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水滸109將之惹火美少年二人組

呂方、郭盛形貌俊俏,盔甲鮮明,在宋江軍中每每作為宋江親衛隊使用,既有地位又有本領。應該說是兩個翩翩美少年,很受尊敬的。看二位出場時的打扮,就可以看出,二位是形象鮮明,打扮惹火。二人的武藝也算不錯:

那兩個壯士更不打話,各挺手中畫戟,縱坐下馬,兩個就中間大闊路上交鋒,比試勝敗。花榮和宋江見了,勒住馬看時,果然是一對好廝殺。但見:

旗仗盤旋,戰衣飄颺。絳霞影裡,卷幾片拂地飛雲;白雪光中,滾數團燎原烈火。故園冬暮,山茶和梅蕊爭輝;上苑春濃。李粉共桃脂鬥彩。這個按南方丙丁火,似焰摩天上走丹爐;那個按西方庚辛金,如泰華峰頭翻玉井。宋無忌忿怒,騎火騾子奔走霜林;馮夷神生嗔,跨玉狻猊縱橫花界。

兩個壯士各使方天畫戟,鬥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花榮和宋江兩個在馬上看了喝彩。(第35回)

端的是精彩漂亮。

但是兩人也有丟人的時刻。打了敗仗並不丟人,丟人的是經常讓人看笑話。呂方和郭盛就出現過這樣的事情,完全屬於自己給自己製造麻煩。而且兩人這種事情不止發生過一次。

第一次發生在對影山,就是呂方、郭盛剛剛出場時。當時呂方和郭盛各帶百餘人在對影山廝拼,拼鬥的目的十分好笑,為了驗證對方的戟法。從這一點看出來,在宋朝使用戟的將領非常少見,兩人想找到切磋武藝的同行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但是當兩人真正廝殺起來的時候,確實你也奈何不得我,我也奈何不得你,雙方連連戰了十數日,不分勝敗,直到宋江花榮從附近經過,仍然看到他們在格鬥,因為二人模樣瀟灑,武藝也不錯,所以先是贏得了宋江和花榮的喝彩。但是接下來就丟人了:只見兩個人在激鬥之中糾纏不開,彷彿是兩個仇人突然接吻了起來一樣,仔細看來原來兩人戟上所繫的五色幡和豹子尾纏在了一起,把兩隻戟拴在一起不能夠分開。於是兩個本來在拼命的人,此時也不知如何是好。幸虧此時花榮拿出弓箭,將兩個人糾纏在一起的豹尾和五色幡一箭分開。這一箭射出了花榮神臂將軍的神技,讓呂方和郭盛感到十分的慚愧。當得知在隊中的是宋江,兩人立刻拜服於地,一起上了梁山。

說起來這次好在還都是梁山好漢之間互相拼鬥——出一點小笑話,出一點小狀況無傷大雅,有人會笑,也有人會當作佳話。但是假如這種事發生在戰場上就不好形容了,而這種事情真的被這兩位帥哥搞了出來。這就是攻打曾頭市的時候,當時此二人出場與曾塗一番大戰。

小溫候呂方拍坐下馬,挺手中方天畫戟,直取曾塗。兩馬交鋒,軍器並舉。鬥到三十合以上,郭盛在門旗下,看見兩個中間將及輸了一個。原來呂方本事,敵不得曾塗,三十合已前,兀自抵敵得住,三十合已後,戟法亂了,只辦得遮架躲閃。郭盛只恐呂方有失,便驟坐下馬,拈手中方天畫戟,飛出陣來,夾攻曾塗。三騎馬在陣前絞做一團。原來兩枝戟上都拴著金錢豹尾。呂方、郭盛要捉曾塗,兩枝戟齊舉,曾塗眼明,便用槍只一撥,卻被兩條豹尾攪住朱纓,奪扯不開。三個各要掣出軍器使用。小李廣花榮在陣中看見,恐怕輸了兩個,便縱馬出來,左手拈起雕弓,右手急取箭,搭上箭,拽滿弓,望著曾塗射來。這曾塗卻好掣出槍來,那兩枝戟兀自攪做一團。說時遲,那時疾,曾塗掣槍,便望呂方項根搠來。花榮箭早先到,正中曾塗左臂,翻身落馬,頭盔倒卓,兩腳蹬空。呂方、郭盛,雙戟並施,曾塗死於非命。(第68回)

雖然戰鬥打贏了,這一幕纏不住敵人纏自己,自己給自己下絆子的場面大概也會在梁山好漢中,成為笑柄吧。

呂方、郭盛二人可說是宋江的嫡系,基本上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保護宋江,但是二人在宋江心目中也並非是那麼的重要。看呂方、郭盛二人死時,宋江得到消息後只是惆悵不已,而其他英雄好漢,如解珍、解寶死時,宋江聽了哭得幾番昏暈過去。張順死時,宋江又哭得暈倒。可見呂方、郭盛二人在宋江心目中的形象,基本上就是小馬仔、小跟班的形象。

還有一點很有意思的是,《射鵰英雄傳》第一主人公郭靖在其父郭笑天出現時曾經很明確地介紹,自己是梁山好漢賽仁貴郭盛的後代。實際上我們認為郭靖在早期先天痴呆和郭盛有一定的關係。因為郭勝出身是賣水銀的,可能自身有點汞中毒並遺傳給後代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