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 能否以山西的名義擔當起五千年中華文明重任

穿越太行叄拾壹

用山西省的簡稱命名一座城市

可能說明這座城市會有一些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

因在黃河之東且有太行阻隔成為河東屏翰

又是中原大地西北跨越太行山進入三晉大地的樞紐

而被稱為中原咽喉、三晉門戶


晉城 能否以山西的名義擔當起五千年中華文明重任

女媧先祖在這裡補過天

神農在這裡播過種並留有一處陵墓

堯在這裡發明圍棋教育兒子丹朱

蚩尤在這裡過了一把鐵匠的癮

大舜在這裡耕過田、捕過魚

大禹在這裡鑿石門治過水

愚公老人在這裡搬過山

商湯在這裡用自己身體做祭品祈禱降雨

晉城市簡直成了華夏文化發祥地

晉城 能否以山西的名義擔當起五千年中華文明重任

在這裡,我們重點講一講商湯禱雨的故事

發生地在山西陽城析城山深處一個叫桑林的地方

商湯建立王朝後,國內發生了長達七年的旱災

商湯舉行祈禱,希望上天賜福降雨

在桑林設祭壇,親自帶領大臣們求雨

祭祀之後,還是沒有下雨

晉城 能否以山西的名義擔當起五千年中華文明重任

占卜的官員建議用最高等的祭品“人”來祭祀

就是將活人放在柴堆上焚燒

商湯說:我祭祀求雨,本是要讓人們幸福地生活下去

怎能用人去焚燒呢

如果真要燒死人才能感動上天,那就燒死我吧

晉城 能否以山西的名義擔當起五千年中華文明重任

商湯不顧大家的反對,著白衣,駕白馬白車到桑林

毅然爬上了柴堆,點起熊熊大火

這時,傾盆大雨突然降下,老天爺阻止了商湯的自焚

也有史料說,這次求雨成功

是焚燒了商湯的頭髮和指甲作為其替身

晉城 能否以山西的名義擔當起五千年中華文明重任

趙魏韓三家分晉,遷晉靜公到此,故曰晉城

這就是晉城地名的來歷

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就發生在晉城高平市

晉城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之鄉"之美稱

已探明儲量佔中國無煙煤的1/4多

晉城 能否以山西的名義擔當起五千年中華文明重任

晉城市古為冶煉之都,有“九頭十八匠”之稱

是戰國“陽阿古劍”產地,境內澤州鐵器、蘭花炭曾名揚海內

宋代理學家程顥辦過書院

出過清代《康熙字典》總編纂陳廷敬

山藥蛋派扛旗人、著名作家趙樹理

晉城 能否以山西的名義擔當起五千年中華文明重任

晉城市中國北方重要的蠶繭和絲綢生產基地

中國最早的遊記《穆天子傳》中

就有周穆王“休於獲澤,以觀桑者,乃飲於桑林”的記載

打鐵花,是晉城市一項傳統的民間表演藝術

晉城現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結構古建築

佔中國同時期的1/3,幾乎超過南方同時期古建文物遺存的總和

晉城 能否以山西的名義擔當起五千年中華文明重任

太行山風光的典型代表王莽嶺、皇城相府

舉世聞名的錫崖溝掛壁公路、暗含了山水的湘峪古堡

晉城還有長長的一大串國際和國字頭榮譽

國際花園城市、中國衛生城市、中國文明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環保模範城市

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中國十大誠信城市

天吶!簡直是椰風,擋不住了!

晉城 能否以山西的名義擔當起五千年中華文明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