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产该不该卖?

氪基金赵磊


北京现在是赶人的节奏,现在每年能卖的新房已经及其有限了,估计一两年之后还会暴涨,并且北京房票会越来越难搞,一旦卖出,你们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买回来了,现在咬咬牙,租出去,想办法租房再攒钱买房子,咬牙挺几年可能你们以后少奋斗好多年‍。现在把外地的房子租出去,想办法支持在北京租一套地段好,装修也不错的房子,还有剩余(在北京买房,应该都在五环外,上班地铁,生活品质肯定下降,不如租好地段)。能在北京买房最好,买不到也并没有觉得生活品质下降,挺好的,望参考。不得不承认,北京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源,还是其他一线城市难以企及的……)


听小凯说


为什么要离开北京?总有人这样问我,就像14年前有人问我“为什么去北京”?

  为什么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去移民?总有人很惊讶,就像14年前我从家乡的事业单位辞职时家人的疑问。

  我想我应该给自己一个答案,也许还能启示别人。

  离开三线城市去北京,是为了心中那个魔幻的梦。梦想中北京有数不尽的金钱、有看不完的景致、有谈不够的恋爱,有喜欢不完的美女。

北京

  很幼稚但绝对真实,年轻的肾上腺素快速分泌,对未来的期许都是充满欲望气息的。

  那时候北京还没有雾霾但一直有沙尘暴;北京还没堵到6环,但3环已经水泄不通;北京还没有上千万的公寓,但房租已经60平米4000元每月。

  在年轻人眼里,北京是魔幻现实主义,是奇迹的温床,北漂是浪迹天涯,独孤求败的样子,到北京去,几乎是一代年轻人的梦想。

北京

  彼时,人们还很少听说“移民”这个词,更多人是从港片知道好多香江土豪都移民到一个叫温哥华的地方。

  温哥华在哪里,北京很少人知道。

  14年过去了,北京开了奥运会,有了水立方,有了大裤衩,有了大剧院,还有了五颜六色的雾霾和上亿的四合院。

  5环之内都变可以叫downtown,房价直逼世界第一的宝座,纽约总部的同事到北京看到房价都吓出一溜跟头。

  这个东方的文化古城,摇身一变成了世界地产之都,而我作为税后年薪40万的外企白领也只不过蜗居在北三环的100平公寓里,市价900万人民币。14年过去了,我的title越来越高,薪水越来越高,消费也越来越高,不过最难忍受的是房价比任何东西涨的都快都高!

  更重要的是,我快40岁了,但还要加班,每天晚上加班,周末也要加班,度个假背着电脑还要加班,没有老板强迫,但工作永远压过来做不完,外企高度本地化,同事都是同胞,中国企业什么样,外企现在也什么样,加班就是北京标配的企业文化,没有例外。

  在这个去上海上千公里只需要8小时从公司到家只有20公里却需要3小时的城市里,恋爱是奢侈的,更多的时候应该说成找个伴。互相安慰一下暴走的灵魂。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快乐的教育,闲适的生活。这些都不是我选择温哥华的理由,在移民公司的那一刻,我头脑里彷佛一瞬间就想到这个曾经拒绝过周星驰的城市。

温哥华

  我决定了,我要去温哥华。

  跟14年前一样,我甚至都没有在梦中遭遇过的城市就成了我说走就走的目标。从北京到温哥华,过一条河而已。

  移民公司娴熟的操作帮助我很快拿到了PR,我可以登陆了。

  第一次踏上温哥华的土地,让我倍感惊奇,去过纽约和洛杉矶的我怎么也没办法把这里和北美联系在这一起。

  这里更像一个大号的亚洲城市,亚洲元素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除了中国人还有那么多亚洲国家的移民聚在这里。

  我想好吧,来之安之;

  登陆的时候是夏天,后来才知道这事温哥华最美好的季节。这就是命,让我很快爱上温哥华,哪怕冬雨的可憎也没有驱散我对为温哥华的忠诚。

  每天开着车让导航指引着我踏遍大温的角角落落,4个月后,我对这个城市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我对北京的了解。

  朋友把这里描绘成北美生活成本最高的都市,我只觉得这里是我生活过最好的地方。吃一顿美味的日餐只需要十几块钱,去渔人码头的螃蟹大餐也不过四十加币。换算成人民币这不过是我在公司楼下商务中心的两杯咖啡价钱。

  生活在温哥华才知道有一种贵是别人说你贵。

温哥华夜景

  我算了算,在温哥华吃喝一个月需要1500加元,差不多和我每个月找代驾叫滴滴的成本差不多,买俩野马GT不过4万加元,比我的宝马M便宜了一半还多。买一套3300尺20年新的house差不多只要180万加元。

  作为一个在北京飘过的游子,除了便宜我还能说什么。

  很快我回到北京,处理自己的房子换成温哥华的房子。亲友不解,认为我是破釜沉舟,毕竟北京的房子毕竟升值更快,这么做不理智。

  但是我默默告诉自己,我马上40岁了,我的下半生不再要争分夺秒,我要慢慢的看云卷云舒,我要牵老婆孩子的手在海边散步,我需要舒适闲淡的生活,我不要再做职场超人。

  移民很难吗,融入很难吗?

  不难!想清楚了,卖了北京的房子搬到温哥华,很快乐!

  很难!什么都想要,留着北京的房子等虚无的升值,让自己苦逼的飞来飞去,还不如留在北京看人潮涌动。




合肥房产咨询师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您可以参考一下,这哥们,北京土著,其由孩童变成青年的这段时间,这个城市也快速脱变着,城市中的地铁线路越来越多,相互的交织着、以前在香港电视剧中看到的摩天大厦,已经数不胜数、各项人性化的生活配套设施让这个城市的所有人已经见怪不怪,而在这座城市继续变的更好时,他家里人的一个决定,让他的家庭离开了这里,离开时,家里人告诉他“咱们是用房子的钱去赚取未来这里更大的房子”,那时,他16岁。转眼,13年过去了,春节前的一次中学同学聚会应时到来,大家说起了不太经常和他们见面的他,没错,他和他的人口数量更大化的家庭没有像当时说的那样,回到北京,哪怕是一个比那个更小的房子,而他也发现,离开北京后不光他的人生发生变化,他的孩子也和在座的其他小朋友也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孩子上学时本可得到很好的教育资源,却因为没有居住的地方,只能选择别的城市现住地的教育,当其长大开始工作时,他肯定要回到北京来工作,但至少要比那些孩子每天多付出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当他遇到爱情时,还要多费些口舌去解释为什么没有住在那里,等他有了孩子后,一个轮回又在开启......

北京这坐城市,都想进来,就别想着出去了,真不太好回。当然,也许您是多套房,那也最好再留留。



奔跑中的牙刷


第一,北京的房子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我们一般人买房,很少有往郊区、农村买的,都是越靠近市内越好。毕竟,市内一个是交通方便,另一个就是周边的生活服务等更全面,而且大部分的好学校都集中在市内。就算郊区有这些好学校的分校,也跟本校不一样,只是合作办的,好的老师却不在那里。

第二,房子在的地方,就是一个人的故乡。在这些本地人眼中,他们上面好几代人都在这里生活,他们从小在这里长大,根就在这里。可能他们住的房子并不好,也不豪华,但每天出门进门都是认识的人,走在路上互相打个招呼,家里有个什么急事,喊一声也就立马有人跑出来帮忙。在这里,他们生活的舒服自在,这套房子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一个圈子,可能会有人去外地打工,但却很少有人把自己一直生活的圈子给卖了,然后搬到一个没有熟人的地方。而且作为几代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故乡,房子在,故乡就在,房子卖了,你回故乡来还能看到什么了,这里还能叫故乡吗?



嗨坚果


北京的房产该不该卖,实际核心需要看两个因素①主观因素,如果因为工作调动,需要去外地发展,也必须在外地买房定居等,首先您要看看您去外地属于几线城市,如果是一线城市还好,如果是三四线城市,实际没必要卖北京房产。②客观因素,不管是北京的城市定位和未来潜力,都会是世界大都市,政治,科技,文化,创新中心,更重要是越来越宜居,从医疗,教育等等来看,北京的房产一定是最保值的,所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北京的房产可以留一留


高立宁998


对于北京房产该不该卖这个问题,楼主我说说我的看法,不该卖,为什么说不该卖,一线城市房价稳定,可以理解是稀缺性,受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撑等,所以一线北京房产不该卖!


双和


根据自己生活方式来决定要不要卖,喜欢快节奏的生活就继续在北京生活下去,如果想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就在比较安逸的城市落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