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會帶走人的靈魂嗎?古人為何視“不吉利”的烏鴉為吉祥的神鳥

烏鴉會帶走人的靈魂嗎?古人為何視“不吉利”的烏鴉為吉祥的神鳥


在與人類關係密切的鳥類中,烏鴉的名聲很不好。水有源,樹有根,烏鴉的名聲不好是有根源的。


首先,它的形象不雅,歌聲不美。烏鴉通體渾黑,它沒有喜鵲漂亮,不如麻雀機靈,沒有燕子活潑,也不如杜鵑乖巧,更沒有黃鶯優美的歌喉,它叫起來沙啞、刺耳,人們一聽就會皺起眉頭。


更有傳說烏鴉的叫聲會帶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靈魂,因此烏鴉被人們所討厭,認為是大不祥之鳥。


其實,有很多古代的典籍表明烏鴉是吉祥鳥、報喜鳥。


烏鴉會帶走人的靈魂嗎?古人為何視“不吉利”的烏鴉為吉祥的神鳥

烏鴉報喜


早在商朝,就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歷史傳說。


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類相動》中引《尚書傳》:“周將興時,有大赤鳥銜谷之神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諸大夫皆喜。”這裡所說的“大赤鳥”指的就是烏鴉。


同類說法在《淮南子》《左傳》《史記》等史籍中也有記載。唐代詩人張籍的《烏夜啼引》曰:“秦烏啼啞啞,夜啼長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獄,傾家賣產將自贖。少婦起聽夜啼烏,知是官家有赦書。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賀舅姑。少婦語啼烏,汝啼慎勿虛。借汝庭樹作高巢,年年不令傷爾雛。”


可見,烏鴉報喜在當時已經是眾人公認的事實。


烏鴉會帶走人的靈魂嗎?古人為何視“不吉利”的烏鴉為吉祥的神鳥

鴉鳴兆瑞


在古代,人們認為生活中發生的變化在事前都會以一定的徵兆顯現,從而占卜之術應運而生,而鳥佔就是其中的一種。鳥佔即以某種鳥的數目、飛向、去留及叫聲等為兆占斷吉凶。這種占卜方式在上古時期非常流行。


烏鴉的鳴聲用於鳥佔佔斷時,實為吉祥的預兆。


三國時何晏因事坐牢,有兩隻烏鴉停在何府之上鳴叫。何晏的女兒說:“烏有喜聲,父必免。”不久何晏果然得釋。


《史記·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覆(覆)於下,至於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雲。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約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


鳥佔,一般以鳥的飛行方向、鳴聲、隱沒來占斷,烏鴉作為鳥類中體大色黑,易辨認,得到巫者的重視,常被當做祥瑞。


生活裡,烏鴉顯貴的說法,自古便有。《詩經·小雅·正月》:“哀我人斯,於何從祿?瞻烏爰止,於誰之屋?”毛傳:“富人之屋,烏所集也。”


烏落富人之屋,即烏知誰家富,是吉兆。


烏鴉會帶走人的靈魂嗎?古人為何視“不吉利”的烏鴉為吉祥的神鳥

烏鴉降則天下昌


在歷史中,烏鴉曾以其吉祥、喜氣的意象在人們心中化身為美好的象徵,人們在渴望太平盛世、喜訊頻傳時,往往會把希望寄託予烏鴉的出現上。


烏鴉作為吉祥如意的象徵,在晉成公綏的《烏賦》中被很好的展現出來:“夫烏之為瑞久矣,以其反哺識養,故為吉烏,是以《周書》神其流變,詩人尋其所集,望富者瞻其爰止,愛屋者及其增嘆,茲蓋古人所以為稱。若乃三足德靈,國有道則見,國無道則隱,斯乃鳳鳥之德,何以加焉!惡鳥而賈生懼之,烏善禽而吾嘉焉,懼惡而作歌,嘉善而賦之,不亦可乎!”


從中不難看出,晉成公對烏鴉的讚美溢於言表,而且,只有以德服眾,感化天下,仁義孝悌,才會有烏鴉的降臨。這一點,在其他古籍中也有記載。如《孝經 援神契》曰:“德至鳥獸,則白烏下。”《肖書 緯》曰:“火者陽也,烏者有孝名,武王卒成大業,故烏瑞臻。”再如《孫氏瑞應圖》中雲:“三足烏,王者慈孝,被與百姓,不好殺生則來。”


烏鴉會帶走人的靈魂嗎?古人為何視“不吉利”的烏鴉為吉祥的神鳥

真武大帝的指路神鳥


武當山一直流傳有“玄武修道,烏鴉指引”的傳說,說的是真武大帝來此處修行,半路迷途,幸有烏鴉指引,後真武得道,封烏鴉為神鳥。


相傳真武大帝在武當山修行時,一日內心苦悶,心想苦修多年卻未能成仙,便想放棄,回宮去當太子,於是徑直往山下走去。不料他走到半路,忽聞路邊有烏鴉鳴叫,突然眼前出現一婦人正在磨杵,真武大帝驚訝地問她磨鐵杵做什麼?老太太回答道:“想磨成一根繡花針。”真武覺得好笑,說:“老人家,只怕到您入土也磨不成針。我看就別費這冤枉功夫啦。”老太太還是不緊不慢地磨著鐵杵,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真武大帝此時聽到此言心裡猛然一亮,猛然醒悟。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自己修煉不成,那是因為功夫還不到家啊。想到這裡,又折路返回上山修行去了。


從此,烏鴉便成為武當山的神鳥,別人供奉。而南巖宮旁也因常聚烏鴉,被稱為烏鴉嶺。


過去,凡是上武當山朝聖的人,都要帶著小米或包穀之類的食品站在南巖神道上,一邊把食物撒向萬丈懸崖,一邊親切地呼喊“烏鴉烏鴉,快來接食!”於是,成群結隊的烏鴉便會應聲而至,張翅鳴叫,並從空中銜走食物,朝聖的人認為這是吉祥之兆。這便是武當山著名的動物八景之一“烏鴉接食”。這一帶也因此得名“烏鴉嶺”,嶺北還建有烏鴉廟,廟裡常年香火不斷。


烏鴉會帶走人的靈魂嗎?古人為何視“不吉利”的烏鴉為吉祥的神鳥

烏鴉救主


東北的先民不僅把烏鴉看做是報喜鳥,更把它當作保護神。那裡流傳著一個“烏鴉救主”的故事:


當年,努爾哈赤與明軍交戰吃了敗仗,遂率殘部退出長城沿線的鎮靜堡,由小路繞進了一片黝黑的大樹林。明軍追來時,努爾哈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當明軍的探馬正要進樹林查看時,樹林中突然“撲稜稜”地飛起了一大群烏鴉。明軍將領一看則說:“烏鴉棲於樹上,林中一定無人!”明軍遂撤離。


二十多年後,清世祖為紀念太祖努爾哈赤的這次林中脫險,令人找到了“黑樹林”,並於順治八年(1651年)在這片“吉地”上修建了一座宏偉的寺廟,親賜匾額“瑞昌寺”。為了紀念烏鴉的救命之恩,寺廟在重大節日或廟會時,除了殺牲祭神,尤其要用切碎的豬下水拌上碎米,以飼“神鴉”。


烏鴉會帶走人的靈魂嗎?古人為何視“不吉利”的烏鴉為吉祥的神鳥

反哺慈親的孝鳥


《說文》曰:“烏,孝鳥也,謂其反哺也。”


“烏鴉反哺”這個眾人皆知的成語典故,說明了烏鴉還是鳥類中最懂得孝敬父母的慈孝鳥。


《本草綱目·禽·慈鳥》中說:“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在儒家諸多經典中,可以看到烏鴉“反哺慈親”的記載,意思是,烏鴉乃孝順的典型。當它們的父母老了、病了而無法覓食時,小烏鴉便四處為父母尋找食物,而且會把食物弄得很可口,讓父母盡享天倫之樂。


李密在《陳情表》中說:“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在李密看來,他要像烏鴉反哺一樣盡孝道,那比對朝廷盡忠要重要得多。正是其中的“烏鳥私情,願乞終養”使其成為了天下人盡皆知的名文。


在《慈烏夜啼》中,作者白居易不僅讚頌了烏鴉感人至深的孝道,也批評了吳起“其心不如禽”的作為。在他看來,烏鴉就是“鳥中之曾參”。


烏鴉會帶走人的靈魂嗎?古人為何視“不吉利”的烏鴉為吉祥的神鳥

智慧超群之鳥


“烏鴉喝水”的童話故事幾乎盡人皆知,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它是有智慧的。美國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動物行為專家路易斯·萊菲伯弗爾研究發現,烏鴉是人類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動物,其綜合智力水平大致與家犬相當。


特別令人驚異的是,烏鴉竟然具有獨到的、使用工具以達到目的的能力。在日本一所大學附近的十字路口,經常有成群的烏鴉在等待紅燈到來。在多次觀察後,日本的動物研究者驚異地發現,每當紅燈亮時,烏鴉飛到地面上,迅速把胡桃放到停在路上的車子的輪胎下。等到交通指示燈變成綠燈,車子開動便把胡桃碾碎,烏鴉們趕緊再次飛到地面上美餐。許多研究者得出結論,烏鴉很具創新性,甚至可以“製造工具”來完成各類任務。所以,不要以為可以學舌的鸚鵡是最聰明的鳥。


烏鴉會帶走人的靈魂嗎?古人為何視“不吉利”的烏鴉為吉祥的神鳥

為烏鴉正名


對於人們對烏鴉的誤解,胡適先生很不以為然。他在白話詩《老鴉》裡這樣寫道:“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天寒風緊,無枝可棲,我整日裡飛去飛回,整日裡又寒又飢,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地替人家飛,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頭,賺一把小米。”


在胡適先生看來,烏鴉雖然“無枝可棲”,“整日又寒又飢”,但仍然不停止飛翔。它要時刻關注人間,無情地揭露和抨擊那些不能容忍的作為和醜惡的現象。烏鴉是孤獨而勇敢的自由鬥士——看盡人間不平事,洞悉紅塵齷齪人。胡先生的詩,既是一首烏鴉的頌歌,更是在為烏鴉正名。


文章摘自道學平臺公眾號(id:edaoj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