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算是一種厲害的兵器嗎?

洪濺


戟是中國獨有的古代兵器,據《管子》記載,制戟的祖先是蚩尤,戟是戈和矛的結合體,也就是在戈的頭部再裝矛尖。戟是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

戟在中國古代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早期的戟是青銅質地,戰國末期,冶鐵技術的提高促成了鐵戟的產生。鐵戟比青銅戟尺寸更大,刺更尖銳修長。隨著鑄造工藝的變化和改進,鐵戟在外形上也發生了變化,戟的"十"字形完全被"卜"字形代替。

西漢時鐵戟逐漸成熟,仍多為“卜”字形,東漢魏晉時期戟的體型進一步增大。至東晉十六國時期,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盛行重鎧,傳統戟缺乏穿透力,且鍛造工藝複雜,所以到唐代,戟就退出了軍用兵器的行列,變成一種表示身份等級的禮兵器。

戟自問世以來深得兵家賞識,無數名將持戟征戰沙場,留下了令人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

------------------------------------------------------------


觀雪一壺酒


我們來看看古代用戟的名將!

TOP、1 虎頭盤龍戟 項羽

傳說項羽起兵之前會稽郡曾天降隕石,後項梁私下請當地鑄造兵器的名人們來用此石取鐵為項羽鍛造兵器,經九天九夜終鍛成一杆巨型虎頭盤龍戟,長一丈二尺九寸,重129斤,僅杆就有碗口般粗細,項羽為其起名曰“鬼神”!此戟常人需兩人齊力方可抬動,然項羽天生神力使此戟只用單手,後來更自創出一套無敵的招數“單手十八挑”!

TOP、2 方天畫戟 呂布


歷史上,方天畫戟通常是一種儀設之物,較少用於實戰,不過並非不能用於實戰,只是它對使用者的要求極高。能用的好的,似乎有名的也只有呂布和薛仁貴了,在《水滸傳》中誰的兵器最花裡胡哨,那就非呂方、郭盛兩個人的方天畫戟莫屬了。他們兩人後來在上戰場時,幾乎就成了宋江身邊的擺設。


TOP、3 銀剪戟 薛仁貴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 ,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傳聞截教聖人通天教主斬殺太古陰陽蛟龍,練成了破壞力仙界排行第二的金蛟剪之後,還練成了一把銀色大戟,後不知為何被薛惡虎所奪,後來薛惡虎上了封神榜之後,此戟就被薛氏後人傳承了下來,直到薛仁貴時期,天縱奇才薛仁貴領悟了銀剪戟中蘊含的一絲道韻真意,方才如使臂膀,大放神威。

TOP、4 天命戰戟 郭子儀

傳聞此戟乃中唐神將郭子儀所有。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忠武”這個封號在中國曆朝歷代都是對武將最高的封號,也是對武將最大的褒獎。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也只有大唐名將郭子儀享受到了此封號,而郭子儀作為大唐王朝的中興名將、七朝元老,他確是受之無愧。


TOP、5 惡來鐵戟 典韋

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陣,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歷史餘韻


大家在上初中的時候應該都學過一首詩“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很多人在剛接觸到“戟”這個名詞的時候,只是知道它是代表的武器,並不能夠分清到底是指的哪種武器。

所謂的只是知道他是代表的武器,就是將長矛以及砍刀結合在一起,裝到一根長木棍上面,通過砍刺動作達到殺傷敵人的效果。

而在歷史上也存在著很多比較知名的“戟”,比如說三國時期呂布手中的那把方天戟。以及唐朝名將薛仁貴所使的那把祖傳的方天畫戟。

“戟”這個武器在明清時期已經很少見到,那麼在古代的時候到底什麼樣的一個角色存在,後來為何會沒有了呢?

讓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戟”。

按照標準定義來說分為兩種,第1種“戟”指的是尖槍還有月牙性的利刃組成的一個武器。“戟”又根據兩邊的月牙形彎刀的數量不同,分為半月和盤龍兩種。

盤龍形狀的盤龍看起來更為的霸氣,而且打造的時候更加困難,自身也相對沉重,只有一些特別勇猛的大將會使用,比如說項羽,呂布,典韋這些人。

而普通的軍用版的“戟”則是在影視劇中經常見到那種就相當於是一個長毛和一個鐮刀的組合,既可以向前刺穿,又可以勾殺。

戟的威力

有資料表明“戟”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也正是因為這種大殺傷力的武器出現,才導致了戰國狀態的紛爭。

因為現在所出土的最古老的“戟”就是來自於戰國時期的古墓,當時是由青銅所打造“戟”的戰鬥部分,後面的長柄大多是由木頭做成。

當年“戟”這種武器一般是結合著戰車所使用的,此之前人們所用的兵器大多都是青銅劍,“戟”的出現完全完虐了青銅劍這種裝備,因為它長度更長而且殺傷力更強,“戟”的手柄可以長達三米。

在冷兵器時代,這已經算是較遠距離的攻擊。

等到漢朝時期隨著冶金技術的提高,開始出現了鐵質的“戟”,鐵“戟”出現之後其強度要比青銅的“戟”更高。

而且鑄造起來更為的方便,所以在軍隊中普遍也就是出現了這種武器。由於鋼鐵的鑄造性比青銅燈更高,所以就出現了“半月”和“盤龍”兩種“戟”。

而當時記的手柄又分為兩種,有普通的木手柄,還有鋼鐵手柄。當時人們在交戰的時候發現木頭手柄非常容易被對方砍斷,因此對於一些需要上陣單挑的大將來說,都是使用鋼鐵手柄。

但是由於當時的鋼鐵鑄造技術一般,做的太細非常容易折斷,所以手柄做的非常的粗。能夠使用貼柄“戟”之人,一般都是力大無比相當兇猛,多為將軍之列。

等到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北方的少數民族騎兵的普及,這種這種手柄過長的武器自然也就不適合騎兵使用,所以開始逐漸被淘汰。

後來盾牌的流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戟”的作戰效果,因為“戟”很難刺穿敵人的盾牌。

後來經過發展之後,刺穿力更強的長槍便開始慢慢的取代了“戟”在軍隊中的地位。不過“戟”在軍隊中依然是存在的,大多是作為儀仗武器的使用。畫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兵器,在戟杆一端裝有金屬槍尖,一側有月牙形利刃通過兩枚小枝與槍尖相連,可刺可砍,也有人叫它方天畫戟。

戟,中國古代將矛和戈功能合為一體的格鬥用冷兵器。由戟頭和戟柄組成。戟頭以金屬材料製作,戟柄為木、竹質。戟最長可達3米多。既能直刺,扎挑,又能勾、啄,是步兵、騎兵使用的利器。早期使用的戟是青銅戟,以後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鐵戟。

畫戟上的方天,可與上天相比之意。畫,用畫裝飾的或以圖案等裝飾的,也指皺紋、紋縷。所以方天畫戟的意思就是可與上天相比的畫戟,命名多有誇張意,旨在說明該戟有多厲害,使用者一定不凡。

倘若說到梁山一百零八將中,誰的兵器最花裡胡哨,那就非呂方、郭盛兩個憤青的方天畫戟莫屬了。他們兩人後來在上戰場時,幾乎就成了宋江身邊的擺設。

因為到了宋代,畫戟早已經成了儀仗隊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擺設。這兩位少年壯士,武藝不是十分高強,但偏偏卻又好追求時尚。他們在各自的兵器方天畫戟上,分別纏上華而不實的金錢豹子尾和金錢五色幡。

當宋江、花榮的前哨人馬經過對影山時,恰好碰上這對活寶正在為了意氣決鬥,兩個憤青,誰都不服誰,就跟如今街頭上掐架的小年輕差不多。兩人中呂方披紅,郭盛掛綠,排場上極盡鋪張奢華,算是時髦的草寇了。

兩人打著打著,那戟上的絨絛卻纏在一起了。幸好花榮一箭就將他們的纏結給射斷了,不然的話,他們的這場跡近作秀的決鬥,不知該如何收場。

大家一看都知道的,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的形象,無疑分別是對三國勇將呂布和初唐名將薛仁貴的Copy.因為呂布和薛仁貴都是叱吒風雲的善使方天畫戟的名家。尤其是呂布的那杆戟,跟他的赤兔馬,幾乎就是他一副英雄的化身。

戟的由來已久,遠在商朝早期就已經出現在戰場上了。在戰國到魏晉時使用的最廣。到了唐代之後,戟中的方天畫戟,逐漸被皇家的儀仗隊採用作為排場的工具,充作門面,所謂化干戈為玉帛了。像《水滸》中的偽皇帝方臘的儀仗,就是這樣排場的

“金瓜密佈,鐵斧齊排。方天畫戟成行,龍鳳繡旗作隊。”一旦一種驚天動地的兵器成了豪華的擺設,它的威嚴,便就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了。這是閒話。

戟是戈與矛的結合體。它按式樣和大小可分為方天畫戟,青龍戟,鉤鐮戟等長兵器,以及雙戟,短戟等。戟一般都是由鋒,援,胡,內,搪五個部分組成。

《釋名。釋兵》中稱:“戟有三鋒兩刃,內長四寸半,胡長六寸,其援長七寸半,三鋒者,胡直中短,言正方也,刺者著截,直前如截者也。戟胡橫貫之,胡中矩之外勾磐拆,與柄長一丈六尺。”

戟用“援”之法,有衝鏟,回砍,橫刺,下劈刺,斜勒等;用“胡”之法有橫砍,截割等;用“內”之法有反別,平鉤,釘壁,翻刺等;用“搪”之法,則有通擊,挑擊,直劈等。

而我們在這裡提到的方天畫戟,則是一種在戟杆一端裝有金屬槍尖,一側有月牙形利刃通過兩枚小枝與槍尖相連的、威震沙場的利器。

史籍和文學的記載中,有很多使戟的高手。像項羽的天龍破城戟,三國呂布的方天畫戟,典韋的大鐵戟,初唐名將李靖、薛仁貴,以及中唐中興名將、《紅樓夢》中賈珍點過的傳奇《滿床笏》中所唱誦的郭子儀的方天畫戟,後唐太祖李克用的虎威戟等,差不多都是伴隨著一個個讓人血脈賁張的英雄時代出現的。

“方天”兩字,直如愁雲慘淡,龍戰於野,流星趕月,白虹貫日。

而其中最著盛名的,自然是項羽的天龍破城戟和呂布的方天畫戟了。大家只要想一想,後來幫劉邦滅了項羽的韓信,曾經擔任過替項羽扶戟的郎中,就知道這枝戟的份量了。

項羽在“鉅鹿大戰”時,持著天龍破城戟,在數十萬秦軍的鐵陣中,如入無人之境,讓風雲變色,那是何等的英雄氣概!

而呂布的一杆方天畫戟,南征北戰,從無敵手,使他成了三國中無可爭議的頭號戰將。

這些戰將,使戟充滿了傳奇色彩。就像我們一提到槍,就會想到王彥章一樣,一提到戟,這些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也便會躍然眼前。

而在《水滸》中,呂方、郭盛的兩杆方天畫戟,跟書中其他幾位高手的比起來,只能算是中看不中用的“銀樣蠟槍頭”了。他二人後來死於烏龍嶺上的亂石下,也算沒有埋汰了手中的兩枝方天畫戟。

讓我們來看看《水滸》中的另外幾桿方天畫戟。

首先要提到的,是在大家印象裡不太討好的史文恭的那杆方天畫戟。在天王晁蓋討伐曾頭市時,史文恭一出場就是提著一杆方天畫戟。雖然書中沒有具體描述到史文恭操作方天畫戟的過程,但是以他的武功,我想將他列為水滸中使戟的第一高手,應該是沒有異議的。

第二位善使戟者,該算是高俅討伐梁山時,他手下的十節度使中,雲中節度使韓存保了。這韓存保善使一枝方天畫戟,他是與呼延灼對陣的。兩人棋逢對手,在陣前更不打話,一個使戟去搠,一個用槍來迎。

“兩個戰到五十餘合,呼延灼賣個破綻,閃出去,拍著馬望山坡下便走。”這一段格鬥描寫的相當的精彩,幾乎不下於林沖與河北節度使、老將王煥的那場槍對槍的惡鬥。

韓存保和呼延灼從馬上打到水裡,那慘烈的一幕,直讓人想到三國時馬超在渭水邊鬥“虎痴”許褚,在葭萌關下鬥張飛的驚心動魄的情景。

不過,這些精彩的場面,不知道是作為老師的施耐庵Copy羅貫中的呢,還是作為學生的羅貫中Copy了他的老師。反正,這些經典的場面,早已經和當事人血脈相連了。

此外,遼國的統軍大元帥兀顏光和他的兒子兀顏延壽,都善於使方天畫戟。而兀顏延壽,恰恰是被呼延灼生擒的。莫非呼延灼對方天畫戟情有獨鍾?抑或他的雙鞭,註定就是方天畫戟的剋星?!

而書中使用方天畫戟最狠的,該算是方臘的侄兒、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方傑了。

方傑正和秦明單挑時,他的手下杜微猛然向秦明掣來一柄飛刀,秦明急躲時,被方傑一方天戟聳下馬去,死於非命。這個方傑的武功不同一般,且看這一段:

“宋江陣上,關勝出馬,舞起青龍刀,來與方傑對敵。兩將交馬,一往一來,一翻一復。戰不過十數合,宋江又遣花榮出陣,共戰方傑。方傑見兩將來夾攻,全無懼怯,力敵二將。又戰數合,雖然難見輸嬴,也只辦得遮攔躲避。宋江隊裡,再差李應、朱仝,驟馬出陣,併力追殺。方傑見四將來夾攻,方才撥回馬頭,望本陣中便走。”

他一人獨擋四條一等一的梁山好漢,還真有點呂布的餘風了。可惜他是命運不濟,最後死在打入方臘內部的間諜柴進和燕青手下。

戟的時代,也因此劃上了一個句號。





閒來無事聊聊歷史


戟是除了"戈"之外,中國獨有的古代兵器,也是一種很古老的兵器種類。據《管子》載,制戟的祖先是蚩尤,就目前考佔發掘證實,商至周初已有實物戟出現,因為戟初期的形態是矛和戈的結合體,因此,戟顯然要比矛、戈晚。早期的戟是青銅質地,戰國時才開始有鐵戟。戟由直刃和橫刃組成,呈"十"字或"卜"字形,兼有矛和戈的作戰特點,具備鉤、啄、割、刺等功能,裝於長木柄或竹柄上的戟既可以作為矛進行步戰中的刺擊,也可作為戈用於車戰中的鉤、啄,其殺傷能力勝過矛和戈。

戟在中國古代軍隊武器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步、騎兵的利器,在同時期齊國編纂的手工業技術文獻《考工記》中就將青銅戟同戈、殳、夷矛、酋矛一起並稱為"車之五兵\

小生怪談


戟,是一種格鬥兵器,具有一定的殺傷力,“十八般兵器”之一。戟的形態就是將戈(gē)和矛的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戈的頭部裝矛尖,這樣也就結合戈(gē)的勾掃、劈擊與矛的刺擊,比戈和矛的殺傷力都要厲害。

“戟”的分類、使用方法和其他用途。

1、戟主要分為長戟、手戟、雙戟等。手戟柄比較短且重量較輕,可刺可擲,是性能優良的防身自衛兵器;長戟、雙戟則柄比較長且重量較重,殺傷威力也比較大。

2、戟的用法與刀槍不同,一般不做舞花或“花架子”,大致分為剁、刺、勾、片、探、掛擄、磕,衝鏟、回砍、橫刺、下劈刺、斜勒、橫砍、截割等,但主要的招式有平鉤、釘壁、翻刺、通擊、挑擊、直劈等,由此可見戟的殺傷力還是比較厲害的。

3、戟不單是一種格鬥兵器,在唐代也成為一種表示身份等級的禮兵器,叫“矟(shuò)戟”。朝廷文武官員出行表示身份的儀仗物,門前如果列戟說明身份的高低;皇帝派重臣巡視或統兵出征,也會賜矟戟代替斧鋮(yuè),表示授於權柄。唐代典章制度對矟戟有詳細的條例規定,也是封建等級制度的一種實物標誌。

“戟”的歷史記載

商代:在我國考古發現中商代遺址出土的銅兵器,有一件戈和矛聯裝在一個木柄上的長兵器,這便是戟的雛型。

西周:在北京發現的周初(約西元前1120年)木槨墓中,出土青銅兵器中,有“戟”九支,證明了“戟”這種中國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

春秋戰國:《左傳》中記載,在春秋中期用戟的史實也很多,如魯宣公二年(前607年),鄭伐宋之戰,“鄭人入並,(宋狂狡)倒戟而出之”,這是軍隊用戟的證據。但在出土的文物表明,戟在春秋時還不是形制完備的兵器,戈頭和矛頭是分別鑄制的,然後聯裝在木(竹)杆上組裝成戟。

秦朝:在秦始皇陵的秦俑從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其中就有戟,這就表明兩千兩百年前,秦代軍隊武器裝備中已經有戟了。

漢朝:西漢時鋼鐵戟逐漸成熟,但多為“卜”字形,一般全長200-250釐米,西漢時車騎並重,還裝有360釐米的車戟;東漢魏晉時期戟的體型增大,刺胡通常高過1250px,東漢末年又將戟回拉鉤斫的形式,而是向前叉和刺。

三國:據三國演義中記載,呂布、典韋、項羽等都用過戟,關於呂布比較有名的典故“轅門射戟”

東晉:東晉十六國時期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盛行重鎧騎並,傳統戟穿透力弱,且鍛造工藝複雜,馬矟逐漸取代戟作為騎並武器,步兵也用刀盾取代了戟盾的配合。

唐朝:唐朝的時候戟退出了軍用兵器的行列,成為一種表示身份等級的禮兵器,叫“矟(shuò)戟”,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曾寫下這樣的名句:“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總結:

“戟”是古代兵器之一,其外觀兼有戈和矛的特徵。其格擊功能也是戈、矛的合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等,在十八般武藝(刀、槍、劍、戟、鎲、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古史今鑑


呂布,甘寧,典韋,項羽都是使戟的高手,冷兵器時代,是戈和矛的結合體,厲不厲害還要看是誰在用。



靡鮮初終


以中國戟來說,從它的設計上看,似乎功能很齊全——能砍,能勾,能刺。但個人覺得他的每一項能力都沒有發展到最好,而且很明顯在冶煉上需要更多的鐵,所以個人認為這可能也是他沒有大規模列裝的原因。

換一句話說,武器不錯,但似乎不太適合大規模列裝使用,地位略有些像二戰的虎式坦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