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抄寫“鼻”字,媽媽拍照上傳後走紅,網友:整容失敗了吧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進入校園後,第一個學習項目就是練習寫字,這是今後一切進階的基礎。

而這個過程,不僅可以體現孩子的學習態度是否認真,也是對他綜合能力的一次考驗。

事實上,即便成年人也有很多仍然寫著一手爛字、提筆就忘字,一到大場面就有些拿不出手,這多半是因為學寫字的年紀沒有耐下心練習。

現在的孩子大多很早就開始接觸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輸入方式多樣,很少會用到手寫。

若學寫字時再不好好練習,注重姿勢、字體等問題,長大很可能就忘到腦後去了。

不過,小學生寫字“不走尋常路”,常常會出現各類“翻車”事件。

小學生抄寫“鼻”字,媽媽拍照上傳後走紅,網友:整容失敗了吧



小學生抄寫“鼻”字,媽媽拍照上傳後網絡走紅

我們都知道,“鼻”這個字筆畫多,很難寫。

這讓這名小學生很是苦惱,他總是掌握不好這個字的架構,經常寫著寫著就把字寫到田字格外面去了。

小學生抄寫“鼻”字,媽媽拍照上傳後走紅,網友:整容失敗了吧

除此之外,“鼻”字的構造也讓他有些困惑,於是把上面的“田”分開成兩個“日”來寫,覺得這樣才更像一個鼻子的構造,畢竟一個人有兩個鼻孔嘛!

就這樣,他認認真真地“畫”完了一整篇“鼻”字,整個過程生動地展示了象形文字的演化歷史。

媽媽看到後又氣又笑,拍照發到網上跟大家吐槽,很快便吸引了大批關注,網友們的“神評論”也很精彩:

  • 這孩子是印象派畫家,這麼小的田字格,根本不足以發揮出真正實力,看得我眼花繚亂的。
  • 鼻子整容失敗了吧?怎麼還都鼻孔朝天呢?哈哈。
  • 雖說把字寫得分家了,但年齡太小,手法還不熟練,形成這種視覺效果也是正常的。

分析

還有的網友質疑這是大人寫來博取關注的,但如果你有孩子就會發現,他們寫字真是如此。比如這幾位家長曬出的孩子“作品”,和上面的“鼻”字就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孩子寫了一首“飛天老爸”,剛開始還有模有樣,但後來爸爸就長出來了“犄角”,天馬行空呀~

真想看看他爸爸到底長什麼樣,是不是被孩子拿來對照著練字了?

小學生抄寫“鼻”字,媽媽拍照上傳後走紅,網友:整容失敗了吧

這個孩子寫的“足”字就更妙了,可能他剛看完老爺爺打太極,悟到了一定招式。於是寫出的字便彷彿一套武林秘籍,生動又形象。

小學生抄寫“鼻”字,媽媽拍照上傳後走紅,網友:整容失敗了吧

還有這一頁“員”字,到最後完全變成一個四肢靈活的小人,呼之欲出。

小學生抄寫“鼻”字,媽媽拍照上傳後走紅,網友:整容失敗了吧

儘管這些字看起來都很有趣,但也不免讓家長擔憂:長此以往是否會影響孩子對漢字的認知,阻礙發展?

小學生抄寫“鼻”字,媽媽拍照上傳後走紅,網友:整容失敗了吧



孩子的獨特寫字方式有什麼影響?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寫字時筆劃總是自成一派,有時若是不看到最後一筆,根本不知道他在寫什麼。

這種情況在家長看來可能很難理解,但如果從孩子認知發展的角度來看,便會發現這很正常。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7歲前的學生處於前運算階段,此時右腦佔據主動地位,因此相對理論思維來說,他們的情緒化認知更強大。

也就是說,此時的孩更容易理解圖像和幾何圖形,因此練習常常由寫成了“畫”。

成年人之所以寫字使用正確的筆序,是因為這樣效率最高。

但對處於信息時代的學生來說,寫字除了手寫外還有很多途徑,因此他們用抽象的方式練字未嘗不是件好事,這對想象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有好處。

小學生抄寫“鼻”字,媽媽拍照上傳後走紅,網友:整容失敗了吧

家長沒必要把問題想得太過嚴重,想讓孩子把字寫好,顯性隱性的引導不可少。

小學生抄寫“鼻”字,媽媽拍照上傳後走紅,網友:整容失敗了吧



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漢字啟蒙?

1)給孩子講文字演化史

我們知道,漢字是從象形文字一點點演化來的,從繁到簡的過程,背後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知識沉澱。

但對初初學字的孩子來說,漢字更像一幅幅圖畫,顯示著最原始和本真的意義。

因此,父母可以通過繪本給孩子講解文字起源與發展,來幫助識字,並讓他們理解每個字的深層含義。

2)報課外書法班

不得不說,想寫一手好字確實不易,很多孩子本是打算認真寫的,但無奈老師講得太快,一筆一劃寫根本跟不上節奏,於是寫著寫著就成了“草書”,再也回不來。

想讓孩子寫出更漂亮的字,可以給他報書法班,或買些字帖回來練。

讓孩子知道,橫和豎應該在什麼位置,每個字是什麼結構。這樣以後即使寫快了,最起碼還能保持字體的原生態結構。

小學生抄寫“鼻”字,媽媽拍照上傳後走紅,網友:整容失敗了吧

最後想說的是,可能很多人小時候因犯錯都被老師罰抄過生字,不過這種方式如今越來越不適用了。學生壓力大,這種枯燥的作業只會消磨耐心,還耗費體力。

試想,孩子若覺得寫字痛苦,還會認真練字嗎?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呀。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