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關注中醫啟蒙

關注學前教育

關注家庭幸福

果雪兒國學教育頻道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我國醫,要啟蒙,

果雪兒,健康風。

在果雪兒最新的中醫啟蒙《健康坐立》一節,果雪兒講師分享了12種不正確的坐姿,這裡特別分享給各位敬愛的園長、可愛的幼師、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一種

印度苦行僧式久坐

一般情況下,連續超過1個小時就屬於久坐了。久坐的現象,在遊戲一族、白領一族尤為突出。坐的時間過長,屬於不運動的範疇,會引發代謝失衡。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二種

葛優躺、京城癱式坐姿

這種坐姿,坐在了尾椎上,也就是俗稱的尾巴骨上,導致上邊用不到頸部和腰部的支撐。時間長了,下邊腰椎自然受壓厲害,整個身體下沉,身體中軸線後移,很容易引發腰椎盤突出,導致脊椎畸形。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三種

大簸箕式坐姿

也就是《弟子規》中所說的“箕jī踞”,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著。這種坐姿不僅僅給人傲慢不敬、不雅的感覺,本身也不聚氣。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四種

非洲大象式坐姿

非洲大象是踮著腳走路的,這就好像踩著高跟鞋的人一樣。坐著的人採用這種坐姿時候,腳立起來,是踮著的。一些人的注意力特別集中起來時候,會採用這種坐姿。但是長期採用這種坐姿的話,一般會有相應的男科婦科症狀。因為踮腳時候,雙腳的內腳踝huái到腳後跟這片區域,對應的是女子的子宮反射區,或男的前列腺部位。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五種

風神式坐姿

這也就是《弟子規》中所說的“搖髀”,愛抖腿。偶爾抖腿坐姿的人,可以緩解氣血不暢、下肢痠軟,疏解緊張、焦慮。但是,長期採用這種坐姿的話,就會適得其反,損害到血液循環,讓焦慮加倍。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六種

劉羅鍋式坐姿

也就是坐著的時候,駝背彎腰。俗話說,駝背彎腰,不可相交。長期採用彎腰駝背的坐姿,不僅僅會影響氣質,還會損傷肌肉,誘發頸椎胸胸椎問題。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七種

二郎神式坐姿

也就是坐著的時候,翹著二郎腿。翹二郎腿,容易造成腰椎與胸椎壓力分佈不均,容易腿部靜脈曲張。有專家調查發現,在35歲以上喜歡翹二郎腿的婦女中,有一半人患有程度不等的靜脈曲張症,另一半人也常感到腿部有種種不適。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八種

猴王式坐姿

也就是椅子只坐了一半,臀部與座位只是搭了個邊兒,背部斜靠在了椅背上,腰部懸空。這種坐姿對腰部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容易導致脊椎拱起,引發腰背痛。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九種

敬業的熊貓式坐姿

這種坐姿身體前傾,探著腦袋,為很多人電腦前的坐姿。長期不自覺採用這種坐姿,容易引發頸部痙攣,嚴重的甚至引發頸部結石、椎間盤突出。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十種

驕傲的公雞式坐姿

這種坐姿在某些年輕的女性那裡,較為凸出。也就是在坐著的時候,刻意讓自己後背挺直,很用力地挺著胸膛。但是,用力過度的話,就很容易增加腰部的負擔,使背部肌肉變得僵硬,也容易誘發脊椎傷痛。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十一種

X型腿

也就是醫學上說的膝外翻,指的是兩足並立時,兩側膝關節碰在一起,而兩足內踝無法靠攏。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第十二種

羅圈腿

也就是醫學上說的膝內翻,一般也稱為0型腿,指的是兩足內踝能相碰,而兩膝不能靠攏。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果雪兒老師指出,不正確的坐姿,對身體的危害極大。在分享了不正確坐姿的八個方面危害後,更多時間分享了正確坐姿的動作要領。

從兩腳兩腿,到臀部的著力點,再到胸和背和腰的動作要領,再到頭部腹部,再到手臂手掌。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其中有一個鮮明的觀點,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那就是昂首挺胸、抬頭挺胸並不是正確的動作要領。

限於文章篇幅,這裡就賣一個關子,不做詳細分享了。

十二種坐姿看過來,中醫藥健康文化啟蒙教育走進幼兒園家長群體

中醫幼兒園,國學幼兒園,新時代中國特色幼兒園,北京果雪兒學前國學幼兒園教育研發服務中心,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階段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