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红楼梦》中贾雨村这种人?

彩虹之南R


《红楼梦》贾雨村——“假语村言”

贾雨村虽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但却也是一个提纲挈领式的人物。

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原系湖州人,生于仕宦人家,但是后来家道中落,成为一名穷苦书生。贾雨村原本打算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中空空如也,不得不暂时在姑苏城葫芦庙中安身,每日以卖字为生。此时的贾雨村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可施,整日郁郁寡欢,生活不尽如人意。

就在这时,贾雨村幸得甄士隐相助,得幸在甄士隐的接济下考取进士,升为知府。但是据原文描述,贾雨村对于雪中送炭的甄士隐并没有心存感激,反而是当作理所当然。

贾雨村任职不久之后便本性暴露,因徇私贪污被革职,但是不久又后被林如海赏识,邀至家中成为了林黛玉的老师。在此期间,贾雨村借林如海关系攀附上了贾政。在贾政的帮助下,贾雨村得以官复原职。

贾雨村曾说:“我不能负了别人的恩情,要好好的报恩,”但是事实上却是贾雨村为官不正,草菅人命,乱判“葫芦案”(即“糊涂案”)。更令人气愤的是这起命案的薄命女正是贾雨村的旧相识,也是甄士隐丢失的女儿英莲。但是贾雨村却不顾昔日甄士隐学中送碳之情,更是对甄士隐家中因英莲走失而家破人亡的惨境视若不见,任由薛家人带走了英莲,可以说是无情至极。贾雨村于甄士隐好比农夫与蛇,如此昧良心之举,未免使乐善好施之人过于心寒。

像贾雨村如此无情之人的结局又是如何呢?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中,贾雨村偶然遇见了已经飞升成仙的甄士隐,但是仍旧没有悔悟。贾雨村后来因为贪婪无度遭人弹劾入狱,继而发配流放,病死而终,最终自食恶果。


I一揽芳华I


贾雨村是一个悲剧人物。

他的出身很好,世宦之京,所以贾雨村他有着非常高的人生追求,且所受教育非常好,相当有才,被甄士隐所看重。

后来呢,家道中落,既没有了钱财,也没有人去照顾他, 因为只剩下他只身一人。

他发奋读书求取功名,在甄士隐的帮助之下,赶考成功,当上了大官,但不多时候就被同僚们排挤出官场,这个时候他是非常清廉的,有着很高的人生追求的,不合时宜,不会逢迎。

当上了林黛玉的老师,经林如海举荐到贾政那儿,贾政极力推荐,贾雨村再次走上了仕途,但这一次他已经再也不是以前的他了,他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甄士隐的女儿英莲丢了,他也不再去过问,小沙弥告诉了他观察的真相,让他知道薛家动不得,胡乱判案了结,后来又把知道真相的小沙弥充军发配。

这个时候的贾雨村已经完全变了。

受了贾政的举荐,贾家对他是有恩的,但是在贾宝玉家势力败落的时候,他雪上加霜,踩上一脚,真真正正的成为了小人。

他很像《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一样。





爱写对联


总的来说就是能力强,人品差,无节操。为什么说他能力强呢?一句“钗于奁内待时飞”足见其心智。还有侧面信息,贾雨村是林黛玉的老师,既能受聘于林家,又有如此优秀的学生足见其水平。人品差,无节操表现于获得了甄士隐的大力赞助,取了功名后又因贪腐丢官,接下来再运作谋官再弄权,周而复始留恶于名利场。有才学而无风骨,更令人可憎。


海屹通航文化世界


贾雨村满腹经纶,胸怀大志,踌躇满怀,"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希望展示抱负,成就一番事业,可惜时不我与,贫穷低践,无人引荐。贾雨村立志成为好官,却迫于社会强势力量,甘于沉沦,糊涂为官。贾雨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典型


秋春之


每个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会非常讨厌贾雨村的,骂他忘恩负义,是个小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很多。他们生活在社会低层,为了达到往上爬的目的,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这种人早晚会被社会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