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婆婆把孩子帶回老家。媳婦去接,看到孩子後:離婚吧!

再浪漫的愛情,進入婚姻後總顯得一地雞毛。婚姻生活本就不易,夫妻之間也是小心翼翼地經營著彼此的感情。

然而,對於女人來說,最難受的莫過於本來是三口之家的內部事情,卻因為婆婆的摻和,變得複雜起來。

兩個人在一起時,即使出現了問題,也能很快的解決。而有了外人的加入,本來簡單的事情,稍不留神就會出現更大的裂痕。

王甜就是這樣一個女人,本來一家三口其樂融融,自從婆婆來了之後,她的生活變得一團糟,甚至因為婆媳關係,差點兒離了婚。

夫妻吵架,婆婆把孩子帶回老家。媳婦去接,看到孩子後:離婚吧!

01

王甜和李浩是大學同學,他們從大一就開始談戀愛,一直到畢業。雖然李浩是來自農村,王甜是本地人,但在學生時代,愛情是唯一考慮的選項。

四年的相依為伴,也讓王甜和李浩彼此更加恩愛,都認為對方是值得託付終身的良伴。因此,畢業後,李浩也決定留在大學所在的城市打拼,為了和王甜一起。

畢竟王甜家是獨生女,父母也不允許王甜去太遠的地方發展。而李浩也不可能回農村老家,大城市裡才有更多的機會。

又過了四年,李浩也沒辜負王甜的深情,在公司裡直接升上了銷售總監,而且自己還代理了一個品牌,年收入突破60萬。

很快李浩就自己首付了一套二手房,在城市裡總算有個家,房產證上也寫上了王甜的名字,象徵著不離不棄的愛情。

他們的婚事自然也提上了日程,王甜的父母也比較開明,同意了這門婚事。兩個人就這樣,開開心心地結為夫妻。

夫妻吵架,婆婆把孩子帶回老家。媳婦去接,看到孩子後:離婚吧!

02

兩個人的小日子,一開始就過得有滋有味。王甜很快就有了身孕,因為父母就在身邊,所以王甜就讓媽媽過來照顧。

李浩也沒什麼意見,畢竟孕婦養胎時的心情很重要。由於李浩的二手房是老房子,丈母孃在住了一週後,就提出小倆口住到她家,這樣對王甜更好。

王甜很意動,因為爸媽家的房子大,小區環境也更好,更有利於養胎。在王甜的勸說下,李浩也勉強答應了,於是搬到丈母孃去住。

王甜懷孕的第一年過年,夫妻倆自然在丈母孃家過年,畢竟妻子不方便出遠門,而且夫妻倆也不可能分開過年,李浩只能歉意地對爸媽說了聲對不起。

這也是李浩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第二年,孩子出生了。這一年幸好有丈母孃的照顧,省去了夫妻倆不少事,而且老人們也給小倆口分擔了不少費用。

又到過年時,李浩提出能不能回老家過年。可王甜說,孩子太小,出遠門萬一生病了怎麼辦,而且她也捨不得和孩子分離,不可能單獨陪李浩回去。

這一年,李浩還是妥協了,留在了丈母孃家過年。年夜飯打電話回去時,那邊的親戚有人說李浩是不是做了上門女婿,忘了爹孃。

夫妻吵架,婆婆把孩子帶回老家。媳婦去接,看到孩子後:離婚吧!

03

這個年,李浩的心情很複雜。也許是因為自尊心,也許是想到家裡的父母,李浩很堅決地要求王甜跟他搬回去住。

並且以讓丈母孃休息為藉口,叫自己的媽媽過來照顧,王甜拗不過李浩,於是夫妻倆回到了自己的小家,婆婆也過來住了。

自從農村婆婆來了,王甜剛開始事事忍讓著,小心翼翼地處理著婆媳關係。但兩個人的生活背景、習慣三觀實在差異太大,矛盾也越來越多。

比如,婆婆堅持要用尿布給孩子,說他們從小就是這麼帶孩子的,穿尿不溼會把孩子悶壞的。但王甜卻堅持要用尿不溼,說它更乾淨衛生。

比如,婆婆把老家親戚的衣服全要過來給孩子穿,而王甜則堅決給孩子買新的衣服穿,有一次甚至氣不過直接說她家孩子不是乞丐,把婆婆氣得半死。

比如,婆婆燒飯時喜歡加很多味精雞精,而王甜從小都不吃這些,提醒了婆婆很多次,但她就是不改,結果好幾次王甜都跑回孃家吃飯再回來。

夫妻吵架,婆婆把孩子帶回老家。媳婦去接,看到孩子後:離婚吧!

04

李浩剛開始也向著王甜,經常在婆媳之間周旋,也提醒她媽要注意什麼。可時間長了,卻覺得王甜是沒事找事,總是挑刺。

李浩經常對王甜說:“我媽農村來的,就這樣的人,心是好的,你就多包容包容,何必那麼計較和針對?”

倒後來,看到自己媽傷心的樣子,也忍不住開始責怪王甜:“你能不能別那麼大小姐脾氣,我從小不都這麼被我媽帶大的嗎,你至於嗎?而且,我媽一天到晚都在忙,你又不是看不到?怎麼老是雞蛋裡挑骨頭。”

王甜也不甘示弱:“她就是故意的,再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育兒也要與時俱進,我說了她聽了嗎?只顧自己感受,還不如我自己帶。”

李浩聽完,覺得王甜根本沒體諒自己和自己媽媽的辛苦,突然就很生氣,然後和王甜吵了起來,這也是他們結婚後第一次爭吵。

吵得很大聲,婆婆在外面也聽到了,她只是走進來,把孩子抱了出去,走後還惡狠狠地看了王甜一眼,然後對兒子嘆了口氣。

當晚,王甜氣不過,摔門而去,直接回了孃家。本來想把孩子一起帶走,可婆婆不放手,最後還是一個人走了,想靜一靜。

夫妻吵架,婆婆把孩子帶回老家。媳婦去接,看到孩子後:離婚吧!

05

第二天,王甜在父母的勸說下,還是回了家,結果家裡空無一人,婆婆和孩子都不在。她趕緊打電話給李浩,也無人接聽。於是跑到李浩公司,才知道李浩請了兩天假。

王甜很著急地一直撥打電話,直到幾個小時後,才撥通李浩的電話:“你們去哪兒了,打電話也不接?”

電話那頭,李浩緩緩地說:“我帶我媽和孩子回老家一趟,剛在開車,現在剛安頓好,你不是回孃家了嗎?怎麼又回來找我們。”

王甜很生氣地說:“你帶孩子回老家,都不和我說一聲?太過分了吧,萬一生病怎麼辦?”

李浩這才說:“他是我兒子,帶他認祖歸宗怎麼了,不就回趟老家,我們李家人沒那麼精貴,沒事掛了。”

聽到電話掛斷後的“嘟嘟嘟”聲,王甜委屈地哭了出來,她也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了,明明幸福的家庭,就因為一個老太婆,變成了這樣。

夫妻吵架,婆婆把孩子帶回老家。媳婦去接,看到孩子後:離婚吧!

06

王甜還是不放心孩子,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丈夫老家,這也是王甜第二次去,上一次還是大學暑假時去過。

一進門,卻看見一歲多的孩子被很多人抱來抱去,這個捏捏臉,那個拉拉手,有些人衣服都是髒髒的。

再看到孩子的奶瓶就放在一個看上去髒髒的椅子上,再也忍不住跑過去奪過孩子,還一邊大聲說:“李浩,我要離婚。”

後來,王甜和李浩還是沒離,也許是因為孩子的羈絆。只不過夫妻倆再也回不到曾經那麼恩愛。每年過年,李浩和王甜也分開過,孩子每隔一年去一次老家。

古人講究門當戶對,不僅僅是針對家庭條件,更多地是強調,兩個家庭的三觀是否一致,生活環境和習慣是否吻合。

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小日子,更是兩個大家庭的磨合,如果結婚前雙方都不在一條線上,那麼婚後則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尤其是理解和包容。

如果做不到,婚姻只會一團糟,這真的和愛情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