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物流存“隱憂”,我國豆粕價格迭創新高的“風度”

2020年3月份以來,我國豆粕期現貨走勢先抑後揚,除了因進口大豆到港延遲、國內油廠停機減產等因素導致的供需緊張之外,與南美諸大豆主產國疫情持續發酵帶來的市場看多情緒也不無關係。中國油廠豆粕基差結構在春節後持續發生變化,由春節前的油強粕弱,轉化為現階段的油弱粕強;現貨供應端階段性緊缺的持續,不斷推升豆粕基差報價;而出於對近月進口大豆到港船期不確定性的擔憂,終端廠商採購拿貨意願相對較強。而從南美市場及其社會活動特點來看,此輪新冠疫情蔓延背景下的物流和運輸題材,不時給市場造成波動則已成為常態,我國豆粕市場短期偏強格局難改。週三(3月31日),美豆收盤上漲,因為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播種意向預測數據利好;美國農業部預計今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將達到8350萬英畝,比上年增加10%。該數據略低於市場預期水平,對價格具有支持意義。

1、市場炒作供應端偏緊題材,我國豆粕現貨市場迭創新高

3月份以來,因降雨等因素引起巴西大豆對華裝船速度放緩,而導致近月我國進口大豆到港延遲,再疊加南美新冠疫情對於物流影響因素的發酵,國內豆粕市場連續釋放多頭動力,毋庸置疑短期行情依然偏強。截至3月底,我國華東以北地區廠商現貨報價站上3300元/噸,華南地區廠商價格略低,較3月初漲幅集中達到430-550元/噸,較年初漲幅更是集中達到430-600元/噸區間。

南美物流存“隐忧”,我国豆粕价格迭创新高的“风度”

2、國內豆粕供應端偏緊擔憂,推動近遠月現貨及基差成交放量

隨著進口大豆到港延遲,部分工廠仍陸續有停機減產計劃,再加上合同執行,預計4月中旬前部分工廠基本無貨可提,繼續支撐國內豆粕現貨行情短期偏強,也提振終端廠商近遠月基差合同備貨積極性提高。根據匯易大數據中心統計顯示,3月份以來的21個工作日,國內主流油廠豆粕成交總量達到573.05萬噸,較2月份475.83萬噸環比增加97.22萬噸,或環比增幅20.43%;較去年3月份總成交量454.33萬噸同比增加118.72萬噸,或同比增幅26.13%。今年1-3月份豆粕總成交量為1267.77萬噸,同比去年904.61萬噸增加363.16萬噸,或同比增幅40.14%。本網預計4-5月份國內豆粕基差的交易核心依然為南美裝運節奏,當前現貨基差已基本對應極度缺貨水平,如果5-6月份裝運到港正常,需要進一步確認供應拐點。

3、國內油廠豆粕庫存降至歷史新低,北方價格仍將領漲全國

今年3月份進口大豆到港量偏低,油廠開機率持續下降至偏低水平,再加上從春節之後終端市場就積極採購3-4月合同、並加大豆粕物理庫存,因而油廠豆粕庫存水平一路下降至歷史新低:根據匯易大數據中心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一週,主流油廠豆粕庫存為27.12萬噸,環比降幅18.25%,同比降幅更是接近60%。預計4月上旬部分油廠開機率會略有回升,但依然難以滿足提貨需求,油廠豆粕開單普遍嚴格限制,而貿易商在現貨高基差且對後續到港有所擔憂的情況下,增持合同庫存的意願提高。值得關注的山東地區油廠4月10日前基本處於停機狀態,因而未來兩週當地豆粕價格或將繼續領漲全國。

南美物流存“隐忧”,我国豆粕价格迭创新高的“风度”

其他方面:沙特4月將全面宣戰俄羅斯,全球石油產量損失或達500萬桶/日。週二(3月31日),美聯儲官網發佈聲明稱,為外國和國際貨幣當局(FIMA)設立一項臨時性的回購便利工具,避免外國債主拋售美元資產。美國農業部(USDA)預計今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將達到8350萬英畝,比上年增加10%,略低於市場預期水平,CBOT大豆期貨小幅收漲。截至3月1日,USDA預計美國大豆庫存為22.5億蒲式耳,同比減少17%,高於市場預期。剛剛過去的3月份期間美豆市場下跌0.8%。

綜上所述,匯易網資訊認為,近階段,我國豆粕市場依然受到國內外疫情影響下的供需錯配行情主導,油弱粕強格局仍將持續,同時受南美諸國疫情消息面影響,豆粕行情的波動性也會進一步加大。JCI預計未來國內進口大豆供應拐點或在5月份甚至6月份,當然也要關注正處於疫情防控艱難階段的南美諸國的物流形勢,需要謹慎極端情況的出現,因而對於我國豆粕終端市場而言,不妨在保持正常庫存水平的基礎上,逢低適量增加備貨,若結合期權工具的應用則效果更佳(近日買入淺值看漲期權收益頗豐,平均12-15倍)。

來源:中國匯易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