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中人生三大境界:你處於哪一個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描述的三大境界恰如王國維本人所說的:“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寥寥幾句,卻如金石擲地般發人深省。

在王國維看來,古人造境共有三種: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眾人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一、奮發立志階段

周星馳在電影《功夫足球》中一句經典臺詞:人生沒有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相似的意思,放在晏殊那裡就文雅得多:

欖菊愁煙蘭泣露,羅幕清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 《蝶戀花》。

孤獨惆悵,對人生充滿迷茫,不知前路幾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進天涯路。”經過一夜的西風洗禮,登高望遠,風景截然不同,立志不畏艱難,成就大事業,選擇與“鹹魚”的生活一刀兩斷。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線,失去了路線,只好停止前進。——法國作家雨果。

三個泥水匠正在砌牆,有個路人經過,問他們在幹什麼。第一個工人回答:"我正在砌一堵牆。" 第二個工人回答:"我正在蓋一座大樓。" 第三個工人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城市。" 十年以後,第一個工人還在砌牆,第二個工人成了建築工地的管理者,第三個工人則成了這個城市的領導者。

在人生路上,努力重要,選擇也重要,但是比選擇更重要的,是立志。

因為有了立志,11歲的巴菲特才有機會從人生中的第一張股票開始做起,成了投資之神。

因為有了立志,14歲的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到南開學校畢業時與同學們互贈“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的留言,到日本留學又回國參加五四運動,再到歐洲勤工儉學又回國投身革命……就一直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立志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

你有夢想?你的夢想是什麼?

你有為你的夢想付諸行動嗎?

還是僅僅停留在想想而已?

二、孜孜的追求階段

《解憂雜貨店》有句經典臺詞: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相同的意思,放在柳永那裡就文雅多了: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蝶戀花》

有了堅定的目標,在追逐的路上,唯有孜孜不倦,堅定不移地投入精力。求知之艱鉅,“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就像渴望戀人那樣廢寢忘食,百折不撓,即是為之消瘦,也不悔當初。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曾國藩,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小時候,天賦不高。有次,在家讀書,對著一篇文章不知從頭到尾讀了多少篇,還是沒有背下來,連潛伏在他家屋簷下的賊都看不過眼,跳了下來,一字不落將他讀的那篇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賊很聰明,至少比曾國藩聰明,但是曾先生卻成為了毛澤東都敬佩的人,並稱贊他是“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只要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鬥,就沒有徵服不了的東西。不努力,不堅持,連個或許都沒有。

國學大師錢穆說:“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勁。”

斧頭雖小,但經過多次劈砍,終能將一棵最堅硬的橡樹砍倒。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有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這就是職場的上的一萬小時定律。你在一件事情上堅持了一萬個小時,不是專家也成專家了。

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你是否從剛開始的興致勃勃、如火如荼變成後來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呢?

還是堅信無論前方有多大的困難,既然我們選擇這條路,就盡全力把這條路瀟灑走到底呢?

如果你不再仰慕別人的財務自由,如果你也願意過清貧的生活,那麼你在這一階段都放棄吧!

三、一覽眾山小階段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夏元鼎的《絕句》,形容在尋求成功的過程途中,堅持不懈,歷盡千辛萬苦,正當灰心喪意的時候,成功卻在眼前招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辛棄疾的《青玉案》 :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立志追逐的,在足夠的積累後,量變成為質變,不經意間已追逐到了。

當你全神貫注去做一件事情,全世界都會為你讓你路。

心理學有個著名成功的定律: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cm。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僅僅用了六週的時間,就長到了15米。

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米,只為第五年的瘋狂生長吸足養分,扎穩根基。

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得不到結果的日子,我們把它叫作紮根。

人生需要積累,有多少人,沒能熬過那三釐米?

這就是竹子定律。

竹子定律蘊含的深刻道理: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有什麼人生開掛,只不過是厚積薄發。

電影《城南舊事》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走人生的路就像爬山一樣,看起來走了許多冤枉的路,崎嶇的路,但最終會到達山頂。

成功也很簡單,你只需要在別人放棄的時候,再多一份堅持;在別人鬆懈的時候,再多一份認真;在別人患得患失的時候,再多一份勇敢!

想必你一定在這個階段孜孜不倦地努力。

願你我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不斷前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算不能成為李白,不能成為周恩來,但至少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