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欧楷《九成宫》的过程总结及经验分享


我学习欧楷《九成宫》的过程总结及经验分享

我们学习欧楷,一般都以《九成宫醴泉铭》作为法帖。欧字以其险、绝、挺、秀而经久不衰。欧阳询是立法之人,众人学习欧阳询,千人千面,这恰恰说明,“欧楷”之丰富,多变,耐人寻味。这就好像“母法”与“子法”的关系,“母法”是根本,兼有很多元素特点,“子法”是具体,不能完全兼顾。这就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我们临习的《九成宫》缺乏险峻。这也是个很复杂的原因,既有对书法认知的局限也与时代背景,这里不再赘述。

我学习欧楷《九成宫》的过程总结及经验分享

今天,我就结合我学习《九成宫》过程,来分享一些我的学习过程,希望对“同道中人”有帮助,如果哪里不对,请指正。

1. 选择笔和纸。

对于初学者来讲,羊毫软到驾驭不了,影响学习积极性;狼毫相对刚劲一些,不易书写“欧楷”的韧劲,以及出勾可能不太含蓄,有刺痛感。所以选择兼毫比较适宜,这是本人经验。

初学者别用生宣和书宣。初学者控笔能力差,行笔速度慢,很容易洇湿。生宣干涩,不利行笔,所以毛边纸很合适,兼有生宣和熟宣一些特性,且便宜实惠。

我学习欧楷《九成宫》的过程总结及经验分享

2. 选帖。

欧楷学习,肯定选择《九成宫》,当然作者还有其他比较好的作品需要了解,比如:《皇甫诞君碑》,《化度寺》,《虞恭公碑》,《兰亭记》,《阴符经》,《窦娘子墓志》等。唯有《九成宫》比较完整,清晰,更重要的是《九成宫》法度森严,严苛,这与当时立碑的动机背景有关。最好能背下碑文,如果记忆力惊人,碑帖熟记最好。

3. 读帖。

我们临帖的时候,往往对碑文的内涵不去了解,只是去一味临摹字体,这是要不得的,或者说通篇写出来会差气韵的。了解碑文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碑文释意,对于整个文章有个情感的把握,写出的字才有感觉。

我学习欧楷《九成宫》的过程总结及经验分享

4. 对比中练习笔画。

首先得说这是硬功夫。但是我从来不主张笔画拿出来单独练习,就像学英语一样单词放在句子中理解体会。不过,起初尽量选择笔画比较少的字或者独体字来练习,因为笔画越少的字自由度很大,笔画相对位置不好把握。同时,笔画少的字很多都是独体字,为合成字打下基础。

同时,练习《九成宫》的字时,也要尽可能的去作者其他帖里面,找相同的字(或者与作者同时代著名书家的字),去分析,对比,练习,这样技能掌握同一个字的不同形态,也有助于巩固笔画的多变性。

我学习欧楷《九成宫》的过程总结及经验分享

5. 背临。

依据字帖顺序,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然后跟原帖对比,查漏补缺,不断改进。

6. 通临

这里主要是章法以及气韵的问题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及的。这需要学养,品格,时间的积淀,学不来的。

7. 适当练习行书。

适当的练习行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习《九成宫》的话,练习行书法帖《集字圣教序》再好不过了。因为都是一脉相承。行书可以让你的楷书更加灵活不呆滞,楷书让你的行书点画有力有气势,从而使你的楷书“有血有肉”。

我学习欧楷《九成宫》的过程总结及经验分享

8. 加强自我书法知识学习以及其他爱好的学习

古代没有职业书法家,但所有书法家都是其他方面有影响的人物,所以不断学习很重要。

最后,就是耐心了。这个世界不存在天赋一说,天赋都是聪明人用“笨”办法表现出来的,不可急于求成。

眼过千万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好的的方法,也敌不过认认真真地临习,没有时间的积累,没有练习量的保证,一切都是空谈。

楷法无欺,亦无期!楷书也不是书法全部,路还很长,人也很多,莫愁前路无知己,努力吧!

我学习欧楷《九成宫》的过程总结及经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