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2020年的春天非常特別,在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中,迎來了採茶季。在2019年中國茶圈福建白茶退燒之後,哪一種茶會成為為茶圈新寵?逐漸成為茶友們關注的熱點話題。福建鐵觀音、臺灣烏龍、金駿眉、普洱茶、武夷巖茶、福建白茶……回顧中國茶葉走紅史,20年間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種茶被爆炒。近幾年六堡茶價格連年上漲,推廣六堡茶的商家越來越多,知道的茶友越來越廣泛。以老楊個人的觀察,疫情爆發前,最可能成為茶圈新寵的就是六堡茶。新冠肺炎爆發後,哪一款茶會成為茶產業新貴尚存變數,但是老六堡茶以其獨特的魅力依然勢頭勁猛。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請茶友們注意,隨著1958年六堡茶製作工藝的革新,現代渥堆發酵六堡茶逐漸成為主流,1960年代以前的老六堡茶存世稀少,真品難得,市場上假貨氾濫,對普通茶友而言瞭解價值不大。因此本文探討的老六堡茶,是1960年代以後的現代工藝六堡茶的老茶,茶谷、中茶、老茶婆、二白茶等古法六堡茶(農家茶)則不在本文探討的範圍內。

一、老六堡的魅力在哪裡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老六堡茶的魅力在哪裡?這也是我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紅、濃、陳、醇”亦或是“檳榔香”?六堡茶的老茶,既沒有巖茶的巖骨花香厚重多變,沒有古樹普洱生茶的香甜醇韻,也沒有西湖龍井的濃強鮮,也沒有桐木關正山小種充滿了包容性的桂圓香……我為什麼會喜歡老六堡茶?

大致是因為時光與自然的力量,賦予六堡茶無限的可能,檳榔香、陳香、參香、木香、藥香等香氣多種多樣,滋味豐富,韻味無窮。

六堡茶陳者為上,有位老茶圈的前輩曾經講過:老茶的至味是“無味”。我倒是不這麼覺得,老茶的至味應該是“自然之味”。老茶經過歲月的洗禮,形成的雨後原野的芬芳就是自然滋味,亦為老茶的至味。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因緣和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老六堡茶的自然之味正是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返璞歸真、清淨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理念與審美追求。“自然之味”是老楊心中老六堡茶最大的魅力。

二、老六堡茶的兩大體系:中茶、三鶴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中茶六堡茶

講到老六堡茶,繞不開中茶、三鶴這兩大國有品牌,茶圈裡流通的20年以上的現代工藝老六堡茶多為梧州茶廠(三鶴)、中茶公司(中茶)兩大國營廠家出品。這兩家最重要的六堡茶廠商有著幾十年“割不斷,理還亂”的糾葛。

1953年,中國茶葉公司廣州分公司在梧州設立辦事處加工廠,設立小型手工生產的茶葉精製工廠,這就是梧州茶廠的前身。1954年,茶葉規定為統購商品,開始取締私營茶商採購毛茶。茶葉統一歸中茶公司經營,廣西絕大部分六堡茶毛茶由供銷社代購,集中到梧州茶廠精製加工。廣西梧州以外區域的茶葉也分別集中加工,統一調配出口。從1954年開始,六堡茶所有的毛茶原料出現了變化。1957年國營橫縣茶廠成立,1966年國營桂林茶廠成立。至此,計劃經濟時期六堡茶的三家生產廠家全部走上歷史的舞臺。這三家六堡茶生產廠按照茶區劃分收購區域,梧州以外的六堡茶原料出現較大變化。橫縣茶廠、桂林茶廠生產的“六堡茶”,按照製作工藝、歷史沿革來看也應歸於正宗的老“六堡茶”。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梧州六堡茶

1973年,中國土產畜產總公司廣西省分公司梧州支公司(梧州中茶前身)與梧州茶廠分開經營,在梧州茶廠內保留生產車間和倉庫,繼續生產六堡茶。另外將李家莊倉庫擴改建為六堡茶車間,進一步增加產能。這是中茶公司與梧州茶廠分家的開始。1987年梧州進出口茶葉總公司(梧州中茶前身)將梧州茶廠內生產車間轉讓給梧州茶廠,將全部力量集中在李家莊新廠生產。至此,梧州中茶與梧州茶廠正式分開。

目前,梧州茶廠的三鶴牌是六堡茶行業內的龍頭老大,也是行業的風向標。三鶴牌也是全國六堡茶茶友最熟悉的品牌,有著廣泛的茶友基礎。梧州茶廠繼承了六堡茶的歷史文化和技術,是六堡廠製茶的發源地,做過很多經典六堡茶產品。1988年以後梧州茶廠生產的六堡茶只採用“鶴崗”、“三鶴”兩個商標。“鶴崗”商標於1988年註冊成功,多用於茉莉花茶,少數六堡茶也使用過該商標。“三鶴”商標於1990年正式註冊成功。由此,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包裝上標註1990年以前生產的“三鶴”六堡茶就是假茶。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三鶴六堡茶

在20世紀,中茶牌六堡茶為出口創匯做出過重大貢獻。目前,梧州中茶茶葉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千噸以上,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六堡茶生產出口企業。中茶牌六堡茶在市場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在歷史上,中茶公司推出過許多著名的外貿產品:黑盒、山水盒、黃盒、老八中、工體罐等等。

生產六堡茶的民營企業相對於其他茶葉主要產區而言出現較晚,梧州市第一家做六堡茶的民營企業2004年才建廠。目前市場上除三鶴、中茶兩大國有品牌外,其他六堡茶品牌幾乎都是在2006年以後才開始起步。因此,市場上如果出現中茶、三鶴、西江、多特利等國有老商標以外20年以上的現代工藝老茶,茶友們就要尤其重視其真偽性。

三、倉儲與六堡茶的口感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黑茶的倉儲與老茶口感具有對應關係。東北、西北、青藏高原等氣候乾燥的地區,黑茶的轉化速度較慢,老茶的茶湯對比同等年份的南方溼潤地區厚度低一些,苦澀滋味保留較多,一部分老茶中有輕微酸味,倉味多不明顯,很多經過精心保存的茶品在二、三十年以後尚能保留剛出廠時的風味。氣候乾燥地區倉儲的老茶,香氣更高揚,更純正,易出棗香、類似野芹的藥香、陳香、糯香,但是很難轉化出參香、木香等香氣。一般而言,溼潤地區倉儲的茶葉容易產生倉味,在品飲前需要注意退倉時間與手法。有經驗的茶友較易分辨一款的老黑茶的倉儲環境。

四、幾款老六堡茶的品鑑感受

1.三鶴普天同慶: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普天同慶


廣西梧州原產地保存。各項指標非常均衡,香氣純正,陳香濃郁,滋味飽滿而富於層次,湯厚水滑,茶氣十足,經久耐泡,中正平和,不愧為六堡茶的標杆。

2.三鶴黑金龍: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黑金龍

廣西梧州原產地保存。此茶檳榔香顯著,在五道水後香氣上比普通同慶更高,湯感醇厚,苦澀不顯,滋味層次分明而豐富,茶氣在這五款茶中最顯,耐泡程度很高,可以品飲10道水以上。在整體品飲感受上,黑金龍與普天同慶處於同等水平,堪稱三鶴六堡茶高端“雙璧”。但是,黑金龍更具個性,檳榔香迷人,更值得的品鑑與玩味。

3.0101老茶: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這款陳期二十年的特點可以用“濃、香、醇、滑、厚”五個字來概括。茶葉倉儲乾淨無雜味異味,湯色紅透,檳榔香中包含著老茶獨有的陳香、木質香,香氣深沉濃郁。湯感厚實,與普天同慶、黑金龍相比湯感更勝一籌。茶湯綿滑,水路寬。滋味醇和,苦澀不顯,層次豐富,茶性平和,氣韻足,耐泡度極佳。入口回甘生津,有喉韻,品飲後身心舒暢。葉底茶梗略多,但體現出特級茶應有的葉底特徵。具有繼續轉化的潛力,給人以無限的期待。

4. 中茶0502: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0502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這是一款2000年出廠的中茶出品的大簍茶,茶葉等級為二級,經過多地轉倉存儲。廣西出口到馬來西亞以後,經過十幾年的轉化輾轉來到臺灣,最後到達蘇州。這款茶存儲得很好,無倉味和雜味,參香、果香、藥香、陳香兼容幷包,香氣的層次很豐富。湯色清澈紅亮,湯感順滑,入口綿柔,滋味飽滿,苦澀不揚,略有澀感,回甘生津快,層次豐富,品飲後口腔中有清涼感。這款0502老茶因多地倉儲,地域性的轉化特點不明顯,好喝有趣。

5. 三鶴0808: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0808

三鶴的0808特級磚茶老楊從剛出廠就開始喝,一直很喜歡它的口感。同時,有幸收集到了南方倉保存和東北幹倉保存的兩塊茶磚進行過仔細的對比研究。東北幹倉0808經過12年的陳化依然保留了剛出廠時的甜糯香,湯感轉化更厚,苦澀滋味褪去,入口滑糯,回甘快,生津好,有茶韻,葉底活性強,是我一直就大愛的味道。南方倉保存的0808磚已經沒有了甜糯香,帶有淡淡的海腥味,湯色深,陳味重,葉底轉化較為過度,略有倉味,失去了這款茶原有的特色。

6.梧州茶廠八十年邊銷六堡茶的邊角料: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邊角料

直觀葉底可以明確判斷為多種等級的原料混合在一起,三鶴原廠存放,據說是部級領導到廠才能喝到的一款茶。茶湯入口是東北老家小米粥的香濃,讓我想起了闊別已久的家鄉,鄉愁湧上心頭,不知滋味幾多。隨後是老茶共有的黑土地雨後泥土的芬芳。人生兜兜轉轉,二十一奔錦州上大學,二十三歲大三跨入上海時尚媒體圈,二十四歲回瀋陽入報社開啟新聞攝影之旅,2005年勇得華賽大獎、中國新聞獎,2008年再奪遼寧省新聞獎一等獎,2014年恰逢紙媒衰落擠入國企,2016年再擁自媒體平臺,2017生活再轉折,2018生死一線徘徊,2019尋到下半生做茶學科譜志向!人生有夢,慶餘年!

圈粉無數的老六堡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