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鏞|恰同學少年

懷著對初小母校——順化小學的依依不捨之情,邁開雙腿,踏上了新的求學之路,開啟了我在高小、初中和高中的同學少年經歷。

當路長 健康成長

記得我到新學校——蟠龍小學的第一天上課結束,快要散學的時候,我們全體學生整理好學習用品和飯盒等,在班主任老師帶領下,踏著進行曲的旋律,以班級為單位,以廣播操站立的位置到操場集中。等全校學生集合完畢。陸顧標校長開始講話,他要求以班級為單位,按照回家方向,即長興鎮、黃易香橋、龍王廟、大同大隊、蟠龍大隊等列隊,然後由班主任老師確定每路的正副路長。陸校長要求各路路長:“一路上要讓同學安全、守紀、準時到家,不要東遊西蕩,同學間不能開玩笑,更不能打架,不要去露水棉花粗毛豆,到處去拿一把,小折騰,在社會上給學校造成不良影響。學生要聽從路長的口令和安排。要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如有不遵守紀律者,學校將會同家長,嚴肅處理”。我第一次感到完全小學的管理更嚴格,要求更高!

黃鏞|恰同學少年

▲原蟠龍小學照片(黃漢亮提供)

可能是我在初小當過少先隊大隊長和被評為市優秀少先隊員的原因,班主任張文梅老師開學第一天就理所當然地任命我為班裡的臨時班長。當然,回長興鎮這一路的正副路長張老師就叫我和錢柳芳同學擔任了。我一看這一路除幾個是新同學之外,其餘都是我順化小學的老同學。我從小人緣好,同學們都聽我,再加上錢柳芳在女同學中也很有威望。我想帶他們一起回家,問題不大。隨著陸校長的一聲出發,我們在廣播喇叭“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豔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不怕困難,不怕敵人,頑強學習,堅決鬥爭,向著勝利,勇敢前進!”的少先隊隊歌聲中離開了學校。一路上除就住在蟠龍鎮西邊的幾個老資格的,老蟠龍小學學生,走路歪七豎八,說話吊兒郎當,想給我這個路長顏色看看之外,其它同學也都是中規中矩。因此,我也就心裡有數,話中有話地對這幾個同學說,我們大家都要聽老師的話,免得我們一路回來的同學在老師前面說起,大家難堪!我是新來的同學,希望你們多多照應!鑼鼓聽聲,說話聽音。這二個本來很聰明的同學,一看我一臉笑容,說話和氣。一搭脈,我不是他們所能欺負的料,也就開始老實了!等他們離開隊伍回家後,我再三叮囑原順化小學的老同學,第二天千萬別在班主任前面說起今天的情況。後來,我還幫助他們解題作業,其中一個成為我們中隊委員,發展為互相思念的要好同學。

路長,包括少先隊大隊部、班委會、課代表等,都是老師根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心裡特徵,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要上進,求進步的積極性,從小讓他們去當班幹部,管隊伍,幫助他們樹立榮譽感、責任心!鍛鍊、培養他們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二年中,我在張文梅老師的關心和調教下,開拓了新的鍛鍊領域,形成了新的成長軌跡。

愛祖國 這裡起步

我們當時所受的教育,除接受父母的言傳身教,聽聽有線廣播之外,完完全全是學校教育,老師教育,書本教育。因為那時候,根本沒有象現在這樣,有那麼多豐富多彩、直觀形象的媒體,如電視、電腦、手機、APP、收音機等。反過來,那時接受的課堂教育絕對是記憶猶新、刻骨銘心。我們小學五年級開始開設地理、歷史課,地理老師袁雪珍,歷史老師龔皎。二位老師開始帶我們遊祖國河山、尋中華文明!印象最深的是袁老師帶到教室裡的一張中國地圖。她說:這張就是中國地圖,同學們看看,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它的形狀象什麼?象不象一隻大公雞?看地圖,大家要注意,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先要大家記住,我們國家多少大?960萬平方公里;人口多少?5億5千2百萬;也就是說我們的國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們國家一共有5大行政區,即東北、西北、華東、西南、中南;有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直轄市;我們中國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後來,袁老師還給我們講了祖國西高東低的地形和礦產豐富等特徵!歷史老師也告訴我們:中國已有5000年的歷史,經過了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到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建立了中華民國,1949年毛主席建立了新中國!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即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等!老師在慢慢地教,我們在慢慢地學。在我們幼小的心靈深處種下了我們偉大祖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們偉大祖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逐步走向繁榮富強的種子。愛祖國、愛人民、愛共產黨、愛毛主席的理念慢慢地在腦海裡逐步形成。

粥燒粥 共度難關

在蟠龍小學讀書的二年正值上世紀60年代初全國大饑荒。那時只記得天天吃粥,頓頓吃粥,而且粥越吃越薄,後來薄粥也差不多吃不上了,粥裡邊的青頭越來越多,開始是薺菜、臥藤藤、小蒜苗,後來連小尖頭、貓耳朵草、花被單草等也入粥變成輔料了。也有不少人家到北海上弄水草籽,回來去皮磨成粉,做成水草籽燒餅讓孩子們填肚子,有的到大隊畜牧場豆腐店開後門買點豆粞回去放到鑊子裡炒炒,放點鹽算是上等食品。那時根本沒有魚肉暈腥,菜裡有少許的油已相當不錯了。這期間有二件事印象特別深。

記得有一天清晨,我去小隊大食堂打粥,那天正好輪到我媽媽值班,我把鍋子遞給媽媽,媽媽打好粥後告訴我,今天的粥比較厚,拿回去後叫親婆加點水在鑊子裡再燒一燒,中午去學校帶的點心也有了。我說,知道了!一到家,親婆當然高興,知道粥燒粥,裡邊再放一點青頭下去,好讓我們兄弟姐妹,二頓都吃得飽一點。吃好早飯,我就拿起書包和親婆給我準備的飯盒,和親婆打了一個招呼(媽媽規定:進出家門必須給長輩打招呼。這叫規矩)。就和小隊裡的幾個同學高高興興地去上學了。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講著昨天回家後挑羊草、玩遊戲的故事,可二個同學說著說著,為一點小事吵起來,還動起了手腳。我當然要去勸他們,可他們在火頭上,誰也不賣賬,一記順風拳頭上來我躲避不及,飯盒子就一下子漂到旁邊的水稻田裡去了,一飯盒的粥潑得一天世界。他們知道闖大禍了,紛紛給我打招呼。我說,飯盒飛了!可以拿回來的,粥是肯定揀不回來了。今天的事到學校後不能給其它同學和老師說,我放學回去肯定不會告訴你們的爸媽。但也不能在我媽媽前面說起。因為,我媽媽知道後會責怪我的。我的寬容令他們很感動,也很理解。那天的中飯他們就叫大家“接濟”我了。哎!這件事以後,我們同學間更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友好相處!壞事變成了好事!

另一件事,發生在有一年秋天的傍晚。天已經很黑了!那天,從食堂打來的粥又薄又少,家裡也沒有什麼代糧品。媽媽知道我沒吃飽,就說,黃鏞,衣服穿穿暖,拿一盞洋油盞,跟媽媽出去走一走。我說,好的。於是,媽媽肩上扛了一把翻地用的釘耙,領著我向張網港的河沿走去。那天,有點風,有點冷。洋油盞一閃一閃,時而亮,時而暗,娘倆幾乎是摸黑從宅前小路向西,穿過大田,走向雜草叢生的河沿。冷風吹過,耳邊輕輕響起了風浪聲,渾身發冷一陣陣的起雞皮疙瘩。一會兒,我們娘倆就到了目的地。原來河邊長了幾株野生的外國芋艿。用心的媽媽前幾天就看好了腳氣,因為此地是在河角子,旁人不易發現。媽媽先把雜草拔掉,就翻起地來,才二、三下,又大又肥又嫩的外國芋艿就破土而出了。她一邊拿著姜,一邊走向河的下邊,把鮮地姜洗乾淨拿給我吃,飢寒交迫的我,就囫圇吞棗地享受起來。這比現在的蘋果、橘子、香蕉要甜美得多,好吃得多!關鍵它能解決肚子餓的問題!娘倆前前後後大概努力了約半個小時,媽媽的圍腰裡裝了滿滿的一圍兜地生薑。當我們滿載而歸時,弟妹們歡呼雀躍,大家都分享了媽媽的勞動成果!這是一個永遠值得回憶、紀念的晚上!

看望老師 大餅油條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人類靈魂工程師!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這二句話越來越明白!特別是從高小到初中後,我們對老師的恩德越來越清楚,我們對老師也越來越尊敬!上課說聲老師好,見面跟老師打一個招呼,已慢慢成為我們的習慣和自覺行為。當時,我們是農村的孩子,思想單純樸實,對老師的愛,現在看起來簡直有點幼稚可笑。記得那是初一的下半學期。我們的班主任倪毓璜老師因患病在家休息已10多天了。週末,幾個班幹部一商量,決定去看看倪老師。第二天清晨,大家在蟠龍鎮一碰頭,說倪老師身體不好,我們去看他,總得帶點東西給他吃吃吧,思來想去,大家決定給老師買二副大餅油條吧,說是一副給老師,一副給師母。買好大餅油條,趕緊用報紙包好放在書包裡。急匆匆地趕了4—5里路,一路走,一路問,總算來到了倪老師家。我們捧上了尚有餘溫的大餅油條,說,倪老師,您和師母嚐嚐吧!這是我們的心意。老師激動地接過大餅油條,連說,好,好,好,我和師母領情了。那天,按照老師的安排,我們是吃了中飯才回去的。這下可忙壞了師母,又是挑菜又是淘米,又是灶上又是灶下。我們也趁此機會向老師彙報彙報10天裡班級的情況。老師也要求我們班幹部,除自己以身作則外,還要關心班級的其它同學。

黃鏞|恰同學少年

▲原大同中學照片(黃漢亮提供)

在大同中學讀書時,是董泰山老師培養了我對代數的濃厚興趣,讓我在解題時要嚴謹、細心;是沈文彬老師發揮了我的文藝特長,讓我高歌一曲,學會了說《人民公社好》相聲的技巧,並利用農忙假和寒暑假作為學校文藝宣傳隊的一分子,活躍在田邊、溝沿、倉庫、社場;是沈樹鈺老師讓我們學會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三年的努力,我們帶了帳子、毛巾、涼蓆去大新中學參加了升學考試,全班有12位同學被上海市崇明中學錄取,我也是其中之一。

崇明中學 寄宿生活的記憶

自己管理自己 這是進崇明中學的第一個體會。也是高中和初中的一個帶有標誌性的區別。崇中是一所寄宿制高級中學,晚自習除城橋地區的學生之外,都在教室裡,大家鴉雀無聲地忙著作業,預習、複習,誰也不干擾誰,影響誰,1500多人的學校,儘管燈火通明,但整個校園安安靜靜。班級紀律的維持和管理,老師都交給班委會和團支部,教導處除安排1—2個老師在走廊裡巡迴值班外,其它老師均在自己家裡備課,改作業。學習風氣極好!晚自習結束後,寄宿的同學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宿舍。記得我們班級男同學進校後是住在第四宿舍靠近路邊的那幢七路頭拔廊的平房裡。回宿舍後,一般都要弄點東西吃吃。因為,第一、吃晚飯到夜自修結束已3個多小時,半天過去了;第二、當時,條件差,平時學校食堂的菜裡也是少肉少油;第三、那時16—7歲,都是毛頭小夥,是消化功能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肚子唱空城計是正常反映。現在學生是咖啡加蛋糕——俗稱夜宵。我們那時,考慮周到、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家長,讓您帶一點糖拌焦麥粞或糖拌油麵粉,那是皇帝的享受。當時,除個別同學會獨享之外,大多數同學都會分享,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個月中,做3天小開,當27天癟三。有的同學愛吃乾的,弄幾調羹粉放在嘴裡拌拌,喝幾口水嚼嚼嚥下,有的同學愛弄幾調羹粉放在飯盆子中,倒上白開水,用調羹攪拌一下再吃。吃完“我們的夜宵”,大部分人在帳子裡邊看一會兒書再睡,一小部分特別用功的同學,熄燈後還要在路燈下,藉著燈光,背背單詞,讀讀外語,那時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農村,他們知道父母栽培一個高中生很不容易。因此,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同學間也相互學習,共同探討。第二天,還未等起床鈴響,我們值班的班幹部就悄悄地先起床了!為什麼?因為,那時沒有自來水,同學們早晨刷牙、洗臉用的水是從井裡提上來的。我們先把所有的臉盆放在走廊的外邊,然後把水一盆一盆裝滿供同學們享用。這井水冬暖夏涼。有了自來水後我們還思念它!這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件件一樁樁,使學生間加深了感情,增進了友誼,這些細節,即使到我們七老八十了,大家還會記憶猶新。

黃鏞|恰同學少年

▲原上海市崇明中學照片(作者百年校慶紀念冊翻拍)

草禮堂留下的印象 當年,崇明中學的教室門是向北的,走廊也是在北邊的,這是一個特色(教條學蘇聯的產物);校園內有一個可容納1500名師生的稻草屋頂的大禮堂。我66屆校友,原縣教育局副局長龔有俊先生在母校百年華誕時,撰寫過《崇中草禮堂》,其中描述“草禮堂,以蘆芭做牆,稻草為頂,泥地,佔地約一千五百平方米。居校園西北。諾大一個禮堂,卻以蘆葦稻草為建築材料蓋成,實為罕見,其意象已足夠奇特”。我66屆校友倪振良先生曾在母校90華誕時撰寫過《從草禮堂到大會堂》一文,以他自己的經歷,表述了一個崇中學子從草禮堂到人民大會堂的成長過程。草禮堂,是當年崇中的一個標誌性建築,是崇明中學的代名字,也是我們這代崇中人的共同回憶!

草禮堂,是我們寄宿制學生一日三餐的地方。那時侯,不僅伙食標準低,就餐條件也是十分簡陋,只有桌子沒有凳子,每餐由各班值日的同學領取盛在木桶裡的飯菜給大家打好,然後大家就圍著桌子狼吞虎嚥。應該說,週一和週二的三餐,學生還有加菜,加的什麼菜,就是學生自己家裡帶來的菜,我們晚上是社會主義(即炒焦麥粞或糖拌油麵粉),白天是共產主義,同學把家裡帶來的各式各樣的菜全部拿上,什麼炒肉瓜、醬瓜燒洋扁豆、甜苞瓜、鹹菜毛豆子等,偶爾亦有學生帶紅燒肉、肉包子等葷菜的,那就肯定先行消滅之。崇明中學的高中同學,大家都很聰明,用現在的話來說——拎得清。這次帶得少的,下次會多帶點,這次帶素的,下次會帶葷的。學生家長因為孩子在崇中讀書,為了給孩子面子,也是千方百計。但,當時大家都年紀小,尤其是男同學,不象女同學善安排,會細水長流,一般帶的菜二天就全部掃光。但大家非常高興。因為,我們享受到了各家的佳餚美味,我們品嚐到了生活的甜酸苦辣。

草禮堂,也是開校會的地方。每逢開會,全校30多個班級每個學生自帶凳子排隊進入,禮堂的泥地上早已有老師用石灰劃好格子,各班在指定的區域坐下,一千五百多人坐得整整齊,靜聽校長的報告。當時,我們都喜歡聽秦士文校長的報告,他的講話風格,慢條斯理、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富有哲理,聽起來一點不覺得累。1965年,我們在校讀書時,正是臺海形勢緊張之時,他的一次備戰的形勢報告至今還印象深刻。,他說:“同學們,你們看到沒有?海塘邊煤場上煤,堆得很高很高,而且堆的不是一個攤頭,比平時要多得多。為什麼?大家想一想。還有,你們發現沒有,我們學校的東北角新出了一扇小門,這又是為什麼呢”?說到這裡,他就停了幾十秒,也就是先給大家一個懸念,讓學生在下面有點小小的議論,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互動。停頓一下後,他就告訴大家答案:“這是準備打仗特!因為,我們地處海島,煤是至關重要的,發電廠發電要煤,需要燒鍋爐的企事業單位要煤,大的食堂燒飯也要煤。煤是我們和平時代的生產生活資料,少了,沒有了,那是不行的!如果,一打仗,水路斷脫,煤供應不上,就會產生很多問題。所以,要準備一點放在那裡,備而不用。學校東北角新出一扇小門,也是這個道理。我們是一所學校,有一千五百多個學生,如果敵機來轟炸,疏散是一個大問題。我們只有一扇正門,要在短時間裡疏散那麼多人,確實是問題。另外,出門就是道路、街道,人不容易散開。因此,經過研究,決定東北角出一扇門,這樣,我們就可以有二個通道把人散開,而且,東北角一出門就是廣大農村,你們一出門就可以鑽進玉米田地了。有利於大家的安全。這樣的報告,沒有講很多的道理,而是通過一個一個大家耳聞目睹的現實來給您說清楚一個道理。這種表述方法使我們終身受用。

時光流逝,一晃50多年過去了。但10多年中小學的學習生活,我至今仍歷歷在目。同學的成長經歷,尤其是老師的關愛之情和諄諄教誨,讓我受益終身。寫下這段文字,獻給我最最敬愛的中小學老師!同時也和當年的同學少年一起分享!以表達我學誼情長、師恩難忘的真情實感!心語

- END -


黃鏞|恰同學少年

黃鏞 上海市崇明人,1949年出生,年少時就讀於崇明縣大同中學、上海市崇明中學,職後畢業於上海第二教育學院中文系大專班、本科班。1969年高中畢業後回大同鄉務農,1972年參加工作後曾先後在縣教衛局、上山下鄉辦公室、縣中小學科技站、縣工業委員會、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期間曾在上海市知青慰問團雲南團西雙版納分團橄欖埧農場小組工作過20個月。曾在《人民教育》、《上海教育》、《上海教育科研》雜誌上發表過多篇文章;也在《西雙版納州報》上發表過散文、詩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