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國為何能以一敵三,以一己之力挑戰美英蘇三大強國?

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也是二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閃擊波蘭,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序幕。二戰爆發後,德國迅速席捲整個歐洲,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後來蘇聯、美國等國全都被迫捲入了戰爭。作為軸心集團的絕對老大,德國自然就成為為了盟軍所要對付的首要目標,不久美蘇英三國聯手共同對付德國。即便如此也是花數年的時間才將德國徹底擊敗。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為何德國在二戰時能做到以一敵三,以一己之力挑戰美蘇英三大強國?

二戰中德國為何能以一敵三,以一己之力挑戰美英蘇三大強國?

首先,當時德國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國內工業發達、經濟繁榮,總體實力世界名列前茅。依託著強大的工業實力和發達的科技,德國的經濟總量和工業產值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二戰前,德國工業產值佔到世界總份額的13.2%,當德國接連吞併法國、捷克、比利時等國家之後,其工業產能迅速攀升接近世界總產能的30%,與美國不相上下。這就為德國對抗三大強國積攢了雄厚的工業基礎。此外德國蓄謀已久,一直在暗中積蓄戰爭力量。其後又通過戰爭掠了很多財富和物資,這些足以支撐數年的戰爭消耗,直到戰爭後期德國物資逐漸消耗殆盡才顯現敗象。

二戰中德國為何能以一敵三,以一己之力挑戰美英蘇三大強國?

其次,在強大工業基礎上,德國又培養了強大的軍事力量。早在1933年希特勒上臺德國就開始擴軍備戰,甚至一度進入了國民經濟軍事化的狀態。整個國家的資源、人員和財力都向軍事方面傾斜,德國的軍事力量急劇膨脹。再加上德國本來就具有軍國主義傳統,通過持續龐大的軍事投入,德國的軍事力量直線上升,在二戰前德軍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軍事力量。此外,德軍在二戰初期席捲歐洲,通過實戰錘鍊了軍隊,當時德軍的戰鬥力可想而知。然而當時的美、英、法沉浸於享樂麻痺大意,軍事上缺乏技術和兵員儲備,即使這些國家的工業和經濟都不弱,但軍事方面卻遠比不上德國。反倒是當時蘇聯由於一直保持著龐大的軍事力量,又不斷對周圍國家武力擴張,加上天然有利的戰略縱深,一度成為三大強國中的中堅力量。

二戰中德國為何能以一敵三,以一己之力挑戰美英蘇三大強國?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當時德國上下瀰漫著對一戰後所受不公平對待的不滿與憤恨,需要一個機會來釋放這股怒火併轉嫁國內多種矛盾。這樣一個壓抑許久又充滿怒火的德國相信也是當時其它國家所不具備的,這也確實讓戰爭中的美英蘇三國吃盡了苦頭。

然而,對手是世界上三個數得著強國,隊友除去那些“牆頭草”能幫上忙的也就是意大利和日本。然而意大利的戰力有目共睹,往往與盟軍交手不到三回合就敗下陣來;日本更是逮誰咬誰,中國戰場上抽不開身又去挑釁世界頭號強大的美國,所以下場最慘,任憑如此強大的德國也白搭。以至於當德國被美英蘇三國壓制得喘不過氣時需要盟友支持,意大利早就被收拾的反水投降,日本更是自顧不暇處境岌岌可危。所以隨著德國的失敗,一定程度上也就宣告著戰爭的基本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