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礎知識: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

《人民警察法》第3條規定:“人民警察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繫,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維護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公安工作中貫徹執行群眾路線是我國公安機關的優良傳統。

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是公安工作實行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它是在公安工作中服務群眾,保護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的理論、原則、制度和方法的總稱。

一切為了群眾,這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發點。就是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與履行自己的職責統一起來,一方面有效地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利益不受侵犯。

一切依靠群眾,這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態度。就是要堅定地相信群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宣傳、組織人民群眾,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同違法犯罪活動和治安災害事故作鬥爭,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虛心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同時,要把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好方法、好經驗及時加以總結和推廣,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工具,人民警察屬於人民。人民警察必須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二)人民群眾是維護社會治安的基本力量

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方面,廣大人民群眾不僅是積極的擁護者、支持者,而且是積極的參與者。

(三)公安工作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群眾性,尤其不能離開人民群眾的支持

國家安全與社會治安問題,涉及的社會關係是極為廣泛的。任何治安問題,都離不開群眾生活領域。人民群眾在解決治安問題方面富有創造性和實踐性;人民群眾是有關犯罪和社會治安問題信息最廣泛、最直接、最敏感的來源;人民群眾是對違法犯罪行為施加影響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時的力量。

(四)處理好公安機關與人民群眾的關係是調整各種社會關係的基礎

公安機關要調整各種社會關係,其中最基本的關係是公安機關與人民群眾的關係。這個關係調整好了就會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擁護和普遍支持,各種困難和問題就可能順利解決。

(五)公安工作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監督

對公安工作的功過是非,要依靠人民群眾的檢驗和評價。在一切監督力量中,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監督具有第一位的意義。群眾對公安工作的體驗最直接,群眾的監督具有廣泛性、普遍性。其他的監督往往要依賴群眾的監督。

(六)人民群眾是解決警力不足的人力資源

維護治安的力量在人民群眾之中,這是一個開發不盡取之不竭的人力源泉。依靠群眾解決警力不足,是客觀要求,具有長期性的戰略意義。

公安基礎知識: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