈会达成的意向,双方将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指引,围绕各自特点优势,在通道口岸、产业招商、开放创新、机制协同等四方面开展多项合作。

合作意味着,过去分开的两股劲,这次终于要形成强大的合力。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与成都市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的深度融合,将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一个跨境班列至少年发5000列的内陆开放极。

双城记!中欧班列(成渝)突破1万列,成渝两大铁路港达成20项合作

重大成果

两地铁路港将在20个层面展开深入合作

3月27日上午,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在重庆沙坪坝共同签署《成都市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管理委员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重点在4个领域、20个层面展开深入的合作:在“通道口岸互联”方面,共同推动班列、口岸高质量运行;在“产业招商互补”方面,促进沿线地区经贸联动;在“开放创新互享”方面,积极探索陆上贸易规则;在“机制协同互促”方面,加强体制、人员、文化互融互鉴。

双城记!中欧班列(成渝)突破1万列,成渝两大铁路港达成20项合作

随着双方强强联手,成都和重庆的中欧班列将具备更强大的吸引力,货源组织能力、通关效率、在途时效都将随之获得跃升。

对内,中欧班列(成渝)将具备更强大的吸引力,货源组织能力、通关效率、在途时效都将随之获得跃升;对外,将具备更强大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班列持续提质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成都和重庆共建通边达海、内畅外联的国际陆海联运通道体系,正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启“快进键”。

双城记!中欧班列(成渝)突破1万列,成渝两大铁路港达成20项合作

《追问新闻》是有着70年历史的新闻播出机构重庆广播主频率——重庆之声(Fm968)倾力打造的一档新闻深度类节目。

节目聘请资深专业财经记者、国际形势观察员、时事新闻评论员等与主持人形成“1+N”的形式对新闻进行探讨。节目追求新闻深度,探寻新闻真相。欢迎关注、欢迎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