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述帝國與戰國七雄,看如何從"黑道老大"變成了偉大的國王

公元前750~前500年是歷史的轉折點。在公元前750年,西方社會發展指數與其在公元前1200年文明核心瓦解前相當,逼近24分;公元前500年,東方社會發展指數也達到24分。

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氣候發生變化,人口遷移,衝突不斷升級,新國家成為文明核心,老國家開始瓦解。文明核心似乎完全有可能再次瓦解,但兩個文明核心都進行自我調整,發展經濟、政治和文化知識來應對它們所面臨的挑戰。

1、 改革最先在亞述出現

亞述帝國與戰國七雄,看如何從

公元前744年,新貴提格拉·帕拉薩三世在一場政變後登上王位。剛開始,他和先前幾位篡位的君主沒什麼區別,但是在之後短短20年間他使亞述從一個破落低端的國家蛻變成了充滿活力的高端國家。在此期間,與黑手黨的合法化一樣,他從一個"黑道老大"變成了偉大的國王。

他的秘訣是廢黜天子。提格拉·帕拉薩建了一支常備軍,由他支持,只聽命於他一人,而不需要領主提供軍隊。他迫使戰俘組成了他的私人軍隊,留存下來的文字資料沒有記載他是怎樣做到的。當他的軍隊取勝時,提格拉·帕拉薩直接把戰利品賜給軍隊,而不再和領主分享。倚仗軍隊,他瓦解了貴族的勢力,細分國家高等行政機構,並將俘虜的宦官安排在這些機構中。宦官有兩個好處:他們不可能有後代來襲位,且通常被認為他們不可能會叛亂。最重要的是,提格拉·帕拉薩通過擴大官僚體系來統治國家,廢黜天子並選用忠於他的行政官員。

亞述帝國與戰國七雄,看如何從

面對高昂的開支,提格拉·帕拉薩調整了國家財政制度。他主張定期上繳貢金,基本上就是稅收,而不是不時地掠奪外族。如果代理國王有異議,提格拉·帕拉薩就用亞述官員代替他。例如,以色列王比加在公元前735年與大馬士革城和其他敘利亞城市一起發動抗稅起義。提格拉·帕拉薩狠狠懲治了他們。他在公元前732年攻破了大馬士革城,派官員駐守,併吞並了以色列北部肥沃的山谷。提格拉·帕拉薩不得人心,結果被暗殺,比加人立何細亞為親亞述的國王。

直到提格拉·帕拉薩在公元前727年去世,亞述一直都國泰民安。何細亞認為新亞述體系將隨著提格拉·帕拉薩的死而消亡,於是他就停止上繳貢金,但提格拉·帕拉薩設立的機構即使在最高層發生變動的情況下也可以繼續下去。亞述的新國王撒縵以色在公元前722年攻陷以色列,殺了何細亞,派官員駐守,並將數以萬計的以色列人驅逐出境。

亞述帝國與戰國七雄,看如何從

從公元前934~前612年,亞述強行讓450萬人遷徙。部分人口被充軍,建城池,參與提高帝國生產力的項目,如築壩、栽樹、培育橄欖樹、挖運河等。被驅逐的勞動力進入尼尼微和巴比倫後,兩座城市的人口都增加到10萬,它們吸收各地資源,規模空前。社會發展高漲,到公元前700年時,亞述成了史上最強大的國家。

2、 歷史是不是因為提格拉·帕拉薩在公元前8世紀阻止了國家瓦解而改變了發展軌跡?

亞述帝國與戰國七雄,看如何從

曾經有段時間歷史學家會毫不猶豫地肯定這一點,但現在他們都不會把結果只歸因於這位獨特的偉人。他們這樣做可能是正確的。偉大的提格拉·帕拉薩可能是很殘酷,但絕不是唯一的。所有公元前8世紀晚期西方文明核心中的統治者都採用了中央集權化來應對他們的困境。

在埃及,來自現今蘇丹的努比亞人甚至在提格拉·帕拉薩奪取王位之前就已經統一了全國,並在之後的30年中進行改革。甚至到公元前8世紀10年代,猶大國王希西家也採用了同樣的做法。

歷史並非僅由一個天才改變,當時的情形更像是絕望的人們想盡辦法生存下去,其中最好的方法是獲勝。要麼中央集權,要麼滅亡,未能成功控制地方領主的統治者被那些成功的統治者擊敗。

公元前701年,森納赫里布侵略猶大王國,俘虜它的人民。他赦免了耶路撒冷,因為希西家同意上繳更多的貢金。 不管原因究竟如何,森納赫里布的勝利給他帶來了一個嚴酷的新現實:每次亞述獲勝就產生了新敵人。當提格拉·帕拉薩在公元前8世紀30年代早期吞併敘利亞北部時,大馬士革和以色列聯合反對他;當亞述王撒縵以色在公元前722~前732年間征服大馬士革和以色列時,猶大王國就成了前線;在公元前701年猶大王國滅亡後,埃及就面臨威脅了,所以在公元前7世紀70年代,亞述佔領了尼羅河流域。最後亞述人發現埃及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遠了。

10年後亞述人從埃及撤兵,前線都出現了問題。摧毀北方勁敵烏拉爾圖後,他們就常受到高加索毀滅性的襲擊;擊潰南方勁敵巴比倫後,他們開始與東南方的伊勒姆作戰;在公元前7世紀40年代戰敗伊勒姆後,居住在扎格羅斯山脈的米底人成了威脅,而且他們使巴比倫恢復了實力。

像先前的亞述國王一樣,波斯統治者認為他們是由上帝委派的。他們的家族阿契美尼德代表著與黑暗和邪惡鬥爭的光與真理之神——阿胡拉·馬茲達。他們相信其他民族的神靈看到他們的正義性後也希望他們獲勝。

三、選國王的好辦法究竟是什麼?

與此同時,假司美爾迪斯也因沒有耳朵而被他的妻子識破。於是7名貴族殺了假司美爾迪斯,並開始爭奪王位:每人帶著馬到指定地點,誰的馬在太陽昇起時先叫,誰就成為國王。最後大流士贏了。

亞述帝國與戰國七雄,看如何從

值得一提的是,事實證明這是選國王的好方法。大流士很快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成為新一代的提格拉·帕拉薩。他向全國3000萬人徵稅,將收入最大化。據希羅多德記載:"波斯人稱大流士是一個商人……他儘可能謀利。"

大流士來到了社會發展已復甦的地中海沿岸。到公元前500年時,商人不再為宮殿和廟宇服務,而為自己謀利,促進了經濟發展。商人將海運成本降低,通過船運輸奢侈品及食品等大宗貨物來謀利。大約在公元前600年,安納托利亞西部的呂底亞人開始鑄幣。到大流士統治時,鑄幣技術已被廣泛應用,進一步加快了商業發展。生活水平提高,到公元前400年,平均每個希臘人要比他們三個世紀前的先輩多消費25%~50%。房屋更大,飲食更多樣,人們更長壽。

大流士通過僱用腓尼基人成立波斯第一支艦隊,開鑿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並控制希臘城市來介入地中海繁榮的經濟。據希羅多德記載,他派間諜監視意大利,甚至考慮過攻打迦太基。

大流士死於公元前486年,這時西方社會發展指數已比公元前1200年的24分整整高出了10%。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灌溉農業產量已穩步增加;巴比倫大約有15萬居民,據希羅多德說,這個城市如此之大,以至於居魯士佔領它的消息花了幾天才傳到每家每戶;波斯軍隊規模龐大,甚至把整條河都喝乾了;多達1/10的雅典人會寫自己的名字。

東方社會發展指數也達到了24分。從公元前8世紀以來,東方國家與西方一樣也進行了重組並實行中央集權化。公元前771年周王朝的瓦解讓諸侯們喜憂參半。沒有周王朝,他們可以肆意征戰。諸侯們原本聽命於周王,不過他們發現周王依賴他們的軍隊,而且自己的權臣也開始變得難以駕馭。解決辦法是廢黜貴族,引進外族人,像提格拉·帕拉薩那樣用囚犯組建軍隊。

與周朝毗鄰的大國在公元前7世紀就開始這麼做,並逐漸變得強大起來。 相比黃河流域的其他國家,楚國受到周室的管制較少。早在公元前690年,楚國就創建了新直轄區,行政長官直接向楚王彙報。其他國家爭相效仿。

在公元前7世紀60年代,晉獻公採用了更激烈的策略,屠殺國內名門望族的首領,並提拔順從他的臣子。其他國家也爭相效仿。在公元前594年,魯宣王採用了新策略:讓農民對自己耕作的土地擁有所有權,不用再服勞役,但是前提是他們需要服兵役或繳稅。不用多說,其他國家當然也群起仿效。

亞述帝國與戰國七雄,看如何從

這些採用新統治策略的君主與西方國家的君主一樣,創建更大規模的軍隊,面對更強勁的對手,並從經濟發展中獲利。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後更願意努力耕作,提高農作物產量,併發明瞭牛拉犁。鐵製農具得到了廣泛使用。到公元前5世紀,鐵匠們學會使用風箱,將鐵礦石加熱到熔點2800華氏度後再鑄造。吳國的鐵匠甚至能控制鐵中的碳含量,造出真正的鋼鐵,城市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關於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分期》

《亞力山大若東征中國,馬其頓方陣將橫掃戰國七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