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為什麼還有人去銀行存定期?

存錢,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奉行的傳統理念,不過自進入21世紀以後,人們對於存錢這種定向操作的熱情,正在逐漸消退。從近些年銀行公佈的儲蓄率來看,歷史最高點達到近52%,之後逐年下降,直到最近兩年內,降至到了近45%,而在整體未來走向的趨勢上,儲蓄率繼續呈下滑狀態,不可逆轉。


2020年,為什麼還有人去銀行存定期?

儲蓄率

造成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因為時代變了

一則是因為目前的房價過高。而多數家庭對於房子又有著必要的剛需性,所以過高的房價,透支了多數家庭在未來幾十年的財富,因而導致儲蓄率下滑。

二則是時代發展的推進過程所導致。互聯網的興起,早已不是一件令人感到詫異的事,隨著該行業進一步完善。其凸顯出來的便捷性、受眾性,明顯在各個方面都要優於傳統的銀行存取款方式。比如自己想要辦理某個業務,直接打開手機上的某個APP,完全可以繞過銀行,一臺手機就能實現多種操作,即省時又省力。

2020年,為什麼還有人去銀行存定期?

再加上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無現金時代,一臺手機就能走遍各地,所以對於銀行存儲這種需求,自然而然就會變得越來越少。同時,在網上可供自己選擇的理財方式越來越多,安全性有保證,存儲收益又比銀行要高。所以,在時代的推進下及房價的透支下,銀行儲蓄率下降基本算是一種正常的市場反應。

雖然,外界各類利好,但仍有不少人將銀行定存作為主要的選擇對象,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以人群來區分的話,目前老齡年人群體可以說是銀行存款的主力軍,他們熱衷於銀行存款的原因。一是因為習慣所致,雖然到銀行櫃檯辦理業務費時費力,但幾十年如一日,這種存款習慣早就在心中變得牢不可破。

2020年,為什麼還有人去銀行存定期?

二是因為安全,網上經常傳出:由於高利益驅使,老人被騙光積蓄的各類消息。所以,有著前車之鑑作為示範,絕大多數老人並不相信網上的理財產品和投資項目,因為本金一旦全部缺失,未來的養老問題無力解決,同時也會使日子變得度日如年。而存在銀行的存款,根本不會出現這種風險,就算銀行破產了,也有50萬元內的存款保障作為後盾。

除了老年群體之外,選擇到銀行定存的人群,無外乎都是因為有著強制儲蓄的習慣,和具有較高風險意識的人群;在心理上,他們對於投資較為理性,並不迫切追求市面上各類高利率投資產品。

而在現實因素中,追求高收益也有前車之鑑,如去年p2p理財平臺的頻繁爆雷,讓多數人重新審視了自己承受風險,重新把錢轉投到銀行。

2020年,為什麼還有人去銀行存定期?

拿現狀而言,銀行定存這種方式並沒有什麼不好,想要資金安全,定存是最好的選擇對象。同時在收益利率上,線下的銀行網點,定期存款利率都能達到3%-4%的年利率;而銀行在網上上線的智能存款,其收益率並不比其他理財產品遜色。

而以定存這種存款方式來說,如果你覺得網上太複雜,可以麻煩點選擇線下的銀行網點;如果你追求高收益低風險,可以在網上選擇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銀行都在跟隨著時代的腳步,與時俱進,多種選擇,總有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哪一款。

存款的特殊意義

迴歸到本質上,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社會運行的整個經濟流程中,存款是經濟結構的基礎與源泉。以各行各業都需要的貸款維度來說,如果大家都不存錢,那麼整個社會的運轉將變得無比困難,不僅制約運行結構,還會限制住經濟的發展。

2020年,為什麼還有人去銀行存定期?

因此從整個大環境下看,應該要鼓勵儲蓄這種傳統理念;而在房價問題上,驅使其迴歸到正常的居住屬性中,迫在眉睫。這樣實體行業才有更大的興起空間,同時也能促進更多就業,增加人民的收入水平,形成一個良性的經濟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