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起底沪深如何争先


双城记:起底沪深如何争先

在诸强争霸的当下中国经济版图中,有两个城市担负着非比寻常的历史重任,那就是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上海,以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

随着北京将更多非首都功能外迁,一线城市的经济格局已从传统的“京沪争霸”转变为如今的“沪深争先”。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变迁,上海和深圳的城市发展轨迹有着诸多相似,却也有着更多不同。

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深圳引领解放思想风气之先,打响改革开放的第一炮。自上世纪80年代承接“四小龙之一”香港的制造业转移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正是深圳特区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开放脚步的不断加快。从渔村变成城市,彼时的深圳风头正劲,势不可挡。而80年代的上海,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模式中,困顿迷茫,蹒跚前行。此时的上海虽号称中国经济的龙头,在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自身发展却严重失衡,多项民生指标处于全国倒数第一,经济增速较之深圳相差较远。上海的转机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层面开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不再只是一座大城市,是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上海与深圳一样,成为改革开放的践行者。

作为各自区域经济龙头,两者第一次相争是在1990年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的设立——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大会召开,12月19日,正式举行了挂牌营业典礼。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试营业,并于1991年7月3日正式挂牌营业。最终还是上海“抢”了先。

占得先机的上海很快驶入经济发展快车道,自1992年至2007年,上海GDP增长率始终保持两位数,2007年的15.2%更是触及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新高。上海以不及大陆千分之一的面积、1.4%的人口,创造了4.9%的GDP、3.2%的固定资产投资额、14.2%的财政收入、24%的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近10%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

那时的深圳,尽管保持了长达近30年的超高速增长,但是在家底雄厚的上海面前,只是个个头不高的小家伙。

双城记:起底沪深如何争先

2002年11月,深圳一位自称“我为伊狂”的网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了题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道尽了对深圳这个城市发展的焦虑感和不确定感。“我为伊狂”在文中直言不讳地写到:“十几年来深圳一直笼罩在特区的光环下,一直认为自己扛着“特区”的大旗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但到现在危机来临时才发现周围已是“群雄环伺”。显然,深圳现在已经不再向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看齐了,而开始与苏州、青岛、大连等城市相比较。”

其实从经济指标而言,2002年并非深圳经济的转折年,那时的深圳还是凭借着特区光环,将高速发展的迅猛势头继续延续,而《深圳,你被谁抛弃》也让深圳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深圳人更具归属感。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两者开始转变,深圳两位数的增长如青壮年般仍在继续,而上海一下子跌入个位数的增长则像容颜已逝的贵妇般渐生老态。

上海为何落后?深圳又凭何实现赶超?

工业化爆发式增长的尾声——浦东新区的缩影

说起上海的崛起,不得不提浦东新区的爆发式增长,从“宁要浦西一张床也不要浦东一间房”到现在无人不知的陆家嘴金融区、张江科技园区,浦东新区的发展是上海近30年腾飞的缩影。

按照指标计算,浦东新区只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跨越式工业化的发展方式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大产业所占比重(%)

双城记:起底沪深如何争先

工业化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过程。首先,工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开始提高;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有增加趋势。在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短暂的中断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会逐渐增加。

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演进趋势与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相吻合,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然后再转向第三产业。因此,随着经济的增长,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的份额有减少的趋势,第二产业的份额先是迅速增加再趋于平稳,第三产业服务业份额则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趋于增加。

浦东新区发展历程:

1)1990—2000年,第二产业成为增长主力,第三产业带动作用持续加大。1990年至2000年浦东新区通过制定并实施将自身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战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医药、汽车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以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同时,通过积极引进外资,重点吸引国外资本、跨国公司投资,浦东新区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开始显现。

2)2001年至2010年, 第三产业成为主动力,形成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200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开始超过工业,而在2007年开始,第三产业增加值全面超过第二产业。2003年浦东现代服务业吸引合同外资首次超过制造业,外商投资领域已遍及大部分服务贸易领域。2005年浦东新区成为中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意味着浦东新区开发开放进入了全面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新时期。这一阶段,大力推进以金融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海国际金融地位的雏形开始形成。2010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市场成交额近40万亿元,上市公司总市值近18万亿,分别居全球第3位和全球第5位;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第1位。通过聚焦金融,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凭借世博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服务经济成为增长新引擎,先进制造业稳步发展。经济增长点开始转向总部经济和研发经济的开发转变。

3)2011年至今, 第三产业一枝独秀,产业空心化趋势凸显。这一阶段随着第三产业占比的逐渐提高,浦东新区工业占比呈现出快速萎缩趋势。而在第三产业内部,房地产与金融成为占比最高的两个行业。以2017年数据为例,房地产与金融占浦东GDP比重分别为4.1%与28%,合计近3成。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首次低于20%,其中房地产开放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8%,产业空心化特征越发凸显。

深圳赶超的原因——民营企业的风起云涌

早在十多年前的2008上海两会上,时任上海书记曾发问“为何上海出不了马云”,这一问题的先见性在现在来看愈发凸显,在科技新经济的赛道上,上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超越。深圳就是其中的最典型代表。

长期以来,深圳非公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迅猛。统计数据显示,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高增长。截至2019年5月,民营企业超过195万家,占全市企业总量比重超96%。不仅涌现出腾讯、华为、比亚迪、大族激光等一批行业龙头民营企业,还孕育出一大批细分领域的行业冠军。机器人产业的优必选、动力电池制造领域的吉阳、新材料领域的绚图新材等民营企业。截至2018年底,深圳205家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中,民营企业有189家,占比超过92%。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一半,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引擎。

再来对比一组2017年的数据:

1.深圳市民营经济深圳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635.7亿元,增长9.4%,增加值占同期全市GDP42.9%。民营经济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44.7%,拉动全市GDP增长6.8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145.13亿元,增长12.3%,占民营经济增加值43%;第三产业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5480.11亿元,增长7.3%,占民营经济增加值56.9%。

2.上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892.81亿元,占比为26.2%,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继续保持四分之一强的地位。服务业成为上海民营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486.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占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的69.5%。

3.深圳民营固定资产投资额2627.3亿元,增长25.3%,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及广东省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3个百分点及13.8个百分点,高于深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1.5个百分点,占深圳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1%。税收贡献近70%,全年民营企业上缴税收3635.84亿元,增长8.4%。

4.上海民营固定资产投资1810.4亿元,比上年增长8.2%,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民营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全年纳税437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占比达到35.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显而易见,靠着民营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深圳保持了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也凭借着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帮助深圳在国内科技发展浪潮中占得先机。

未来的竞争——长三角一体化VS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一体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关键区域。上海和深圳作为两个区域内经济体量最大的龙头,将带动两大区域的竞争与协同。

从经济体量上,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强大的区域,较之粤港澳有着诸多优势——深厚的财力、物力、人力及基础设施基础,上海更加突出的引领与辐射能力、区域内产业的多样性与协同性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深圳也具有区域内文化融合度高、科技创新力强、境内外市场更加广阔、经济自由度更具空间等显著优势。

今后,上海与深圳的竞争将更多的是龙头地位的竞争、区域融合程度的竞争,同时两地也将形成更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两座城市的对比转变为两个区域的对比。需要另外提出的是,当首都已经将大部分央企总部搬出北京,将部分高校搬出北京,将部分政府机关搬出中心城区乃至分散全国的现在,在未来的10年甚至5年之内,上海与深圳是不是也会将更多的资料向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其他城市转移,那么到那个时候,上海与深圳的变化必将让我们感概不已。

双城记:起底沪深如何争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