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藍溪:三月三的山歌“雲端”對唱

沅陵藍溪:三月三的山歌“雲端”對唱

沅陵藍溪:三月三的山歌“雲端”對唱
沅陵藍溪:三月三的山歌“雲端”對唱

三月三的山歌,“雲端”對唱。

“哥哥把妹裝心間,我倆感情如初戀,若是哥哥不棄妹,妹妹願意永相伴。”

“ 妹妹願意永相伴,哥哥心裡真喜歡,妹妹心中裝著哥,哥哥戀妹三千年。”

“哥哥戀妹三千年,妹妹就有幸福感,哥哥真心對待妹,好似董郎戀七仙。”

“好似董郎戀七仙,我妹就似仙女般,今生修得共船渡,來年再度三月三。”

“來年再度三月三,與哥情歌飛滿天,三三相乘又是九,情妹同哥永相戀。”

3月26日農曆三月初三晚上,湖南省沅陵縣藍溪山歌團山歌愛好者張璋和謝美玉在該縣藍溪山歌團山歌傳承群裡對唱。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沅陵縣藍溪山歌傳承紀念日。也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沅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歌傳承人、藍溪山歌團團長瞿宏義倡議在沅陵縣藍溪山歌團山歌傳承群裡舉行山歌演唱活動紀念這一節日。

當晚,沅陵縣藍溪山歌團山歌傳承群裡歌聲飛揚,好不熱鬧。山歌演唱既有對唱,也有獨唱,有的宛轉悠揚,蕩人心魄;有的激情澎湃,扣人心絃,充分表達了對純潔愛情的熱情讚美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整個晚上共有51個節目,讓全體山歌愛好者們大快朵頤,爽心悅目,再次過了一次山歌癮。

“我們從小在藍溪流域長大,我們祖輩們都有唱山歌的習慣,小時候跟在父母親後面,長大了為生活奔波,沒有時間好好唱山歌,現在快50歲了,才有空閒專門唱山歌,一定要把山歌傳承下來,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在參訪中,山歌愛好者向長英如是說。

沅陵山歌起源於原始農耕時期,是人們生產、生活的產物,其藝術風格質樸、高亢、喚情,是沅陵人民的真情流露與表白,記述著沅水江畔代代辛勤勞作的沅陵百姓的喜怒哀樂。沅陵山歌在歷史流變中逐步形成了上河腔、下河腔、藍溪腔和長腔四大腔系,其中藍溪腔以其清麗高亢、韻調諧和的特點廣為大眾知曉。

瞿宏義系沅陵縣涼水井鎮農民,出於對沅陵山歌的熱愛,於2016年開始組建藍溪山歌團,組織山歌愛好者學習藍溪山歌,傳承藍溪山歌的傳統唱腔。同時,以藍溪山歌為載體排練民間傳承小演唱,如漁鼓簡、九子鞭、陽戲、高腔、鑼鼓合奏等節目。瞿宏義個人出資12萬餘元用於節目排練及演出,活躍城鄉群眾文化,深受群眾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