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對於很多瞭解歷史的人來說,“銘記歷史,以史為鑑”

這幾個字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要落到實際情況上,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有些刻薄的,戲謔的,嘲弄的。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如:春秋時代威名赫赫的晉景公,他的一生成就斐然、手段、智慧、胸懷樣樣不落下風。即使比起他偉大的先祖——晉文公重耳,也不遑多讓。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但是,就是因為這位威名赫赫的晉景公。後世的人對他的卻只有茶餘飯後的笑談。在正史中,他一生的輝煌成就,遠遠不如他在正史之外的記載,軼事典故中記載了,晉景公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後人在談起他的時候,就不會去明說他的輝煌戰績,只有會笑談他悲慘的史外結局,讓人加以嘲笑,人心涼薄。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千古年來的一代明君就因這樣一個汙點被後人嘲弄了兩千餘年。算是可悲吧!

那麼這位威名赫赫的晉景公又是為何會有如此大的汙點呢?

晉景公是中國春秋時代諸侯國晉國的一位君主。在真實的歷史記載裡,關於晉景公之死,說的是因病而亡。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晉景公在位之時,有成有敗,曾經被楚國打敗,使楚莊王成為霸主,同時也曾打敗齊國。在位期間,曾經發兵消滅了專政攬權的趙氏家族,取得了公室對卿族的第一次勝利,而這也就是“趙氏孤兒”背景的原型。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在殺死了趙同、趙括,滅亡了趙家之後,晉景公又讓趙氏庶子趙武作為趙氏後代,受封城池,繼承香火。

臨死之前立立太子壽曼做國君,是為晉厲公。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但是他一生的汙點在於史外的一個夢。傳聞晉景公生病之後,有一天做了個噩夢。夢醒之後,就找來巫師解夢。巫師聽完後,斷言他吃不到新麥了。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也就是說,他活不到那個時候了。果然不久,晉景公病情加重,便派人去秦國求醫。名醫醫奉命前來為他看病,而在他到來之前,晉景公又做了一個夢。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夢裡疾病變成了兩個小孩,一個小孩對另一個說:“那人是名醫,可能會傷害到我,我們要不要趕緊逃呀!”另一個說:“我們在肓之上,膏之下,就是名醫又能怎麼樣?”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等到醫緩到了晉國,為晉景公診治一番,就說晉景公已經病入肓膏,無法醫治。而這也是病入膏肓成語的出處。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晉景公聽他說的與自己夢中夢見的一般無二,於是不僅沒有處罰他,還認為他是良醫,給予他厚禮。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晉景公後來想吃麥飯,於是有人獻上新麥,正準備吃飯,他突然覺得肚腹脹痛,就去上了個廁所。沒想到卻一不小心,掉進了糞坑。

春秋時期他病中墜入糞坑溺死的悲劇結局,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

有一個宦官因為曾經夢見自己揹著晉景公登天,於是便命他將晉景公從茅廁中背出。晉景公下葬之後,這個宦官也被用來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