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光緒帝對此應該負責任嗎?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光緒帝對此應該負責任嗎?

甲午中日戰爭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恥辱點,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至暗時刻,它不僅打破了滿清統治者“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幻想,也徹底扭轉了列強對中國的畏懼。從此,中國開始淪落成一個半殖民地國家,而日本則正式進入列強的陣營。
甲午中日戰爭戰敗的標誌性事件,就是北洋艦隊的覆滅,這也始終是後人熱議的焦點。對於原因,眾說不一。有人說是李鴻章一味“避戰保船”所致,有人說是步兵出身的丁汝昌盲目指揮所致,也有人說北洋艦隊輸在了武器裝備上,當然,還有人說因為慈禧把北洋艦隊的的軍餉拿去修了圓明園。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光緒帝對此應該負責任嗎?


那是風雲變幻的1894年,此時進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逐漸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且展露了它的野心,對外積極侵略擴張,並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而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依舊困苦,官場中各派系爭權奪利,不管是皇帝還是官員都沉浸在洋務運動的美好安全感中。此時的世界,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列強的支持。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光緒帝對此應該負責任嗎?


1894年,在朝鮮境內爆發的由東學道領袖全琫準領導的反對朝鮮王朝封建統治,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侵略的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求支援,當時的伊藤博文內閣正面臨議會的不信任案彈劾,在朝鮮向清朝乞援的同時,日本通過其駐朝公使館探知清廷將要出兵朝鮮的消息後,伊藤內閣決議出兵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光緒帝對此應該負責任嗎?


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朝廷形成了以光緒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的主戰派,然而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她的六十大壽被戰爭干擾,李鴻章為保存自己嫡系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企圖和解,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到7月中旬中日談判破裂以後,李鴻章才應光緒帝的要求,開始派兵增援朝鮮。
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平壤之戰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雖然朝鮮政府被強行拉到日本陣營,但朝鮮的大院君李昰應暗中給清軍傳遞情報。清軍並未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由於其主帥葉志超的膽小昏聵,在戰局膠著的情況下,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光緒帝對此應該負責任嗎?


日軍一路高歌猛進,佔領朝鮮全境。之後戰火延伸到遼東半島,有鴨綠江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皆以失敗告終,日軍在此間還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旅順大屠殺,兩萬多中國居民慘遭屠戮。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的最後一戰。由於兵力懸殊,威海衛南幫炮臺被日軍攻佔。1895年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數被日本佔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1895年2月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其實,嚴格來說,甲午戰爭的失敗和北洋艦隊的覆滅光緒應該承擔一半的責任!可能很多人不贊同這個說法,那接下來就解釋一下。
首先離不開一個人:兩代帝師翁同龢,他是光緒皇帝的老師,等光緒到了親政的年齡,翁同龢不斷聯絡其他大臣請求慈禧還政於光緒,無奈之下,慈禧只得同意,但是,實際大權卻依然牢牢掌控在她的手裡。一個要權,一個不放,新皇帝和老太后之間圍繞權力的爭鬥展開並愈演愈烈。作為“帝黨”代表人物的翁同龢和“後黨”中流砥柱李鴻章之間的矛盾也越積越深。


李鴻章掌控北洋水師,權傾朝野,但翁同龢執掌戶部,是名副其實的“財主”。他不斷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對北洋水師的軍費進行盤剝、甚至是推遲和停發。這樣一來,造成的局面就是,北洋艦隊從建成後就沒有進行武器升級,而日本則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軍艦建造。在甲午戰爭前,北洋水師竟然有近兩年的時間沒有拿到一兩銀子的軍費。翁同龢還慫恿光緒對日開戰,為的不是大清,而是為了讓北洋出醜、甚至是遭受重創,從而達到扳倒李鴻章的目的。
此外,光緒皇帝沒有采納李鴻章的“持久戰”的建議,他最擔心的就是日軍進逼北京,讓他和太后北逃的狀況再一次重現。他不能靜下心來分析整個局勢,沒有興趣在大腦中預演幾步之後的棋局,盲目地把棋子個個往前送。他日不停地把各地最優秀的軍隊調上前線。他催戰甚急,對所有的前方將帥都不滿意。
皇帝不懂海軍作戰規律,但是卻屢屢瞎指揮。戰爭正式打響後,光緒皇帝聽說日軍軍艦深人威海、旅順海口活動,生怕日本海軍進攻天津,遂下令命丁汝昌主動放棄了制海權,最終極大地束縛了北洋水師,使海軍處於單純防禦、被動獨打的境地。
北洋艦隊的覆沒,與光緒皇帝賞罰失當有直接關係。從戰爭開始,皇帝就不斷下嚴旨,威脅要將那些不敢拼命的海軍軍官們“從重治罪”。在皇帝的威脅下,著名勇將鄧世昌、劉步蟾、楊用霖先後自殺,最高統帥丁汝昌承受的精神壓力更大,“惟望死於戰陣”“恆挺身外立,以求解脫”。希望用戰死來解脫壓力。在自殺殉國後,丁汝昌仍然被光緒“朝旨褫職,籍沒家產”,兒孫流離失所。直到光緒死後,才被恢復名譽。

甲午中日戰爭中,光緒皇帝表現出了晚清統治者少有的血性,或者說,是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然而,對於一場戰爭來說,僅僅有熱血是不夠的。在戰爭中,年輕皇帝的性情急躁、缺乏耐心暴露無遺。他的急脾氣實在不適合指揮戰爭。
作為大清的皇帝,光緒在甲午年這個敏感時刻,他也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冷靜和遠見,而是沉迷於權力的爭奪中不可自拔,讓“黨爭”從朝堂擴散到地方,貽誤戰機。缺乏冷靜,指揮失當,從而最終導致了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