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竞赛中的相交、垂直、平行问题》第40期


接上期《竞赛中的相交、垂直、平行问题》第40期

<code>本文为陕西礼泉数学吴健原创,精品知识分享;感谢关注。/<code>

接39期

例6 (2000年第11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题)不相等的两角∠α 、∠β 的两边分别平行,且∠α 比∠β的3倍少20°,则∠α 的大小是( )。

解: ∠α 与∠β 的两边分别平行,则∠α 与∠β 相等或互补(如图5)。又∠α ≠∠β ,故∠α 与∠β 互补。

∴∠α+∠β =180°又∠α比∠β的3倍少20°,∴∠α=3∠β-20°。由①∠α+∠β=180°,②∠α=3∠β-20°。

解得∠α=130°。

反思:

(1)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是判定两角相等或互补的方法。具体判定时,应看两个角两边的方向;若完全相同或完全相反,则相等;若一同一异,则互补。

(2)当两个角之间有和差或倍分关系时,常转化为设未知数用代数的方法去解。

(3)请读者思考: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时什么?

接上期《竞赛中的相交、垂直、平行问题》第40期

例7 (陕西咸阳市数学竞赛培训)如图6,已知DA⊥AB,DE⊥EC,DE评分∠ADC,CE平分∠BCD,求证:BC⊥AB。

分析:在一个三角形内部,如果两角之和是90°,那么另一个角必为直角,直角的两边必垂直。

证明: ∵DA⊥AB,DE⊥EC,∴∠1+∠2=90°,∠1+∠4=90°,∠3+∠6=90°。∵DE平分∠ADC,CE平分∠BCD,∴∠2=∠3,∠5=∠6。∴∠4=∠3。∴∠4+∠6=90°,即∠4+∠5=90°。∴△EBC中,∠EBC=90°。即BC⊥AB。

接上期《竞赛中的相交、垂直、平行问题》第40期

例8 如图7,AE//BD,∠1=3∠2,∠2=25°。求∠C。

分析: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将角“转移”位置,如∠1=∠DFC或∠AFB。若能将∠1、∠2、∠C“集中”到一个顶点处,这是再理想不过的了,过F点作BC的平行线恰能实现这个目标。

解: 过点F作FG//BC交AB与G,则∠C=∠AFG,∠2=∠BFG。∵AE//BD,∴∠1=∠BFA。

∴∠C=∠AFG=∠BFA-∠BFG=∠1-∠2=3∠2-∠2=2∠2=50°。

反思: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角集中到适当位置,是添加辅助线(平行线)的应用技巧。当然同学们在学了“三角形内角和”等知识后,可有以下较为简便的解法:

∠1=∠DFC=∠C=∠2,即∠C=∠1-∠2=2∠2=50°。


接上期《竞赛中的相交、垂直、平行问题》第40期

例9 如图8,已知AB//CD,请你观察∠E、∠B、∠D之间有什么关系?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

解: 通过观察,∠E、∠B、∠D有以下关系∠D=∠B+∠E。证明如下:

过H作HF//BE。

∴∠EHF=∠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HE=∠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HE=∠E+∠B(等式性质)。

∵AB//CD(已知),∴∠AH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B+∠E(等量关系)。

反思:

(1)观察三角关系,可借助量角器度量,从而得到∠D=∠B+∠E。

(2)证明∠D=∠B+∠E的关键是将三个角进行转移,此时平行线的性质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辅助线正是角的转移和重新组合的桥梁。

(完)

<code>各位家长朋友,觉得有用;能帮助到您孩子的学习就收藏、转发一下吧!感谢关注「陕西礼泉数学吴健」;吴老师定期分享「方法·技巧」,图文&视频。/<code>


接上期《竞赛中的相交、垂直、平行问题》第4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