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我們讀詩寫詩,非為它的靈巧

我們讀詩寫詩,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

而人類充滿了熱情

——電影《死亡詩社》


來福當年剛進高中,就開始學各種現代詩,戴望舒的《雨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等等。

語文老師讓我們報名準備表演朗誦,作為初中時期的活躍分子,我自告奮勇,想著好好表現一番,卻沒有想到,遭到了吊打,完全低估了同學們的朗讀能力——在他們面前,我頂多算及格。

後來轉了班,得知班級裡有個男生,在學現代詩的時候,主動請纓,要在全班面前朗誦,大家也都記住了他,以及他口中魂牽夢縈的丁香姑娘。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除了讀,我們還要求寫,寫完貼了滿滿一牆。

大學畢業,偶爾讀詩,語言在腦海裡興風作浪,一字一句就能拼起一個世界。

詩歌是什麼呢?

現實斷裂之處,

全盤接管。

——章宇,演員,代表作《大象席地而坐》、《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

電影裡有很多美的詩歌,今日與君共賞。

《死亡詩社》

故事其實非常簡單,基廷老師來到古板規矩、沉穩凝重的威爾頓學院執教,帶他們重新欣賞詩歌,這群孩子沿襲他年輕時參加的古詩人社,真正學會了欣賞詩、進行自我思考和發現自己。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Carpe Diem,拉丁文,意為活在當下。第一課,基廷老師便帶著他們看校友的照片,對著他們說,Seize the day. 老師就是船長。帶領他們開始一場浪漫主義的體驗。

花開堪折直需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今日輕綻淺笑的花朵

明日便將凋零

開始學習詩歌,他帶著大家把便把給詩歌打分的理論撕下來:"你怎麼能像音樂比賽般描述詩,我喜歡拜倫,我給他42分":他讓孩子們站在站在講臺上,用不一樣的視角去看世界;他帶大家在中庭散步,和一致性對抗,鼓勵大家走出自己的步伐... ...

這群孩子在他的影響下,活得有生機、有創造力。他們沿襲了死亡詩社的活動,去山洞裡讀詩。有人去勇敢追求自己喜歡的女孩,有人學會在公共場合大膽地展示自己,有人去明白自己其實最想做的是演員。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這首詩是羞於在大眾面前表達自己的安德森,在課堂被船長"逼"出來的詩:

真理像使你腳發冷的耗子

你拉他,卻永遠不夠長

你踢他、打他

卻無法覆蓋住任何人

由我們哭著進入此生到我們垂死離開此世

它只能蓋著你的臉任你悲歡,哭泣與尖叫

這是在小報上順手寫出的作品:

教我愛慾?

多教給你自己智慧吧

我是個中的能者

世上若真有司愛的神

也得向我學習

更有人念著念著情不自禁,就開始圍成一圈,模仿印第安人在叢林呼喊跳舞:

我曾有過信仰

我曾有過先見

卻無法避開他們的嘲諷

接著我看見剛果河

緩緩在黑色大陸流動

金色小徑貫穿森林

基廷老師當之無愧是人生的啟蒙老師。電影的結局也令人震撼,是無聲的震撼。暫不劇透,推薦給大家。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路邊野餐》

這是導演畢贛的處女作,如果細細討論電影講了什麼樣的故事,則過於簡單和膚淺,因為這電影,本身就不屬於故事片。

影評裡有人說:"人們經常說有些電影可以不用看懂,只需去體驗,但是,你很容易產生本能抗拒。"這電影就是這樣,但它完全不妨礙你在其中獲得美,獲得一種別樣的體驗。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路邊野餐》的英文片名是《Kaili Blues》,叫"凱里布魯斯"也充滿詩意。凱里是貴州的一座小城,是影片中夢幻又令人嚮往的地方。

說這電影為"詩的影像化",一點都不為過。短片裡的詩歌唸白、民謠和流行樂,父親與牆上的時間,種種元素,就跟詩歌裡的意象一樣。更何況,還有在蕩麥長達半個多小時的長鏡頭,更是將影片裡的線性、非線性,空間結構打亂,讓人難辨真假。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坐上小麵包車,在鄉間小鎮上行駛了一段路,目之所及的小平房,還有遠處綿延的青山,背景音是《小茉莉》,這樣浪漫又迷幻的場景,真是一輩子都記得。

低成本、素人演員,具有原始的美和生命力,這部電影是來福的心頭好。導演畢贛因此電影得名"野生王家衛",帶著劇中演員,也是自己的老姑夫上金馬獎紅毯,也是十分有趣。

電影裡的出現的詩句,都不需要去解讀,直接上詩句,配合影像,就夠了。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是山的影子

懶得進化

夏天

人的酶很固執

靈魂的酶像荷花

許多夜晚重疊

悄然形成黑暗

玫瑰吸收光芒

大地按捺清香

為了尋找你

我搬進鳥的眼睛

經常盯著路邊的風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命運布光的手

為我支起了二十四架風車

源源不斷的自然

宇宙來自於平衡

附近的星球來自於回聲

沼澤來自於地面的失眠

褶皺來自於海

冰來自於酒

通往歲月樓層的應急燈

通往我寫詩的石縫

一定有人離開了會回來

騰空的竹籃裝滿愛

一定有某種破碎像泥土

某個谷底像手一樣攤開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愛在黎明破曉前》

Soulmate式愛情的範本,絕對是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一個法國的女大學生賽琳娜在火車上偶遇了一位美國青年傑西,兩個人從見面開始就特別有話聊。於是男生鼓足勇氣,邀請女生在維也納度過一天。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在維也納,兩個人分享各種看法、際遇,沉浸在靈魂伴侶式的交流中,也自然而然墜入愛河。但畢竟一個住在美國,一個住在法國,兩人打算理智地看待問題,卻也抵不住強烈的愛慕,約定半年後再相見。

這就是部名副其實的話癆電影,從頭到尾一直都在交談,從外太空聊到內子宮,男女主角之間氣場的相融和碰撞出的思想的火花,兩個靈魂都被彼此看見,真的是件太美好的事情。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實際上《愛在》至今出了有三部曲,分別是《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每九年出一部,從學生時代橫跨到中年,

從相識到走入婚姻,世俗男女不同階段的狀態、磨難,都能展現出來,也正是兩個人之間有足夠的精神交流,才成為雙方一直走下去的基礎。

在火車上相遇,但卻不是立刻就私定終身,反而是兜兜轉轉,最後羈絆一生,像極了國內的女演員詠梅和老公欒樹。這樣的浪漫,可遇不可求啊。

電影裡有詩,比冬天有火鍋還讓人過癮

這首詩來自兩個人在河邊散步,一位流浪詩人提出,讓他們隨便選一個詞,為他們寫首詩,如果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一絲情趣,就給他些錢。賽琳娜提了"奶昔"這個詞。

白日夢般的幻想眨動了密長的睫毛

哦 親愛的 滑過你美麗的臉龐

在我的酒杯裡墜入一滴清淚

凝視你純淨的雙眸

瞭然了你是我生命的意義

彷彿奶昔在蛋糕的甜美中交融

我像那恍惚中浮現的天使

在夢幻中游弋飄蕩

怎忍再看你芳心百轉

卻如何才能兩情相悅

不知曉我來自何方

更不知哪裡才是我們的歸宿

只管擁抱生活

就像溪流終要匯入江河 迤邐而下隨波逐流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本該如此

可知我心?

終知我心!


感謝電影裡的詩歌,它們的存在豐富了電影的美感。你有喜歡的電影詩歌嗎?


查看我的更多文章,歡迎點擊——

1、

2、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