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忠臣易得,明主难求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清明节的由来:忠臣易得,明主难求


据说清明节的由来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有关。那时候晋文公还没有继位,还是晋国公子重耳。因为骊姬之乱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有一次,重耳因为食物短缺而饿得奄奄一息,为了让重耳活命,随行的介子推割下了自己的一块肉,混在野菜中做成汤给重耳吃。当重耳知道吃的是介子推的肉时,大为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然而,当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并登上王位,大赏群臣之时却独独忘了赏赐介子推。介子推没有在意,也不想像别人一样主动请赏,甚至看不惯那些明明没有立功却厚颜无耻讨要赏赐的人。不想同流合污的他选择了功成身退。

清明节的由来:忠臣易得,明主难求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丞辅。

龙反其乡,得其处所。

四蛇从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写下这首诗,介子推已然归隐绵山。他把晋文公那些年的逃亡看作是龙游天下,自己不过是随行的小蛇,龙归故乡是理所当然,小蛇又有何功德呢。丝毫没有居功自傲。当晋文公看到这首诗的时候,顿觉懊悔不已,便派人去寻访介子推,甚至亲赴绵山,可是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想找个人谈何容易,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可是大火连烧三日,终究不见介子推的身影。

清明节的由来:忠臣易得,明主难求


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正是开头那一首。即使面临绝境,介子推依然心系重耳,可见其忠义。哪怕身死,也要化作谏魂,劝主公做一代明君。

重耳深感惭愧,当即下令对介子推以实行国葬,并诏告全国,往后每年的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不准生火做饭,以纪念介之推。后来,这个日子慢慢地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清明节。

清明节的由来:忠臣易得,明主难求


晋文公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其文治武功可见非一般人可比。但在介子推这件事上明显有失明主之仁义。烧山之举说是小人挑唆,但他真的不知道这样有可能会烧死介之推吗?而且对于山上其他生物而言这也是极度不仁。虽然事后做了许多弥补,但斯人已逝,所有的补救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罢了,他终究对不起介子推。

忠魂埋骨无遗恨,焦柳逢春忆旧人。

寒食常为怀介子,深情敢问几分真。

清明节的由来:忠臣易得,明主难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