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農:茶香悠悠,川茶撬動千億大產業

明前茶,一直是大家喜歡喝的新茶。

清明節就快要到了,走進四川茶業主產區,到處是茶農們忙碌的身影。

四川作為全國茶葉主產區之一,目前川茶產業發展“兩帶兩區、一主三輔、天府龍芽、十大茶企”的藍圖已形成。


聚焦三農:茶香悠悠,川茶撬動千億大產業


記者瞭解到,川茶的發展路徑:培育精製川茶產業,從生產、初加工、精加工,再到市場營銷、品牌打造等方面入手,對整個產業鏈進行升級。

川茶的發展目標: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構建現代茶產業體系,打造“千億茶產業”,實現由茶葉大省向強省跨越。

聚焦三農:茶香悠悠,川茶撬動千億大產業


3月,又是一年春茶上市的季節。記者看到,在宜賓翠屏區金秋湖鎮邱場村,茶農採茶正忙;雅安市名山區中峰鄉,成片茶壟綠意盈盈;廣元市旺蒼縣,一杯新泡的米蒼山茶,湯色碧綠清瑩、香幽如蘭……

  近年來,鮮靈清爽的四川春茶廣受市場青睞,這不僅得益於蜀地得天獨厚的產茶優勢,也離不開我省在川茶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市場拓展等方面多項舉措的推行。如今,一杯飄香川茶,正逐漸泡出千億元大產業。

聚焦三農:茶香悠悠,川茶撬動千億大產業


當前,川茶正在築基礎 ,繪就茶發展藍圖。

  早春時節,雅安名山區內,一芽芽蒙頂甘露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都說“明前茶,貴如金”,今年儘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名山區的春茶採收卻不能耽擱。

  “我們最早一批春茶,是2月中旬在牛碾坪茶樹繁育基地開採的。”牛碾坪茶樹繁育基地負責人文維奇介紹,首批開採的茶樹品種為川茶3號,其發芽早、芽頭大,最先採摘的10餘畝芽頭主要用於科研,同時也是給當地茶農做採摘示範。

聚焦三農:茶香悠悠,川茶撬動千億大產業


  作為全國264個茶葉主產縣之一,名山區茶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全省首位,當地90%以上農民從事與茶產業相關的工作,茶園無性系良種化率99%,“蒙頂山茶”區域公共品牌價值高達35億元。

“我們有10萬畝福選9號和特早芽213,因為出芽較早,2月20日起就開始大面積採摘了,目前全區35萬畝茶園已全面開採。”名山區茶業協會副秘書長鍾國林介紹說,針對疫情下的採茶工緊缺問題,名山區一方面積極發動志願者和本地工人,一方面協調招聘周邊區縣務工人員,有效縮小用工缺口。

聚焦三農:茶香悠悠,川茶撬動千億大產業


  從名山區看向全省。四川是全國茶葉主產區之一,是農業農村部規劃的名優綠茶和出口綠茶優勢區域,2019年,全省茶葉基地總面積達到 207.8 萬畝,產量51.95萬噸,毛茶產值114.29億元,川茶的經濟綜合實力躍居全國第二。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過去人們說到川茶,便只想到綠茶,而今川茶的色彩版圖已悄然改變,已形成了以優質綠茶為主,川紅功夫紅茶、黑茶、茉莉花茶為輔的“一主三輔”優勢特色產品格局;同時,形成川西南名優綠茶產業帶、川東北優質富硒茶產業帶、川南功夫紅茶集中發展區、川中茉莉花茶集中發展區的“兩帶兩區”產業集中發展區。

聚焦三農:茶香悠悠,川茶撬動千億大產業


  另外,我省正在積極打造“天府龍芽”川茶大區域品牌,並通過茶博會評選出了“四川十大茶葉企業”,進而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生產集約發展、企業集群發展。目前,川茶產業發展“兩帶兩區、一主三輔、天府龍芽、十大茶企”的藍圖已赫然形成。

看現狀 優勢和短板都很突出

  看湯色、聞氣味、品滋味……3月5日,在四川米倉山茶業集團有限公司位於旺蒼縣三江鎮的茶葉加工廠內,該公司董事長何旭倫對當日採摘的茶葉進行了開湯審評。

  “所有的茶葉均為單芽,須用提採方式採摘,不能將鱗片和魚葉混入鮮葉中。優質的原料,精緻的加工,才能沖泡出一壺鮮爽醇厚的好茶。”何旭倫告訴 記者,今年 旺蒼 縣茶葉普遍上市時 間 較早,因此對加工技術要求更高,茶葉加工企業必須從原材料、加工技術等方面嚴格要求,以確保每一杯“米倉山”茶都是一如既往的高品質。

聚焦三農:茶香悠悠,川茶撬動千億大產業


  作為川茶的代表作,米蒼山茶產於旺蒼縣境內的米倉山群山中,這裡年降水量多達12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氣溫約15℃左右。氣候溫潤、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產出的茶葉富含鋅硒,品質絕佳。而米倉山茶的“出生”,也折射出和國內其他茶葉主產區相比川茶的“天然優勢”。

  首先,四川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目前我省選育和引進省級以上的優良品種有70多個,其中本省地方良種30多個;生態優勢突出,我省茶區大多分佈在盆周山區和丘區,適宜種植綠色、有機、生態茶葉;茶葉品質優良且上市時間早,茶多酚含量比省外茶區高3~5個百分點,比同緯度的浙江、江蘇等主產茶省提前20天到30天,是發展早茶、名優茶最佳區域;另外,憑藉精湛的加工工藝,全省綠茶擁有條形、針形、捲曲形、珠形、片形茶等和清香、花香、慄香等香型產品,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優質化的需求。

  優勢突出,短板也不容迴避。記者瞭解到,我省90%以上的茶園分佈在盆周山區和丘陵地區,60%的茶葉優勢縣是國家或省定貧困縣,茶園基礎設施薄弱,茶農年齡偏大、文化較低;70%以上茶葉以原料、初級產品形式外銷或被外省企業在產地就地貼牌加工,知名品牌不多,區域品牌號召力有限;全省有4700多家註冊茶企,但規模以上的僅有178家,且市場開拓不夠。

展未來 加快川茶產業跨越發展

  四川是中國最早種茶、飲茶、售茶的地區之一,人工種茶歷史達2000餘年。而今,背靠優勢、認清短板,川茶產業正不斷做大圖強。

  根據《四川省茶產業“十三五”發展建設規劃》,我省從2016年至2020年,在32個茶產業優勢縣集中建成規模20萬畝以上的基地強縣20個,新建標準化基地50萬畝,改造提升老茶園100萬畝,全省建設生態高效茶葉基地450萬畝。突出發展“一主三輔”優勢產品,推進加工企業進園區,培育1個銷售額超過50億元、3個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大型茶業加工龍頭企業和一批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成長型精深加工企業。建設出口型茶葉企業5~7家,提升川茶的出口量。

  “到2020年,全省茶葉種植面積500萬畝,產量32萬噸,綜合產值達到1000億元,把我省建成國內外知名的茶葉生產、加工、貿易和文化基地。”省農業農村廳園藝總站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外,省委已提出把精製川茶作為我省16個重點產業之一進行培育。2019年年初我省出臺了《精製川茶產業培育方案》,為川茶衝刺千億產業目標進一步明晰了“路線圖”。精製川茶不只是茶葉的精深加工,而是從茶葉的生產、初加工、精加工,再到市場營銷、品牌打造、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入手,對整個產業鏈進行整合、改造和升級。

聚焦三農:茶香悠悠,川茶撬動千億大產業


  至此,川茶產業發展的路徑更加清晰:著力調優產業品種結構、茶產業結構、佈局結構,著力推進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構建現代茶產業體系,打造千億茶產業,實現我省由茶葉大省向茶葉強省跨越。到2022年,全省茶葉面積達到600萬畝,產量35萬噸,綜合產值超過1000億元,同時,川茶產業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兩位,500萬茶農人均茶葉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

川茶正加快發展,全面走出四川,走出國門,名揚四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