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與爆竹的關係

年味與爆竹的關係

①先秦時期已存在的“爆祭”,是燃燒柴火以“敬神驅邪”的一種宗教行為。

《周禮·春官》篇所記載的“九祭”中的第三祭,即是“爆(炮)祭”。“爆”,其實就是燒,但其與一般燒火不同的是燃燒時要發出聲響。

②唐初,有人將硝石裝入竹筒中燃放,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

來鵠《早春詩》中有“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③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

《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捲紙為之。稱曰“爆竹”。

④明清兩代

,爆竹的種類更加繁多,不限於除夕,子夜零時達到高潮,俗稱“迎神”。

李家瑞《北平風俗類徵》引《壺天錄》說:“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富家鄣購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貧家即謀食維艱,索逋孔丞,亦必爆響數聲,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瑣瑣,卜來歲之蒸蒸,此習沿類然也。” 清朝謝文翹《教門新年詞》中的:“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昇平。”

關於爆竹以及過年放爆竹的詩句:

①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代王安石《元日》

②身如束帛氣如雷,能使妖魔膽盡催.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頭相看已化灰.——《紅樓夢》第22回元春制的燈謎

③城中爆竹已殘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鬢毛隨節換,盡情燈火向人明。比量舊歲聊堪喜,流轉殊方又可驚。明日岳陽樓上去,島煙湖霧看春生。宋 -陳與義《除夜二首》

④節物隨時俗,端憂見旅情。土風猶記楚,辭賦謾譏倫。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靂鳴。但令休鬼瞰,非敢願高明。宋-劉敞《爆竹》

年味與爆竹的關係

爆竹文化跟隨歷史洪流,千年流轉至今,終將消失於未來。確實,煙花爆竹對中國過年的年味以及節日,大事的氣氛確實影響很大。

①然放鞭炮時會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

②在雲中形成酸雨(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

③燃放鞭炮時不僅會造成空氣汙染,而且會產生噪音汙染。

④燃放煙花爆竹容易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⑤燃放煙花爆竹容易滋生攀比,鋪張浪費之風。

⑥燃放後產生的大量廢棄物。

過年放煙花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傳統,然而放煙花的危害又是如此的大。各位元芳,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