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我的開始

我出生在中國東北的老工業基地裡。

這裡像我一般大的孩子上大學的不多,因為國企裡有接班制度,所以我的一生是完全可以預期的。並且以國企辦社會的作風,我所在的生活區有學校、醫院、商店、公安局、法院、閉路電視甚至是火葬場,完全可以包攬一個人的從生到死。那時的我頭頂三尺天,腳踩八里路,頭腦淳樸,生活簡單:瘋玩!

但是,如果是我的同齡人,一定知道我之後遭遇了什麼:生育改革、教育改革、就業改革、醫療改革、再一輪生育改革……你完全可以相信,我的前半生是怎樣懵著度過的。我並沒有接受高等教育,還是工作後通過自考獲得了本科學歷。

但很慶幸,飛速發展的中國列車拉上了大多數和我一樣的人。像巴菲特所說,我應該是中了“子宮彩票”,也或許可以說是時代紅利。總而言之,我進了一家本地人很羨慕的合資企業。不知道我是不是命旺,企業開始了長達近二十年的大發展時期,產能最終提高了十幾倍。

當然,幸福的煩惱也很多,比如加班。產能長期不足導致加班成為常態,我最多時,一年有340天左右的工作日,這還不計算一天上班時間遠超法定時間。作為一名優秀員工,放棄自己的愛好甚至家庭是常態。不過,我不認為它是血汗工廠,至少,它是給錢的。當然,作為一個平臺,最重要的並不是工資帶給你的,而是眼界。

我喜歡讀書,什麼書都讀。後來網絡發達,各種知識更是如雪崩一樣可以輕易將人掩埋。不過慢慢的,我意識到碎片化的知識讓我越來越迷茫:有的說早睡早起身體好,有的說晚上是體能和創造力的巔峰;有的說蔬菜應該吃帶蟲洞的,因為沒打藥,有的說正因為鬧蟲,所以帶蟲洞的蔬菜打藥更多……

我既然不能同時早睡早起並在夜裡進行創造性工作,也不能將吃的菜葉子分為一半帶蟲一半不帶蟲,那麼一定有哪地方搞錯了。直到我重讀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啊!原來我學過的這些知識從來不是自己的!經過重新思考,我覺得不成體系的碎片化知識是形成思考體系的大敵,於是開始看一下社刊雜誌和大部頭,並試圖用我理解的東西來解釋我看到的東西。

比如我身邊出色的技術崗都是耿直Boy,出色的管理崗都是和氣生財,他們的區別就如口紅和漆筆,你是絕不會認錯也不會用錯的。而我經過觀察分析發現,技術崗人才都不重視合作,每一個人都想著我一個專家,真受不了你外行瞎比比;而管理人才通常需要上情下達,兼顧左右流程,稜角再多也打磨圓了。原來屁股真的決定腦袋,一個人的經歷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和行動模式。

又比如我有時給單位新來的大學畢業生講課,深感擴招前和擴招後的差距的學生素質差距。擴招前的大學生多數都是精力充沛、自信積極;擴招後的大學生則成群的逃課遊戲、精神萎靡。我和他們聊天發現,如果一個人上進,你可以拉他一把;但他如果放棄自己,你使盡全力在身後頂他也是無用。所以其實精英和普通人的比例還是那些,擴招不能拉高民眾的上限,只是提升民眾的下限。

再說電腦辦公本來是對管理成本的改善,為什麼感覺管理成本越來越高……

隨著諸如此類問題一個一個得到解答,就好像拼圖遊戲的空白被不斷的填充。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應該就是讀通讀透後三觀的建立吧!那是一種心靈上得到依靠的滿足。

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前半生,就像看高清晰修復的老電影:一張張本來黯淡卻又鮮活的面孔;一幕幕看來輕巧實則重要的片段;一次次好像無關緊要但極關鍵的選擇。我時而慶幸,時而扼腕。我為曾經辜負良師益友許多盛情美意而懊惱,。我為無常的世事和莫測的命運痛哭流涕。

我開始每次課前必講:我們國家是九年義務教育,說明你們的社會基礎技能初中就夠用了。為什麼還要上大學?大學學習的最重要知識就是自學的知識,多泡圖書館,多寫論文,效率最高。既然不是精英,那就學習思考,這是我知道你唯一成才的方法。

我也開始與身邊的人交談,希望用我的判斷能解答他們的疑惑,也更渴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因為我不聰明,最聰明的頭腦應該“不移”(“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我只能希望自己可以一點點的更接近。在所有這一點一滴的交流中,我好像看到思想碰撞的火花,也感受到滿滿的收穫,慢慢的,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抒發的慾望。

新冠疫情是人類歷史的重大事件,對世界的影響尚在發酵,但它對我的影響已經顯現。在我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第一次有了如此長的休閒時間。在隔離期間,我沉下心,希望用筆頭講好一個故事,但怎麼也無法讓自己滿意。刪掉幾萬字後,妻子對我說,你何不嘗試寫一些短文,說不定大家愛看。於是在不惑之年,就有了我在頭條的賬號。

我選擇的興趣是財經。首先說明,我尊重專業,但我也認為頭條的多數人並不需要過於專業,其中甚至很多人甚至只是想聽到結論。我給自己的定位是“科普”,也就是普及常識。我無法提供能讓大家賺錢的方法,我也沒有發大財。我只希望給大家提供一些風險上的思考,避免損失。因為我身邊太多這樣的朋友了:兜裡沒有一百塊,心裡只想馬上賺一百萬。或許我也會寫一些其它的文章,不過審核嚴格,我只會淺嘗輒止。

我其實更喜歡歷史,從小就看了一肚皮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俠客隱士。但現在割裂的斷代史或紀傳史猶如一張張圖片,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漸漸興起的主流的研究歷史的方法應該是在世界的框架內,聯繫文化、民族、經濟、軍事、宗教、地緣政治等演變,讓歷史流動起來,像電影一樣更加鮮明,推論的內在邏輯也更加完整合理。我在粗讀過《全球通史》和《文明的衝突》後,感覺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來構建一個完美自洽的全球史觀。所以我可能寫一些心得,希望通過拋磚引玉,和朋友們一起討論。

目前網絡文字的寫法,很多人都受到“當年明月”的影響。雖然充滿了主觀臆斷,不利於嚴肅考證,但是人性的思考,豐沛的感情和戲虐的敘事足夠有趣,對於“科普”是合適的。我會盡量用有趣生動的文字,來和大家一起交流。

庚子年三月初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