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輝小小說《論劍》

論劍

趙文輝

仗劍者心高,再能撫琴,就更氣傲了。樓蘭王便是如此。他有一手精湛的劍術,從未逢過對手。而他引以為榮的,還是自己的琴藝。宮內外,再好的琴師在他面前,都會韻律錯亂而撫琴不成。他此次動身去中原,為的是找一個叫鍾玉的朋友,因為這個朋友能幫助他找到一個在他面前不會亂弦的人。樓蘭王一直因為找不到可以較技的琴師而苦惱,這下好了。他為此而心切,一路上累死三匹快馬。


趙文輝小小說《論劍》


鍾玉把樓蘭王安頓下,說我給你說說這位琴師吧。琴師乃一村夫,喜歡在山林中盤桓,和百鳥為友。有一次,琴師路過一個小山莊,見一老婦人在燒火煮飯,柴禾燃燒,傳出劈哩叭啦的聲音。琴師駐足片刻,忽然跑到婦人面前,急速從灶中取出一截桐木,在地上用腳踩滅了。然後拿出一把銀兩,將這節桐木買了去。琴師聽火燒的聲音,便知道是一根上好木材,於是請工匠製成一把琴,琴音果然美妙極了。琴師於林中撥絃,百鳥竟齊來和唱。但琴尾是焦的,琴師就名之為“焦尾琴”。

樓蘭王笑:“虛也,虛也。”心裡卻迫切得很,催鍾玉引琴師一見。


趙文輝小小說《論劍》


琴師抱“焦尾琴”來到鍾玉府上。侍人引琴師上客廳,鍾玉和樓蘭王已備下水酒。琴師穿越花徑,忽聽客廳內琴聲傳出,便停下來。是一曲《陽春白雪》,剛剛雪融而聞水聲。琴師聽著聽著,忽然臉色大變,對侍人說:“這音樂中暗藏殺心。為什麼呢?”言罷回身便離開鍾府。

侍人報告了鍾玉,鍾玉不信,馳馬追趕。琴師堅決不回,說撫琴之人已動殺心,自己不可以身踐之。鍾玉沒辦法,只好打馬回去,如實告訴了樓蘭王。


趙文輝小小說《論劍》


樓蘭王本想用自己的琴聲挫一下琴師的威風,之後再與他比個高低,不想卻發生了這等事。鍾玉問樓蘭王:“你真想……”樓蘭王搖頭:“我豈是那般心胸狹窄之人?”鍾玉不明白:“那是為什麼?”樓蘭王將一杯水酒飲了,放杯的一瞬間恍然大悟:自己剛才彈琴時,見窗外矮槐上一隻螳螂正對著一隻鳴蟬,蟬將去還沒有飛起,螳螂忽進忽退,遲遲不肯出擊,自己擔心蟬飛跑,想讓螳螂出擊捕蟬。樓蘭王把剛才的一幕講給鍾玉聽,鍾玉呆了:“這難道就是殺心形於聲音?”

樓蘭王滿臉愧色,長嘆:“三十年磨鍊,不及一村夫呵!”猛然抽出長劍,將從塞外帶來的那把名琴斷為兩截。


趙文輝小小說《論劍》


從此樓蘭王潛心劍術,終生不再鼓弦。


原載《四川文學》2003年第5期

轉載《小小說選刊》2003年第14期


趙文輝小小說《論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