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莊之九五建築——正宮

避暑山莊的宮殿區分為正宮,松鶴齋,東宮(僅存遺址),萬壑松風四組建築。其中,正宮是皇帝的京外之家,相當於北京的故宮,形制同為“九五之制”。何為"九五之制"?意思是有九處大院,五座大門,皇帝住在裡面,自稱為九五之尊!《易經》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意思是說:居住在九五之間,猶如飛龍在天,得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成就豐功偉業。今天,我們就通過避暑山莊的正宮,來介紹一下九五之制。

避暑山莊之九五建築——正宮

避暑山莊正宮平面圖

九五之制——九進大院,五座門

首先五座門,由南至北依次是:麗正門——外午門——內午門——門殿——岫雲門。

避暑山莊之九五建築——正宮

麗正門,面寬3間

  • 第一院,從麗正門進來便是第一院,此院東西各置外朝房五間,正北便是外午門。
  • 第二院,從外午門進入便是第二院,此院東西各置內朝房五間,大臣們在這裡等候皇帝的召見。此院正北便是內午門(閱射門),內午門前有銅獅守衛,威風凜凜。
  • 第三院,從內午門門進入便來到第三院,此院設東西樂亭,東西配殿,正北便是澹波敬誠殿。此大殿面寬7間,全部用金絲楠木製作,價值連城,是皇帝正經八百上朝開會的地方。
避暑山莊之九五建築——正宮

澹波敬誠殿,面寬7間

  • 第四院,沿大殿兩側迴廊繼續往北,便來到第四院,此院正北便是四知書屋,本名依清曠店,乾隆年間改名四知書屋,此屋面寬5間,是皇帝上朝前小憩喝水地方。
  • 第五院,四知書屋往北便是第五院,此院正北便是萬歲照房(十九間房),這裡是侍女門給皇帝和嬪妃準備各種物品的地方,萬歲照房是前朝後寢的分界線,以北前朝,以南後寢。
  • 第六院,萬歲照房繼續往北便是第六院,此院正北便是門殿,面寬3間,我認為這就是一個門,跨過門殿就屬於皇帝后寢。
  • 第七院,跨過門殿來到第七院,此院正北便是煙波致爽殿,煙波致爽殿面寬7間,正中三間是皇帝的起居室,用來接受後宮嬪妃的請安。西次間為佛堂,西稍間為皇帝臥室,東邊兩間是太后與嬪妃說話的地方。在煙波致爽殿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跨院,咸豐年間,東跨院住著慈安太后,西跨院住著慈禧太后。
避暑山莊之九五建築——正宮

位於煙波致爽殿西側的皇帝臥室,西暖閣

  • 第八院,煙波致爽殿繼續往北便是第八院,此院正北便是雲山勝地樓,此樓面寬5間,室內無樓梯,利用室外假山登二樓,此房地勢高,用來觀賞湖光山色。
避暑山莊之九五建築——正宮

雲山勝地樓,面寬5間

  • 第九院,雲山勝地樓往北便是最後一院,此院正北便是岫雲門,岫雲門面寬3間。

走到這裡,皇帝的九五之所——正宮,便觀賞完畢了。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正宮很多建築面寬都是奇數,這是因為中國古人把數字分為陰陽兩種,陽數位一三五七九,陰數為二四六八十,五為陽數中心,九為陽數老大。皇帝乃是陽剛男兒,自詡為天子,正宮建築自然要大量採用五和九,故設九院五門,兩個主要大殿都是面寬七間,其餘建築面寬五間三間居多。

避暑山莊之九五建築——正宮

岫雲門,面寬3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