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陵歲月】(1856)​說說家鄉種牛痘送鏊糕的習俗


【古陵歲月】(1856)​說說家鄉種牛痘送鏊糕的習俗

聽大人們講,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天花還是一種非常恐怖的流行性疾病,全國統計有十分之一的兒童死於天花這類傳染性極強的疾病。得了天花,即使身體抵抗力很強 活過來的人,面部也會留下一臉的麻子,看上去十分的猙獰。

早在十八世紀,英國的科學家愛德華·詹納就發明了用牛痘接種來抵抗人體內的天花。不過我記事的時候,還是趕上了種牛痘。聯合國是1979年10月26日宣佈天花在地球上消逝的。

記得孩子接種牛痘大約在每年的春夏之交。

記得小時候,村裡的醫生在我左臂上接種的牛痘疫苗是這樣做的,醫生首先在左臂上方是用一根很鋒利的針頭劃出約半公分長的口子,等出血後,再用注射器把一丁點的牛痘疫苗液體注射進剛剛拉開的口子裡,這樣一來,牛痘接種就完成了。

接下來的幾天裡,我感到非常不舒服。感覺迷迷糊糊,只想打瞌睡。一個禮拜之內胳膊上種牛痘處會出現紅色的膿皰,隨後形成痂蓋 ,大約半月之後,痂蓋脫落, 從此胳膊就留下了終身不會消逝的疤痕。

因此家鄉就有了種牛痘送鏊糕的習俗。家鄉送鏊糕叫“送發”。這裡的發字應該讀二聲。言下之意也就是說,誰家孩子接種了牛痘,送上鏊糕,祈盼孩子們體內天花的病毒快快從體內散發出去,避免孩子們被天花奪取寶貴的生命。

鏊糕有的地方也叫煎餅。用很細的玉米麵發酵後,稀釋成糊狀類的湯湯,等攤饃鏊紅了之後,再用筷子頭纏了布條的物件蘸了麻油,抹在攤饃鏊的凸起的鏊面上(因攤饃鏊中間高,沿邊拗槽,不能直接放油)

【古陵歲月】(1856)​說說家鄉種牛痘送鏊糕的習俗

將預先稀釋好的糊糊舀進鏊子裡,再蓋上鏊蓋,也就是幾分鐘的樣子,鏊糕就可以出鏊了。

要說這鏊糕,吃起來又香又甜,口感特別舒服。不過那時候 很缺糧食,攤鏊糕要根據身邊種牛痘孩子的多少來攤鏊糕的。街坊鄰居孩子們種牛痘的只敢送兩個鏊糕,自己親戚本家接種牛痘的孩子一般要送八個到十個。

家鄉這種“送發”的習俗 最終的目的是保佑孩子們健康平安,免遭天花這種瘟疫的侵害,接種了牛痘的孩子也祈盼他們吃了鏊糕這類發物,把體內的天花病毒快快散發出來。讓孩子遠離天花這一要命的天災。

隨著天花在1979年的徹底消逝,鏊糕這道美食就不多見了。現在要想吃鏊糕,超市裡還有,不過和家鄉當年做出來的鏊糕的味道可真有天壤之別。家鄉“送發”的習俗僅僅存留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