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杜甫,一生中經歷了多少次絕望

杜甫,是我國唐代歷史上有名的詩人,他的詩被譽為“詩史”、而他也被譽為“詩聖”。就是這樣一位詩人恰好生在盛唐轉衰之際,他親身經歷了安史之亂。曾經西逃入蜀地卻被狂風捲走了屋上的茅草,寫出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他的詩文有的豪放不羈,也有的感傷時事,那麼有著“致君堯舜”理想的杜甫一生經歷了多少次失望甚至絕望的現實?

寫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杜甫,一生中經歷了多少次絕望


杜甫出生於河南鞏縣一大戶人家,自幼家庭環境優越,母親崔氏是當時有名的名門望族。由於有著安定富足的生活,使得杜甫年少時可以遊歷各方、欣賞詩文歌舞等藝術作品。這對他以後的詩文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杜甫七歲能作詩,少年時也很頑皮,他描寫童年的詩作寫道“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二十歲左右的杜甫就遊歷了河東、吳越等地,後來在開元年間參加鄉試還有進士考試,結果落第。落第後的杜甫反而過起了四五年騎馬遊獵的快意生活,期間遊覽了山東、河北齊趙故地,並留下了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等一批詩作。

寫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杜甫,一生中經歷了多少次絕望


天寶三年,杜甫在洛陽遇見被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之後又遇到詩人高適,並同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的風景名勝。天寶四年,杜甫又遇到李白,於是便共同飲酒寫詩並探訪煉丹求仙之事。天寶六年,杜甫前往長安考試,由於當時的權相李林甫編導了一出“野無遺賢”的鬧劇導致全部考生落第。李林甫壟斷了科舉晉升和官員升降的權力,杜甫不得不以奉獻詩詞謁文作為謀生的工具。他客居長安十年,逐漸變得窮困了起來。天寶十四年,已經四十四歲的杜甫為了謀生,將就擔任了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個低階的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的官職。後來回到家中遭遇小兒子已經餓死了的悲劇,傷心難過的杜甫就在長安客居十年的經歷寫就了《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寫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杜甫,一生中經歷了多少次絕望


安史之亂爆發後,潼關失守的消息傳到京師,玄宗帶著楊貴妃一行人匆匆忙忙逃往蜀地,而太子李亨則前往靈武召集西北兵力。杜甫此時已經將家搬到鄜州避難,聽聞肅宗李亨在靈武即位便前往投奔。不料途中與王維一同被叛軍俘虜,僥倖因為自己官職太小沒有被囚禁。雖然個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也時刻抱著憂國憂民的態度關注民生疾苦。在這期間寫出了“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的名句,表達了自己對唐軍奔赴前線匡救社稷的支持。

寫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杜甫,一生中經歷了多少次絕望


隨著郭子儀大軍收復關中長安一帶,杜甫得以有機會投奔肅宗朝廷。開始被授予左拾遺的職位,後來卻因為上疏挽救房琯一事,遭到肅宗的貶黜到了華州。官軍後來收復了河南洛陽、偃師,杜甫前往洛陽探親。不久之後,唐軍與安史叛軍在鄴城大戰失敗。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路上看到了到處流離失所的百姓,出於同情百姓在戰亂中遭受的苦難,杜甫寫出了“三吏三別”即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通過這些詩作,杜甫表達了對百姓的同情和對戰亂的厭惡之情。

寫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杜甫,一生中經歷了多少次絕望


後來關中及華州大旱,杜甫也對朝政的汙濁不堪感到失望至極。幾經輾轉,來到了西川成都,並建了一座“杜甫草堂”。杜甫當時寄人籬下,生活依然很是艱苦。為此他寫出了“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東門。”的詩句來記錄自己生活的苦澀和無奈。到了秋天暴雨的時候,杜甫的茅屋破敗不堪、妻兒凍餒、徹夜難眠,於是他寫成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在詩中他寫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了自己不為一己之憂而忘卻天下寒士的憂國憂民情懷。隨後杜甫又幾經輾轉到了奉節,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顧下租了一些田地、僱了些民工一同栽種維持生計。杜甫晚年又輾轉漂流於江陵、岳陽、潭州、衡州等地,他一生經歷坎坷、始終不得志又迫於戰亂而漂泊。最後在乘舟前往岳陽的路上溘然長逝,他走後世界也依然就像他的詩所寫的那樣“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