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進城禮”與“大革命時期”赫拉克勒斯漫畫形象分析

赫拉克勒斯( Heracles,Нρακλη~) 不僅在人間懲惡揚善,匡扶正義,是人類的保護者,而且還是奧林波斯山的守護神、大力神、體育館保護神。可以說,他是希臘最偉大的英雄,男性的典範。因此,許多王室,尤其是斯巴達和馬其頓地區王室都自稱赫拉克勒斯後裔。而到了中世紀時期,自稱高盧人後裔的法國王室也開始使用這一傳統,他們宣稱赫拉克勒斯是高盧人,也就是法國人的祖先。

於是在整個法國的歷史上,我們會發現很多引用赫拉克勒斯來“強調統治者力量”的行為,最為典型的便是在法國國王的“進城儀式”之中。而到了“大革命時期”,赫拉克勒斯則儼然從國王的代名詞變成了“人民的代表”,在藝術作品中呈現出革命者的形象。這些都反映了赫拉克勒斯在法國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法國赫拉克勒斯崇拜的悠久傳統。本文將從進城禮與大革命時期的漫畫作品來談一談赫拉克勒斯的形象在法國曆史中的變化發展。

信仰的力量:“進城禮”與“大革命時期”赫拉克勒斯漫畫形象分析

圖源Galica,法國國家圖書館

一、舊制度時期國王進城禮中的赫拉克勒斯——高盧英雄,國王的象徵

國王的入城儀式是近代早期法國國家儀式的典型代表之一。16世紀的國王入城儀式實現了從中世紀娛樂色彩濃厚的歡迎慶典向近代早期以國王為中心的政治舞臺劇的轉變。對於法國統治者而言,這一國家儀式是他們在公眾面前宣揚王室至高無上的尊嚴的重要手段,因為整個儀式的佈局都是為了讓民眾產生油然而生的“崇拜與臣服感”。在1500年之前進城禮的場面往往是偏向“宗教性”的:聖經中國王的模範和其他宗教中的偉大形象在公眾面前進行表演。

同樣,國王通常也會面對他的先祖:塗抹聖油的克洛維,創立薩利克法典的拉穆德(克洛維的先祖),還有一切時代國王的模範——聖路易。在聖經與國家歷史這兩種主題中,後者更多地保存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進城禮中,但是前者則漸漸消失,到了1500年,它已經完全被非基督教的英雄和神所取代。這一源自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風尚最終帶來了一種“

人文主義的君主制理念”。

我們首先以極具特色的亨利二世進城禮為例,赫拉克勒斯這位古希臘的英雄人物,就成為了進城儀式中的重要象徵物。在1549年亨利二世入住巴黎之時,為當代的統治者尋找古典模範的行動在此前不久剛剛確立,赫拉克勒斯這一高大的形象被建在了聖丹尼斯修道院的拱門之上,也就是傳統進城禮的大門上,為了給亨利二世成為國王以來的第一次在巴黎公開亮相做準備。

高盧的赫拉克勒斯(Herculus of Gaul)故事源於盧坎(Lucan),他聲稱自己所見到的一個高盧人讓他回想到了神話中的赫拉克勒斯,儘管這個高盧人的非凡技藝是口才而非武力脅迫(這裡的盧坎為古羅馬詩人)。亨利二世把赫拉克勒斯與自己的父親弗朗西斯一世的特徵聯繫起來,從他口中伸出連接耳朵的四根鎖鏈則象徵著王國的四個階層:神職人員、貴族、地方法官和工人

弗朗西斯一世在生前曾被冠以"藝術與科學之父"的名號,這使得他成為了被視作法蘭西高盧人理性的英雄之神的最佳化身。而亨利二世也曾被一幅圖畫加以宣傳——在其側邊的銘文上寫著"

有其父必有其子"(like father, like son),以歌頌他發揚光大法蘭西的藝術傳統。古老的高盧英雄之神與最近的法蘭西國王,都成為了亨利二世時期藝術中作為典範的榜樣,勉勵新即位的法蘭西國王去追趕這些“先賢”。

信仰的力量:“進城禮”與“大革命時期”赫拉克勒斯漫畫形象分析

圖源Galica,法國國家圖書館

(圖為頂部帶有赫拉克勒斯塑像的進城禮城門,從中我們可以窺見文藝復興時期進城禮城門的建築特點,赫拉克勒斯形象在最頂部的中央)

同樣很好地利用赫拉克勒斯來為自己進行政治宣傳的是不久後的亨利四世。眾所周知,亨利四世在位前法國剛剛經歷了一場慘烈的宗教戰爭,亨利四世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戰爭的結束者,或者說,法蘭西民族的拯救者形象。在他的進城禮中一樣能看到許多赫拉克勒斯的塑像出現,在亨利四世時期編年史家的解釋中,赫拉克勒斯同時是"神和英雄",這可以讓人想到正是亨利對自己的認定。他希望在民眾中塑造起一位不懼怕戰爭但是努力終結戰爭的英雄形象,就像赫拉克勒斯那樣以一個大力神的形象統治國家。因此,透過亨利四世的巴黎進城禮我們可以瞭解到,通過將國王塑造成赫拉克勒斯的形象,法國王室還起到了宣傳結束戰爭“穩定民心”的效果。

信仰的力量:“進城禮”與“大革命時期”赫拉克勒斯漫畫形象分析

上面這枚硬幣據介紹也是亨利四世被塑造成赫拉克勒斯的展示。根據其介紹,亨利四世一手持著棍棒,另一隻手在簽署和約。棍棒是赫拉克勒斯在神話中的常用武器,在這裡也可以理解成力量的象徵物。而簽署的合約自然可以讓人聯想到亨利四世時期頒佈的南特敕令,也就是讓胡格諾教徒與天主教徒和解的敕令——正是這一合約結束了法國的宗教戰爭,讓這個瀕臨分裂的國家重回統一。

總之,在法國的舊制度時期,赫拉克勒斯一直被視作國王的化身,他代表了力量和戰無不勝,是非常典型的古希臘時期英雄在文藝復興君主制時期作為君主制強化的隱喻的例子。

二、大革命時期的赫拉克勒斯——無套褲漢與人民的象徵

而當時間來到1789年之後,隨著舊制度的崩潰,赫拉克勒斯則搖身一變,成為了人民的象徵。在法國大革命中,一個極具象徵性的革命政治符號是有關赫拉克勒斯的各種雕像。這位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在西方藝術中一直是懲惡揚善和敢於鬥爭的象徵,而在大革命中他更是被描繪成了一個兼具"力量和簡約"的健壯男性形象。革命者選取這樣一個抗爭者的形象就是為了對"國王與神甫的雙重暴政"的象徵性克服,因為赫拉克勒斯的雕像基座正是用從聖母院的柱廊上敲下來的國王塑像碎石搭建的。國民公會試圖用這樣一座高達46英尺的赫拉克勒斯雕像掩蓋人們對所有國王的記憶。實際上,對於激進派來說,赫拉克勒斯的意象有著非常獨特的隱喻

過度的壓迫使憤慨的人民忍無可忍,在這個偉大的城市裡,人民發出了憤怒的吼聲,警鐘和大炮喚醒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告訴他們,自由危在旦夕,一分一秒也不能再耽擱了。突然之間,48個區的人民武裝了起來,組成了軍隊。這個令人敬畏的巨神站了起來,行走著,前進著,像赫拉克勒斯一樣跋涉在共和國,為了消滅旨在詛咒人民至死的野蠻叛亂。

從這段弗歇描述巴黎人民反對吉倫特派的勝利的宣講中,隨著革命的爆發法國政治文化中的神聖核心從舊制度下的國王演變成了作為聚合體的"人民",在這個隱喻中,"人民"成為了"巨神",成為了一切反革命力量的毀滅者。

信仰的力量:“進城禮”與“大革命時期”赫拉克勒斯漫畫形象分析

圖源Galica,法國國家圖書館

在一篇對大衛最早有關該塑像的演說所做的報紙評論中,赫拉克勒斯作為激進派的意象又向前發展了一步。《巴黎革命報》(Revolutions de Paris)的編輯當即看到了這一意象的政治重要性:"我們會看到我們的人民站了起來,一手託舉著被奪回的自由,一手握著用於保衛其勝利果實的短棒。"這位編輯甚至建議,"因為荷馬稱他那個時代的國王是'食人民者'(mangeur de peuples),我們也可以在法國無套褲漢的形象上寫道:人民,食國王者(Le peuple Mangeur de Rois)"。

在這幅圖畫中,赫拉克勒斯儼然已經成了一個無套褲漢。他高舉著象徵著"砸爛舊制度"的短棒,準備砸向君主。而且,赫拉克勒斯的穿著——戴著弗爾吉亞帽,捲起褲腿,這顯然就是一個無套褲漢的穿著。這樣一個赫拉克勒斯的形象已經和讓-雅克·大衛所設計的雕像截然不同。大衛設計的雕像不具備任何社會特徵,完全是一個超然於階級和派系政治的抽象形象。簡言之,這幅漫畫中的赫拉克勒斯比大衛所建造的雕像要激進得多:這個食國王者更為直接,更為真實,他就是人民,他就是無套褲漢,甚至沒有用上那些晦澀的隱喻和再現。

作為激進派的意象,他就是要反映現實

這幅圖中另一個極具現實性的意象就是其中被巨神握在手中的國王,或者說是侏儒。圖中國王就像一個無助的玩具被握在民眾孔武有力的手中。而且,和上面的那幅革命者形象圖一樣,對國王的顛覆不是人民要做一時一日的國王,而是要吞噬國王,要從國王手中永遠奪回自己的自由,並"拼盡全力來保衛勝利的果實。"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對這幅漫畫所鼓舞的人民群眾的暴力行動正當化,這篇報道的編輯為其賦予了內涵:"你們用暴力捍衛了我們剛獲得的自由。"

從前面的兩個部分中赫拉克勒斯形象變遷的比較中我們不難看出,赫拉克勒斯這一形象在法國有著悠久的引用歷史,直到今天在法國一些城市的建築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就像是真正的高盧英雄,在每一個時期為當局者服務。從舊制度到大革命後它的形象轉變,我們也可以看出政治輿論塑造在民眾心目中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對於那些感興趣於希臘神話以及法國曆史的人,赫拉克勒斯的形象變遷不失為一有意思的切入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