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的祕密:填不完的奶粉黑洞

號外|蒙牛的秘密:填不完的奶粉黑洞

蒙牛乳業(02319.HK)昨日發佈了一份靚麗的財報:營收同比增長14.6%至790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34.9%至40.05億元。但蒙牛三大業務板塊中,除液態奶外,奶粉和冰品業務去年分別虧損18.75億元和2.46億元。值得注意的,這也是10年內蒙牛奶粉業務的第7次年度虧損。

此外,在蒙牛營收淨利潤雙雙上升的背後,是蒙牛銷售經銷費用和廣告宣傳費用的大幅上升,其中蒙牛2019年銷售和經銷費用同比上升14.4%至215.36億元,這也是蒙牛該項費用首次突破200億元。

“復虧”的蒙牛奶粉業務

蒙牛三大業務具體業績方面,蒙牛液態奶利潤同比增長9%至38.54億元,常年虧損的冰淇淋業務虧損擴大至2.46億元,而剛剛在2018年扭虧為盈的奶粉業務則再次由盈轉虧,虧損額達18.76億元。

蒙牛的奶粉業務一直是蒙牛難以提振的板塊,據可查的蒙牛年報顯示,自2007年以來,蒙牛的奶粉業務就連續虧損7年,直至2014年蒙牛收購雅士利並表後蒙牛才擺脫奶粉虧損的“帽子”。

但好景不長,2013年花費一百多億收購來的雅士利僅僅讓蒙牛過上了兩年的好日子,2013年雅士利的年收入為38.90億元,被蒙牛收購後的第二年,雅士利的業績便出現了下跌:2014年雅士利收入減少至28億元,下降27.6%,淨利潤減少43%至2.49億元。此後,雅士利的業績繼續下滑。2015年收入下滑至27.61億元,同比下滑22.3%;淨利1.183億元,大幅下滑64.4%。到2016年,雅士利的收入較上年又下滑了20%之多,只有22億元,而這當中還包括歐式蒙牛、多美滋、阿拉嬰配奶粉的銷售收入,而淨利潤也變成虧損3.2億元。

奶粉業務的糟糕市場表現也影響到了蒙牛的業績,2016年受奶粉業務虧損影響,蒙牛遭遇了8年來的首次虧損,不久,時任蒙牛總裁的孫伊萍也離職。此後由在奶粉領域頗有建樹的“達能嬰幼兒營養業務大中華區非執行主席”盧敏放接手孫伊萍出任蒙牛總裁至今,而擁有豐富奶粉行業從業經驗的張平出任新的蒙牛奶粉單元的“掌舵人”。

對於2017年的蒙牛,盧敏放曾放言:在績效導向下,蒙牛上半年已經換了一些小業務單元的領導人,“行就上,不行就下”必須要推行。而這句在2020年初也得到了印證,今年1月,張平從蒙牛出走,雖然對外表態是因為“身體原因”,但蒙牛奶粉業務2019年的鉅額虧損或許更像是一個“答案”。

雖然蒙牛在2018年奶粉業務實現扭虧,實現利潤2.08億元,但2019年18.76億元的“復虧”也讓外界對其能否做好奶粉業務產生質疑。

商譽減值超22億

對於奶粉業務的虧損,蒙牛在財報中指出,由於雅士利的銷售、經營利潤的增長在下半年產生變化,以及增長不及預期,“本集團於年內確認與相關奶粉產品業務的商譽減值撥備22.991億元,及對相關無形資產撥備1.731億元”。

蒙牛將奶粉業務的虧損原因歸於商譽減值,一般來說,商譽是指通過企業外延併購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其產生往往來自標的收購對價與其實際淨資產之間的差額。

而商譽減值是則是收購標的企業的承諾收益不能兌現或業績不達預期,那麼其估值對價就要下調,反映到利潤表就會產生商譽減值損失。尤其是對於溢價購買資產的上市公司來說,一旦所購買的資產達不到預期的收益,上市公司就要進行相應的商譽減值,這也是上市公司對以往收購失誤所付出的代價。

有分析指出,商譽減值基本都是高估值的後遺症,大金額、大數量的商譽減值說明企業對資產價值的判斷有欠缺。

而蒙牛針對其奶粉業務的大幅商譽減值除2019年外,在三年前也曾發生過。2013年,蒙牛124億收購雅士利75.3%的股份,由此帶來50多億的商譽。但雅士利在被收購以後業績急速下滑,淨利潤在2015年跌幅甚至達到64.44%,而在2016年更是預期出現虧損,這意味著雅士利為蒙牛帶來的價值已經遠低於當初的預期,因此蒙牛在2016年對其奶粉業務的商譽減值撥備22.538億元,基本與今年數值相當。

有不願具名的乳製品行業專家向網易財經指出,蒙牛此次對於奶粉業務的商譽減值應該是由兩部分組成,除雅士利因業績不達預期所造成的商譽減值外,蒙牛在2019年高溢價收購的澳洲奶粉企業貝拉米所帶來的收購損失也是此次商譽減值的一部分。那蒙牛在2019年“大手筆”收購的貝拉米到底值不值呢?

另一大財務隱患:貝拉米未通過國內嬰幼兒奶粉配方註冊

據網易財經此前報道,2019年9月16日,蒙牛乳業發佈公告宣佈公司擬以每股12.65澳元 (約人民幣61.55元)收購澳洲奶粉品牌貝拉米( BELLAMY’S AUSTRALIA LIMITED )的全部股本。此次交易蒙牛公司公佈的總價為不超過14.6億澳元(約人民幣71.0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13日貝拉米收盤時,其股價還是8.32澳元,可以說蒙牛的收購價是高溢價。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貝拉米的淨資產約為2.323億澳元。而受到貝拉米未能通過中國嬰幼兒奶粉配方註冊制的影響,貝拉米2019財年(財政年度截至6月30日)經審核純利(稅前稅後)分別為3140萬澳元和2170萬澳元,而2018財年則分別為6120萬澳元和4280萬澳元,同比大幅下降。

有分析師曾向網易財經指出,由收購數據估算,蒙牛收購貝拉米或將為蒙牛帶來近60億元的商譽,溢價率高達527%。

“高溢價也是高風險,如果貝拉米的業績不及預期,那就會存在鉅額的商譽爆雷風險,這產生的商譽減值虧損將嚴重拖累蒙牛業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蒙牛2019年的年報中,在資產項目內,來自非流動資產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數值為111億元,相比2018年147億元減少了36億元;在流動資產中,2019年“其他金融資產”為192億元,相比2018年的118億元增加了74億元。但對於上述數值變化的原因,蒙牛集團媒體負責拒絕做出解釋,她表示:“年報中沒有的內容,蒙牛沒有義務披露”。

而對於蒙牛未來奶粉業務的發展,蒙牛集團公關部則指出,在中國人口增長率下降的情況下,消費升級將成為嬰幼兒奶粉增長的驅動因素,同時為適應社會老齡化趨勢,滿足成年消費者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蒙牛奶粉業務將重點發展高端嬰幼兒奶粉和高端成人粉,快速搶佔有機和羊奶粉市場份額。“未來,公司將在人才、資源、技術、收併購等方面,對奶粉板塊給予持續性的投入,力爭早日實現奶粉業務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