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新勢力造車企業如何突圍?

目前,國內新冠疫情防控成效明顯,但疫情在全球持續暴發,對汽車市場帶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整車企業,還是上游零部件企業和經銷商等環節都受到了疫情影響。

疫情之下,新势力造车企业如何突围?

針對這種情況,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密集出臺各種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如放寬限購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推進智能汽車發展等。新能源汽車企業該如何突圍,對於新勢力造車公司未來的發展又將如何?

近日,記者採訪到天際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張海亮,他以天際汽車為例,講述了新勢力造車公司疫情之後的發展方向。

記者:目前,天際汽車是否已經全部復工?疫情對企業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造成了什麼影響?採取了哪些相應的措施?

張海亮:從研發項目推進方面來看,新冠疫情影響有限。公司在研的A級SUV項目,目前產品數據已完成第一階段的開發,鑑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多家合作供應商目前復工時間不一,響應時間較慢,對於整車試製工作確實存在進度風險;並且工程試製樣車的生產是驗證研發成果的必要條件,兩冬一夏的高低溫耐久試驗也會因為疫情受到影響。不過通過環境倉試驗和反季節標定等措施,可以相對減輕進度問題帶來的影響,但相應地也會造成研發成本的上升。

另外,公司現在還有兩款車型處於開發階段的最前期,即方案開發階段,現階段的重點工作是產品定位、產品定義以及整車總佈置尺寸定義。雖然因為新冠疫情造成部分研發和市場研究人員無法到崗,但是這方面的工作仍可以在居家隔離期間通過網絡視頻會議以及VPN等手段連接研發數據庫,進行預研工作;雖然增加了溝通成本,但仍然可以按部就班正常推進。

關於造型方面工作的開展,天際汽車早已具備MAYA快速建模和藉助虛擬現實平臺開發來提升研發工作效率的能力。因此,總體開發進度和開發質量是可以保證的。

天際汽車紹興工廠規劃年產能為6萬臺新能源乘用車,主要建設衝壓、焊裝、塗裝和總裝車間,計劃投產首款豪華智能電動SUV-ME7。目前天際ME7處於小批量生產階段,生產進度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一定影響,天際汽車按照相關規定已於2月10日正式復工,目前零件臺架試驗和整車道路試驗正常進行,整車質量改進和提升工作按計劃開展。

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從1月28號開始,天際汽車質保、物流、採購、研究院等相關部門陸續啟動對160多家供應開展疫情影響調研,目前95%供應商已於3月10號復工復產,僅剩湖北的8家供應商未復工,其中6家在武漢,其餘2家分別在黃石和荊州。

根據最新調研信息,復工時間未確定,最快在3月下旬能復工,這對當前項目生產造成一定影響,對項目批量生產進度有影響。

疫情對於銷售造成的影響不大。同時,這次疫情讓天際汽車更加堅定了創新銷售模式的信心和決心,尤其是線上結合線下多渠道多維度並舉,全方位觸達終端客戶,為此我們圍繞用戶為中心提供多樣生活場景的在線商品與服務購買體驗,覆蓋在線訂車、服務套餐購買、金融增值產品購買、精品配附件購買、維保產品購買、新生態平臺構建的綜合零售模式。

記者: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未來五年,天際汽車如何佈局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

張海亮: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純電動車型的佔比不斷提高、具備長續航、智能化、高品質等特徵的新車型不斷推出、造車新勢力以及傳統汽車廠都在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

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特別對高品質、高性能和高智能的新車型的關注度和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具備購買實力、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消費者逐步成為新一代中高端電動智能乘用車的中堅力量。這批用戶不僅對汽車工業和技術非常瞭解,同時關注體驗,敢於直接提出意見,也樂於分享。相信隨著後續市場形勢的變化以及用戶關注度的累積,適應新生代消費者的中高端新能源車型會迎來較快增長。

天際汽車根據消費者需求,未來五年內將推出具備智能化、網聯化、高品質、高性能的多款新能源新車型,覆蓋中級轎車、中級SUV、中高級轎車以及中高級SUV及MPV等全方面多品類產品線。

網絡體系方面,天際汽車採取了直營體驗中心與城市創客夥伴相結合的創新零售渠道模式。在重點城市核心商圈設立廠家直營的天際中心,可讓品牌快速起步為目標消費者提供高端統一的品牌、產品體驗和豐富的客戶活動,配合由經銷商運營的智選空間,充分調動地方關係和最強營銷資源,為品牌提供可持續性的客流導入和轉化的銷售模式,最終形成線上和線下、直營與品牌授權相結合的覆蓋新能源網絡體系。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10多個重點城市已成功招募多家有實力的城市創客夥伴,我們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各核心地標商圈開設一家品牌直營展廳。預計今年我們將在20個城市完成40家線下銷售門店建設,這些門店將為車輛快速交付提供保障。

記者:天際汽車作為新勢力造車公司,如何轉化、強化、深化品牌戰略?

張海亮:我們仔細去觀察了現在的消費者,發現他們對品牌的認知,從原來追逐品牌帶來的標籤感,符號感,品牌榮譽感,轉變成去追求新技術帶來新奇的產品的體驗、全新的品牌與用戶溝通方式,給到的“帶入感”品牌體驗、場景式服務帶來的“我擁有這個品牌”的愉悅感。

我們不把自己定位是汽車品牌,而更像是一個時尚的科技品牌,我們期待那些炫酷的五屏互聯,交互式燈光等給用戶帶來體驗的驚喜。

我們更注重社交化的用戶溝通,而不是去做大量廣告,比如我們用“天際APP”做了一個社區,每個用戶就像住戶,能全面瞭解我們的產品,我們的品牌活動,並實時,直接和我們互動。

我們並不把消費者定義為“客戶”,而是“用戶”,我們在商業區建“天際中心”,並不是賣車,而是讓天際的朋友們經常來交流,互動,體驗。我們在社區附近開“安心工場”,“速捷驛站”,便於解決日常用車問題,我們提出3*6*5天際悅行服務,提供全場景,多模式的用戶服務,解決保險,充電,保養等所有用車問題。天際想讓用戶感到,他買的不是一臺車,而是一種“擁有品牌”的感覺。

記者:目前,主流傳統汽車製造商也開始系統化和規模化地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那麼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機會還有多大?

張海亮:造車新勢力有以下兩點優勢:更靈活的管理機制;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營銷方式。比起傳統汽車企業,造車新勢力更加輕量化、創新能力更強、思路更加開闊、反應速度也非常強大。同時,新勢力們利用更靈活的方式吸引消費者,通過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營銷方式服務消費者,更快相應消費者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

在新生造車企業中,天際汽車資源獨特,相對互聯網背景的其他企業,天際汽車創始團隊背景強大、文化統一、產業資源豐富,因此在整體產品開發、供應鏈管理、質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有較強優勢,在商業模式方面打法更為務實且非常靈活,更加符合中國汽車市場特徵,區域市場覆蓋面更廣,潛在合作伙伴充足。

記者:作為一家新興造車企業,天際汽車如何保障銷售車輛的質量?在提升產品質量方面做了哪些改進?

張海亮:汽車作為一個複雜機電與數字相結合的產品、涉及生命安全的移動智能終端,為了使其品質滿足客戶期望,我們建立覆蓋產品生命週期的所有環節的質量管理體系,從市場調研到產品研發、從潛在供應商評審到外購件批量樣品認可、從生產工藝規劃到批量生產檢驗、從失效分析到持續質量改進,離開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增大客戶抱怨風險。設計、製造、管理三者缺一不可。

質量首先是設計出來的,產品全生命週期質量管理強調早期預防。我們將質量管理工作向前延伸至產品定義之初,充分考慮到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中國特殊路況和氣候環境等因素,將國家法規和標準要求,競爭車對標和歷史車型經驗教訓等總結為質量要求導入到產品定義和設計方案中,組織各相關部門在項目節點對各項質量要求進行評估,確保“一開始就做對”。

體系化的供應商質量管理,是保證整車質量穩定的前提。首款車型ME7超60%供應商來自奧迪、大眾體系, 核心零部件如電機電控、轉向系統、ESP、ADAS系統均來自德國博世,制動助力系統來自德國大陸, 輪胎來自倍耐力、米其林、固鉑等,高品質的零部件供應為打造德系工業造車品質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批量管理中,我們定期對供應商開展過程審核和產品審核,同時利用天際實驗室資源對關鍵零部件進行尺寸材料性能抽檢,以此保證產品的質量穩定性。

穩定的產品製造過程是提升整車質量、保障產品一致性的基礎。基於當前世界領先的德系汽車Audit質量評審標準和國內客戶的使用習慣,質保部門建立了天際汽車整車Audit質量評審標準和流程,設有專業的Audit評審人員,以客戶的眼光每日對四大工藝交付的產品實施全方位的專業評審,確保質量體系受控,同時制定質量提升計劃,不斷提升整車質量品質,從而確保出廠的每一輛車都達到德系豪華品牌質量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天際核心團隊來自上汽大眾,具備20多年造車經驗,是在新興造車企業中唯一擁有完整正向研發、打造最暢銷車型、運營中國最成功車企的團隊。在研發團隊建立之初,就秉承了德系汽車做工精緻、質量可靠、性能卓越的造車基因,將德系汽車標準融入到整車的開發流程之中,包含從零部件到整車的設計、驗證和製造流程。按照天際汽車產品開發流程,車型從研發到量產還要滿足嚴苛的測試與驗證標準,經歷高溫、高原、高寒各種極端環境,測試里程超過200多萬公里。確保在車輛交付用戶前解決所有潛在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