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于成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能被康熙誉为古来第一廉臣?

是谁在记录谁的历史


看到这个问答时,我觉得我应该写点什么,因为这段期间宅在家正好把《于成龙》这部电视剧看了一遍,看完后深受感动,庆幸康熙能有这样一位廉臣,为官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

虽然影视作品中有些情节是虚构的,但是整条主线还是非常符合史实的,在20余年的为官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

“卓异”是什么荣誉?清朝考核官员的制度,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而于成龙在清朝276年的历史上是唯一一位一朝三获“卓异”的官员,这一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康熙帝赞扬于成龙:“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说到于成龙,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和于成龙当朝为官的还有一位叫于成龙的,也是一位好官,称他为“小于成龙”,还在老于成龙的手下做过知州,擅长治水,得到过老于成龙的保举,后因政绩突出升任江宁知府,康熙帝南巡至江宁时,要他好好向老于成龙学习,这在清史上是一段传诵至今的佳话。

于成龙是位大器晚成的人,山西永宁人,他在明崇祯十二年曾经参加过乡试并中副榜贡生『1』,但因为父亲年迈需要照顾家里而没有出去做官,直到45岁才以明经谒选吏部,被授予广西柳州罗城县知县,开始了他清廉的为官生涯,因一生清廉,生活简朴,被人称为“于青菜”。

于成龙接受清廷委任的这个罗城,刚刚隶属于清朝统治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此前两任知县是一死一逃,城内只有居民六家,县衙也是破败的茅草房,随行的五民仆从也是或病死或逃亡了,可谓是荒无人烟,无比凄凉,于成龙硬是凭借着坚强的意志,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用时三年,把罗城治理成了全省的榜样,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就这样,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品质力开启了他为官生涯的第一步。

在他二十多年的为官生涯中,历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广黄冈知州、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在为官生涯中,他剿匪、协助平定局部叛乱、重审通海案、开仓救灾,做的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但是是非常得民心的事,他虽然官越做越大,身居显贵,但是为人始终正直简朴,一生清贫,所到之处,皆有政声,直到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

那么,于成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为什么能成为古来第一廉臣呢?

首先,他自身就是一位刚正不阿,意志品质过硬的人,一身正气,不惧艰难险阻,他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格就是他最好的标签,于成龙在崇祯年间第一次参加乡试时就痛诉科举舞弊的问题,因此未能中正榜。但能参加会试,会试及第后,腐朽的统治,让他不愿意在这种环境下出仕做官。

其次,清朝初期,官场的风气相对纯朴,而康熙帝也是难得的明君,朝中涌现出了不少的好官,正是有像金光组、张朝珍这种慧眼识珠、唯才是用的保举,才让康熙帝这个伯乐发现了于成龙这样的千里马,自然也就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再者,清朝的选官制度也在一定意义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前面我们讲了,于成龙在45岁时才以明经谒选吏部开始为官生涯的,这一制度就是照顾一些科举考试落榜但很优秀的人去国子监学习的机会,国子监就是清朝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来到这里学习的人会有做官的资格,但不算是正途出身。这就给了那些刚正清廉而又意志坚强的读书人进入官场的机会,他们这种性格的人在官场上不易被腐蚀,如果能力还突出的话,很容易有所作为,而且还会成为清官、好官!

于成龙就是具备这几样条件:性格品格过硬、能力突出、遇明君、好机遇。

正是这样,造就了一代廉臣——于成龙。

『1』注解:清朝定制为各省学政在乡试录取名单外增加的优秀落榜名单,可以入国子监读书肄业,称为“副榜贡生”。


品读历史者


于成龙为官20多年,以卓越的政绩和廉洁清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的爱戴和康熙帝的赞誉,以“天下第一廉吏”蜚声朝野。

于成龙,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他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曾经参加过乡试并中副榜贡生,但因为父亲年迈需要照顾,而没有去做官。顺治十八年(1660),已经44岁的于成龙离妻别子,接受清廷委任,到广西罗城任县令。

于成龙首先在全县城乡建立保甲,严惩缉获案犯。同时,他十分注意招募流民以恢复生产,常常深人田间访问农事,农闲时则带领百姓修民宅、建学校、筑城墙。在深得民心之后,他又以刚柔并用的策略,解决地方豪强欺压百姓的问题。三年之间,罗城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康熙六年(1667) ,于成龙升任合州知州。他离开罗城时,百姓嚎哭追送数百里。

明末清初,四川遭战乱最久,人口锐减。于成龙到任后,首先革除弊政,严禁官吏勒索百姓。为使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他规定土地凡种植者即为自己所有,同时为他们区划田舍、登记注册、借贷耕牛和种子,并明确规定三年不收田租。奖励垦荒是清初基本国策,但于成龙实行土地凡种植者即为自己所有的原则比清朝全面实行这一政策早了15年。

由于招民垦荒政绩显著,康熙八年(1669) ,于成龙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于成龙在黄州府(治今湖北黄冈)任同知四年,知府四年。

清初,盗贼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在黄州,盗贼甚至白天劫财伤人,严重影响了地方安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为了摸清盗情,于成龙经常以“微行”的方式,亲自访察,从而对当地盗情了如指掌,有力地打击了当地的盗贼。对待案犯于成龙主张慎刑,以教育为主,采取“宽严并治”和“以盗治盗”的方法, 成效显著。于成龙在词讼、断狱方面铁面无私,头脑敏锐而细心,善于从常人忽视的细节上发现问题,曾排解过许多地方上发生的重大疑案、悬案,使许多错案得到平反,被百姓呼为“于青天”,他的刑法思想在清朝一代很有影响。

康熙十七年(1678),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离开湖北时,于成龙依然只有一捆行囊, 两袖清风,沿途以萝卜为干粮。

康熙十八年(1679) 夏,于成龙升任福建省布政使,福建巡抚吴兴祚还专疏向朝廷举荐,称于成龙“ 为闽省廉能第一”。

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了。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朴”。在直隶总督任上,他常常只喝糠粥,在江南也是喝粥吃菜,“终 年不知肉味”,江南民众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他天南地北,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和妻子阔别20年后才得一见,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据载,当于成龙出任两江总督的消息传出后,南京的富豪弃丝绸换布衣,士大夫争相减少仆从,地痞流氓更是一片恐慌。

于成龙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康熙帝破例亲为其撰写碑文,这是对于成龙廉洁一生的表彰。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87503765358806407"} --}

历史小师妹


先介绍下:

于成龙的祖籍是山西永宁州,他的前半生时间大都在山西度过,初次为官时已45岁了。

1661年,任罗城知县,1667年,任合州知州,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1681年入京,任江南江西总督。1684年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

分三个层次来解读“古来第一廉臣”吧:

首先,于成龙身为汉族士人,在清初没有回避满人政权,毅然决定人仕为官以积极参与当代政治。

和江南的遗民士大夫相比,他顺利地接受了清人的身份,从史料中,我们没有找到表明他曾对身份认同产生困惑的材料,他的出仕决定来自个人主观选择,家乡情结又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清初,“天崩地解”的社会现实在他的个人理想中预先注人了强烈的“政治治理”性格,这是“廉吏”符号形成的前史,反映的是社会化的人。其次,随着仕宦经历渐长,国家权力的塑造力量逐渐介人于成龙作为一介清官的人生。

这一阶段,于成龙以自己的人生实践贯彻着朝廷的治理目标。在获得皇帝的知遇之恩,走出了“忠孝难以两全”的矛盾之后,他为人生意义的实现而释然。康熙的赞誉使“廉吏”的个人形象一举确立。

再之后,是朝廷的谕祭和各地的祠祀在于成龙死后共同塑造着“万世风评”,在这一阶段,国家权力和地方力量既彼此呼应,也相互抗衡。两股力量的汇聚,起着使“廉吏”符号的意义稳定化的作用,为文化符号的进一步传递创造了空间与条件。

最终,于成龙的生命历程定格在了“天下第一廉吏”的褒评,这是一个政治化的文化符号。

第二,个人选择、政治权力、社会力量贯穿整个“廉吏”符号形塑史的三股推动力。

三者之中,政治权力居于压倒性的优势地位,皇权所起到的重要性在逐次攀升。

人仕为官之后,于成龙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积极配合着皇权。越接近于康熙帝心中的“廉吏”,他的人生就越趋近单一化。

康熙帝熟稔应用着诸如生时的褒奖和晋爵、死后的封号和赐额等和士人群体的互动方式,一面引导着帝国的官员,一面强化着清朝的统治合法性。

在康熙皇帝的统治期间,“本来各自独立的政治权威与文化权威至此合而为一,清代的统治者于是变成两项传统最终的代表者”。

当我们在谈论清朝皇帝以政统侵夺士人道统的深意时,也要把“廉吏”这样的文化符号纳人视野范围,因为文化符号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其中必然会体现出一些和社会心态有关的讯息。

第三,于成龙具有清中叶的学者型官僚最鲜明的两个特点。

一是对事功即应用层面的重视,强调要掌握刑名钱法等等治理技术;二是同时强调治理中“软性”的一面,即亲民问俗、教化人心。把于成龙也纳人学者型官僚的系谱可能略显牵强,但从“理学无取空言,若于成龙不言理学,而服官至廉,斯真理学矣”这句评价可以看出,康熙帝所极力肯定的恰恰是他“行”的一面,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廉吏”榜样是否是康熙在面对清代前期人心未定的复杂形势时所采取的应对之策?能不能说塑造治理榜样是康熙的一个重要政治思想“天下第一廉吏”和清中叶的学者型官僚二者在政治史上的联系又该如何理解?

这些问题有待各位大神网友们继续研究。


历史干货铺


1617-1684

本 名:于成龙

别 称:老于、成龙、于清端公、于青天、于青菜

字 号:字北溟,号于山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主要作品:《于清端政书》

主要成就:治理各地,为官有方

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龙(1617年—1684年) ,字 北溟,号 于山,山西永宁州 (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 )人。清初名臣、循吏。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 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 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州府 的同知和知府,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 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 追赠为太子太保。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著作传世。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


A视频剪


于成龙为官清廉,这在当时的官场是十分另类的,他因此得了许多雅号,透过这些雅号,可以想见他的甘苦与自律。

第一个雅号叫“半鸭知县”,得自于罗城。据《于清端公政书》载,有一年,于成龙的大儿子于廷翼从山西老家来看望他,临走时,他想给儿子带点东西路上吃,找来找去,家里只有一只咸鸭子比较贵重,便割下半只让他带走了。这件事传到百姓耳中,于是就有了“半鸭知县”的绰号,还传唱说:“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半鸭于公过夜钱,五厘酒价何处拈?”

在黄州,于成龙的外号叫“于糠粥”。康熙十年,黄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于成龙一边开仓赈灾,一边劝谕富豪人家解囊,他更是身先士卒,把仅有的一匹骡子“鬻之市,得十余两,施一日而尽”。无米下炊,于成龙就吃起了“糠粥”。什么是糠粥呢?就是当地穷苦人家在用白米熬稀饭时,会把舂米剩的糠皮炒熟磨碎,撒在稀饭里充饥。百姓们知道于大人每天以糠粥度日,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于糠粥”,还编歌谣说:“要得清廉分数足,唯学于公食糠粥。”

于成龙还有一个雅号,叫“于青菜”,得自于两江总督任上。“两江”,即江南、江西两省,范围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上海、江西四省市。来到沃野千里的江南富庶之乡,于成龙不改初衷,一如既往,“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百姓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在他严格的约束下,“仆从无从得茗,则日采槐叶啖之,树为之秃”。

可贵的是,于成龙的廉洁,发自内心,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博取清廉名声。黄州的饥荒过后,粮食充裕了,他也不再坚持吃糠粥了。有位叫鲁晟的人,特地想品尝一顿糠粥,于成龙招待他的却是大米干饭,弄得鲁晟遗憾不已,多年之后还耿耿于怀。于成龙曾撰写了一副对联说:“山到穷时,现许多峭壁层崖,欢富贵功名,何似林禽野兽;路逢狭处,经无数行云流水,任磐桓谈笑,休辜翠竹苍松。”对他来说,清廉不仅是一种为政理念,更是一种参透人生的生存信仰。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于成龙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终年六十八岁。于成龙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市民痛哭,塑建雕像祭祀,谥号清瑞。

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朕读周官六计廉吏,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吏道厥唯廉重哉!朕用是审观臣僚,有真能廉者,则委以重寄,赐以殊恩,所以示人臣之标准也。尔于成龙,秉心朴直,莅事忠勤,而考其生平,廉于尤善,以故累加特擢(音zhuó,提拔),皆朕亲裁。盖拔自庶官之中,洊受节钺(音yuè,符节)之任,尔能坚守夙操,无间初终。古人脱粟布被,或者嫌于矫伪,尔所谓廉,本于至诚。闻尔之风,可以兴起。乃本慭(音yìn,指忧愁)遗,忽焉奄逝。日者有方察吏,南及江表,采风谣于草野,见道路之讴思,清德在人,于今不泯。唯尔之廉,天下所知。朕俯合舆情,载褒劲节,既考名副实,谥曰清端,葬祭以礼。又晋之崇秩,赐予有加,恩恤尔子。呜呼,人臣行己、服官、事主之道,尔可谓有始有卒者矣,顾不可以风世也与!”






新世界你好


于成龙,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来堡村人。

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用19年总共被提升了11级,尽管速度如坐火箭快,却没有人不佩服他。他手中权力越来越大,可是他的生活条件却越来越苦逼。为了防止官员腐化,他亲自带头简朴生活,常常吃青菜下饭,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肉。不仅如此,他为了国家事业,与妻儿一别就是二十几年。

1、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被皇帝,康熙皇帝称赞为“天下廉吏第一,古今第一廉吏”的清官

2、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死后用瓷碗扣白灰,松香做墓冢,寓意一世清白的官员。

3、由前朝的落榜书生用19年升了11级做到新王朝的封疆大吏的人堪称历史第一

4、他是一个没有背景落榜书生完全靠自己从政能力干到两江总督的汉人

康熙二十三年,于青菜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僚属们清点他的遗物,只得碎银子3钱,铜钱2000个,衣箱里还有一件袍子,床头摆着几罐咸豆豉等康熙皇帝评价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言迪讲历史


历史上的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是清朝山西永宁州人。在顺治十八年,也就是于成龙四十四岁的时候,于成龙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仕途。这时他的任务是到偏远的广西罗城做一个县令,广西是当时清朝的边界之地,不仅与山西相隔万里,而且经济落后,十分不发达,我们不难想象为何于成龙的家人会千方百计地阻挠他去这个地方做官。

然而他是一个有胸襟和抱负的文人,“经世致用”是每一个文人共同的梦想。所以他去了,当时的广西罗城荒草遍地,居民寥寥无几,说是人迹罕至也不为过,于成龙初到之时连一处可以落脚的房舍都没有,他只好暂时居住在关帝庙中。

就在这样的困境之中,于成龙以异于常人的决心和毅力,带着病处理政事,踏上了为官生涯的第一步。

【政绩斐然,得以重用】

于成龙在罗城落脚后没多久,罗城便以欣欣向荣之势飞速发展起来,他在罗城一共做了三年县令,就是这三年让罗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摆脱了混乱,得到了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他优秀的政治能力得到了当时任两广布政使的金光祖的关注,金光祖认为他是可塑之才,于成龙被评为了全省治理的榜样,这颗被蒙尘的珍珠,终于慢慢发出了他的光亮。

康熙六年,于成龙的“伯乐”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他成为了广西省唯一的“卓异”,于成龙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于成龙有着天然卓越的政治能力,他在合州上任不到两年,合州人口骤增,许多荒地被开辟出来。在古代,人口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外在体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口就会越多,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于成龙的治理成就。

在这之后,于成龙先后出任黄州知府、湖广下江路道道员、福建按察使、两江总督,仕途一片平坦,他也没有辜负朝廷和人民对他的信任,从政期间勤勤恳恳,曾两次平定武昌的混乱,尽管官越做越大,名利越来越多,但他依然坚守本心,清廉正洁,为民服务。

【成就】

他整顿吏治。于成龙出任两广总督之时,主要职责就是治理官员,他也始终铭记自己的责任,把整顿吏治作为第一要务。

当时社会上存在请客送礼,贿赂官员的不良风气,于成龙知道后非常生气,惩治了在中秋节向他送礼的官员,杀一儆百;在江南上任时,时常在民间微服寻访,颁布《兴利除弊约》,又制定了以要求官员勤俭节约为核心的《新民官自省六戒》,柔刚并济,成为了地方官的行为准则。

他关心教育和科举制度。在江南这个文化发达的地区,盛行一种豪绅大族贿赂考官的风气,贫苦人家的学生往往皓首穷经而得不到任何名次,于成龙针对这种现象规定,只要发现这种情况,立马削去考官的职位,严加惩治。他也曾兴办学堂,鼓励贫苦人家子弟入学读书,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于成龙可谓“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他对文学与艺术也有很高的见解,也曾用他手中那支刚劲有力的笔写下救万千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诗篇。

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尽管在于成龙的早年时期也曾因为种种原因多次落榜,但好在历史终究没有辜负他的努力和决心。


吾欲与汝同曲


于𢦓龙,于青菜,是康熙年间的一代廉吏,能臣。从四十四岁入仕途开始,他爱民如子,敢于向贪官污吏挑战,他平冤案,斩贪官,杀酷吏,从一个知县一路跃升为直隶总督,吏部尚书,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清官,一生三获卓异,最后累死在任上,受到康熙皇帝的认可和多次嘉奖,也获得了老百姓于青天的至高赞誉。


江河湖海洋


于成龙为官二十年,做过两江总督、大学士、国防部长等职,是朝廷重臣。一生既政绩卓著,又廉洁刻苦,三次被朝廷嘉奖,受到康熙皇帝赞誉。

1644年清军入关后,阿济格、吴三桂、多铎等率军乘胜追击农民军,不久多铎又攻占南京,灭掉了弘光政权,占领江南。至顺治七年(1650年),除了云南、福建等地尚有反清势力外,全国基本统一。面对广袤的国土,仅仅依靠满人去治理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清初官员的来源主要有四类:满人、随满人入关的汉人官员、前明留任官员和前明取得功名的科举人士。被康熙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前明的贡生一步步成长为从一品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明崇祯十二年乡试副榜贡生。明亡后,于成龙参加清初乡试未中。后因清廷急需人才及笼络士子阶层的需要,对前明科举资格予以认可,于成龙得以以副榜贡生的身份入国子监深造。顺治十八年,在国子监进修结业的于成龙获任广西罗城县令。由于才能卓越,之后步步高升并且连续获得了三个“卓异”,一步步从县令干到了两江总督,最终卒于任上。

于成龙多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一直考到40多岁还没考中进士,不得已之下,44岁的于成龙从国子监毕业后,跑到了有“蛮荒之地”称呼的广西干了一个县令。

事实证明,于成龙是一个实践能力远胜考试成绩的官员,他把地方治理地井井有条,而大清朝并不缺乏赏识他的领导,所以于成龙不断被上级赏识、推荐,仕途越来越顺利,品级也一路高升,从县令到知县,从知县到知州,从知州到知府,从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从按察使、布政使到巡抚,从巡抚到总督……于成龙的成长绝对是一步一个脚印。

于成龙的赞誉主要来自朝廷,因为他长期在朝廷高层工作,成绩显著,又清廉自律。有些人说于成龙太过于廉洁,当了那么大的官家里人弄了一顿肉他就大发脾气,他有些东西可以抛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今为官者应该学的是那种精神,那种始终心系百姓的精神,并不是都要学他。


诗雨花魂


于成龙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于成龙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曾经参加过乡试并中副榜贡生,但因为父亲年迈需要照顾而没有出去做官。

直到四十五岁才以明经谒选清廷吏部,被授以广西柳州罗城县知县。此后,他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等地方官,一直做到藩臬二司(按察使、布政使)、督抚大员,所到之处,皆有政声。尤其是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