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张福元简介

张福元 (北京人艺一级演员) 1955年出生,北京市人。1974年毕业于北京市艺术学校,1985年又毕业于中文大专。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一级演员。北京市东城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饰有话剧几十部,影视几十个角色,还发表过小品、杂文等。

张福元:“人艺精神是什么?是以理想为凝聚力,不断创新发展,不追风,不赶浪潮,脚踏实地,以创造人民所需的艺术为天职。人艺,离开人民与艺术就什么都不是了!”

“饰演《茶馆》大傻杨 ,

开始我是拒绝的……”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每次打开新版人艺《茶馆》宣传单,本轮演出演员表(以出场先后为序)那页,排在第一个的总是大傻杨(张福元饰)。

张福元介绍说:“《茶馆》于1958年首演,由【于是之】先生老一代人开始演出,一直演到1965年,1966年是文化大革命基本上就没演,直到1976粉粹四人帮那年年底为纪念老舍诞辰,我们重排了《茶馆》的第一幕。”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人艺有一句老话叫“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年轻时曾经跑过黄胖子龙套的梁冠华,就因自己身上特有的气质,加上他用心对待每个自己饰演的角色,被慧眼识珠的林兆华导演看中,在1992复排的《茶馆》中时主演王利发(王掌柜),便有了今天的“梁掌柜”。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张福元说:”到了1978年,开始重新恢复《茶馆》,仍然是以老人为主,那时候我们年轻人开始来了,我当时就进入这个剧组跑群众,前面演打手,后面演大兵,再后来随着演出的不断进行,一直到上世纪末,一些老同志已经开始退休了,我们这些年轻人逐渐得也岁数大了一些,三四十岁了,我们就开始演一些角色。林兆华大导中间也排了一版,演了有一百多场,那版《茶馆》带有林兆华导演的特点,也是挺不错的一版。2005年我们去美国演出,因为美国要的是焦菊隐版的, 我们就重新恢复了焦版,但用的都是林版的人 ,因为1992年7月16日,北京人艺建院四十周年之际,《茶馆》在首都剧场的第374场演出,是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老一辈《茶馆》演员的告别之作,从此他们就没再演了。我们这版的人演了三百多场,原来老版的文革前的演出不到一百场,文革后恢复后到他们92年告别后也是三百多场,这样等于我们两版加起来现在一共是七百多场,这在戏剧演出的历史上,这部剧的演出寿命是比较长,等于一直伴随着我们一代一代人的成长,现在这些茶馆演角色的人很多都是跑群众、演小角色的, 后来由于老同志们的退休,升级为主要角色,都是这样。”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作为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茶馆》自1958年首演以来,已度过了近六十年的历史。人艺《茶馆》甚至被外国专家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茶馆》每次演出,都一票难求,今年开票日当天,观众凌晨3点多就开始争先恐后地排队“抢票”,最终出现6个小时12场演出门票就全部售罄的盛况。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对于饰演《茶馆》大傻杨这个角色,张福元表示:“开始我是不大愿意接的,因为我这个角色是我的岳父演的,就是童弟先生原版, 开始大导跟我说的时候,我说我不接老爷的戏 ,因为演好的话,信心也不大足,演不好的话,让人说一代不如一代,所以我跟大导说,最好别让我演这个。大导反问我,难道还有比我更适合的吗?” 最后再加上濮存昕的鼓励,张福元被说服了。

谈到饰演大傻杨心得体会,张福元说:“老版大傻杨,他们主要是按照数来宝来处理的,我尽量的把内容说得更清楚,说一些更接地气的,普通老百姓能听得懂的来演,不是那种光去押韵或者光去怎么干脆利落,我不追求那个,而是追求把内容说得更明白,我是从这下手的,所以这一版跟那一版不大一样,老版的气势更大一些,我没有那么大的气势,说得更实在点,就是更脚踏实地一些,因为我比不过人家年代感, 人家肯定知道那时是怎么样,我只是道听途说,要想完全追求那样,我追求不了,我只能按照现在观众能接受的办法来处理,基本上演出那么长时间,情况就是这样。”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登场前,张福元兴致勃勃地分享了一段独特经历:“大傻杨这个角色,有一次在美国演出让我惊的是在哪呢? 剧场里贴着的宣传海报就我一个人,就一个大傻杨站在那里说快板,我就觉得特别奇怪,以往海报都是以那三个老头为主,因为是主要角色,后来我就想跟负责人要那张照片,他跟我说这个照片不送人,他说那是中心要留的, 我说我本身就是照片那个人,他说那也不行。”

张福元没办法,最后问了他一个问题:“您们为什么不摆那三个老头,而摆这个人。”那个人意味深长地回答道:“我们认为这个人活得最明白的人,他是贯穿全剧的,而且他把全剧都说得很明白。“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生活本来就是一部精彩的剧本,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情节,这是张福元遇到的一件富有戏剧色彩的事,从此张福元也开始使劲琢磨大傻杨这个人。

主演《大讼师》

古装版“人民的名义”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去年5月由郭启宏编剧,蓝天野、韩清导演的原创话剧《大讼师》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人艺《大讼师》取材于传统戏曲名篇《四进士》,围绕着明朝嘉靖年间一桩官官相护的冤假错案展开,讲述状王宋士杰仗义执言,为民请命的故事。这部古装“反腐剧”,俨然是舞台上的《人民的名义》。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这次张福元在全剧中的担当关键人物——“清官” 。“中国传统故事中清官的戏多,可是我很怕把清官演得脸谱化,人物面薄,需要加厚。我们北京人艺从来不演类型,演的是舞台上的这一个。北京人艺常讲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鲜明的人物形象。我希望我们的演员站在舞台上是用人物来打动观众,而不是去对观众进行说教”张福元说。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早在去年3月,演《大讼师》清官毛朋前,以《阮玲玉》里马大哥形象出现的张福元,就为人民喊话:”实际上,人越往上走,不管走多高,起码一个原则,那就是应该懂得尊重每一个人,即便一个人是打扫卫生的,也许他直到一生都这样,但是这个人,你不容小觑,他能一生走过来,就已经很牛逼了。”

张福元推崇季羡林那句话,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说了伤人也害自己, 真话不能全说,用咱们老百姓的话就是要有眼力劲。“张福元补充道。

处女作《催眠》

为人艺添光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2016年6月6日,《催眠》正式建组,《催眠》的剧本改编自马晓丽同名小说,这次是张福元独立指导一个戏。张福元说:“头一次在剧院独立指导一部剧,我希望把这部剧排成人艺的精品,这部剧是关注当下人的精神健康,在21世纪解决了温饱后,应该是关心人们精神状态的一个世纪,所以我就着重在这方面下了功夫, 我们每个人的精神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安、烦心。我希望观众看过这部戏后,对他们能有所帮助,催眠其实是一个可以得到合理解释的治疗手段,通过催眠,获得暗示,从而拯救人们的心灵。我也希望观众在走进剧场后,能接受这一次戏剧的‘催眠’,获得更多超脱于日常生活的感悟。”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催眠》作为一部原创作品,该剧聚焦了当下社会人们的心理问题。张福元表示:“现实的世界,心灵高贵的人在社会上必然碰壁,社会是肮脏的,不允许你干净,你干净你就不合群,你就有驳于社会,可是我们不能因为他脏,我们就放弃我们原本追求的干净。所以剧中三个角色的共同特点就是心灵深处都很高贵,或者说都有心灵洁癖。政治家没理可讲,商人讲利润,这笔买卖,做不做取决于有没利润,所以这是商人的策略,而老百姓只能讲讲利弊,更多时候是没得选择。”

北京人艺老戏骨 一身正气张福元(组图)

心理“斗争”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生活充满着各种“身不由己”,即便不去选择,也是另一种能令人郁闷的选择,所以接受《催眠》很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